我爱湘潭我的家·春潮之声丨从吉利汽车两大重点项目成功落地投产看湘潭发展产业的决心、专业能力和服务精神

时事   2025-02-06 18:40   湖南  


“我爱湘潭我的家·春潮之声”系列报道

从吉利汽车两大重点项目成功落地投产看湘潭发展产业的决心、专业能力和服务精神

湘潭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 罗钦平

近三年,湘潭“一手抓化债、一手抓发展”,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作为全市产业主阵地,湘潭经开区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园区,规工增加值增速连续11个月排名全省国家级园区第一,2024年全国经开区排名47(提升38位),全省排名第二。园区“两主一特”产业(汽车、电子信息、医疗器械)产值实现翻倍增长。

汽车产业方面,2020年湘潭吉利汽车整车产量17万辆,2024年达到32万辆,预计2025年产量将达50万辆。湘潭吉利已成为吉利产量最大、体系最完备、效益最好的单一基地。

增长来源于哪里呢?两年完成两个整车和一个配套电池项目招商并实现量产。这种大项目,从洽谈到量产一般都要2至3年,我们第一年完成LCV项目,第二年完成吉利星愿和神盾电池项目。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直接指挥下,我们把所有问题都创造性地、恰到好处地解决了,创造了项目落地投产的奇迹,体现湘潭发展产业的决心、专业能力和服务精神。


吉利LCV项目生产车间。(资料图 全媒体记者 杨阳 摄)


先从吉利LCV项目说起,该项目是2023年湖南省十大产业项目之一。项目实现24天签约,一年建成,湘潭速度得到吉利集团的高度认同。吉利商用车集团董事长周建群表示,这是吉利在全国合作项目中最高效最顺利的一个,湘潭速度、湘潭效率刷新吉利纪录。
在项目招商落地过程中,我们创造了“LCV模式”:一是收购闲置牌照破解资质难题,为项目落地提供了最关键的要素保障。二是盘活闲置低效资产,降低了企业前期投入,提高了项目速度。三是引入央企控股操盘项目投融资建设,合理规避了新增政府隐债风险,还有效降低了资金成本。创新实施“社会投资人+EPC+市场化运营”模式,用最低成本解决项目厂房和设备融资问题。四是综合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创新“股权投资+综合金融服务+资产证券化”模式,提升项目投资收益可靠性。五是高效专业优质的服务。湘潭市成立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主要领导每月调度,工作专班双周调度,有效解决了土地报批、资产收购、环评、项目融资等问题。

LCV项目的成功,更加坚定了吉利在湘潭投资的信心和决心,2023年10月双方又达成合作,在湘潭落地新能源乘用车和神盾电池项目。项目于2024年初开工,7月完成设备安装调试,9月吉利星愿量产,10月全球上市,上市90天交付破6万辆,创造纯电轿车最快交付速度。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量产。


吉利星愿。


吉利新能源乘用车和神盾电池项目成功实施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高层战略对接,执行层无缝连接,快速达成共识。2023年7月达成合作意向;8月底,吉利明确在湘潭落地一款纯电车型及配套电池厂,9月开展洽谈,10月达成协议。二是需求导向,创新推进,采取先租后买的模式,与央企合作盘活低效闲置资产,实现快速改造厂房。三是多部门联动,高效并行推进,靠前服务企业。项目大年初三开始施工,分区倒排工期,24小时轮班,平行施工、交叉作业,48天如期交付厂房。市商务局、湘潭综保区等全力服务项目。
总结吉利汽车两大重点项目落地成功经验,就是把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项措施”和“六个要素”吃透用活(产业规划+专业园区+综合服务,规划+政策+机制+项目+模式+工具)。在实操中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做好产业规划。有了战略目标,知道了需求,才知道到哪里找好商,如何选优商。
二是建立U型对接机制。高层战略对接,达成战略共识;中层政策对接,做好政策指导和要素保障;执行层无缝连接,及时响应,紧密联动。
三是提升专业能力和资源调度。一方面对项目可行性论证判断,对条件、要素和工具做到最佳匹配,先胜而后战;另一方面组合运用各种工具,调度使用各类资源,优先盘活闲置资源。
四是建立“系统谋划+并行推进”工作方式。系统梳理关键要素和风险因素,找到最优路径,列出工作清单,并行推进,提前解决疑难杂症,节约时间、提升效率。

五是有真诚和务实的工作态度。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



来源:湘潭日报·新湘潭客户端

全媒体记者:马贵

编辑:郭娜

审核:翁灵娜 叶汉民

湘潭在线
湘潭市委市政府新闻信息门户网站。在这里,读懂湘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