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人民日报记者探访湘潭这个园区→

时事   2025-02-06 16:43   湖南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级高新区大有可为。不论是创新能力,还是企业实力、产业竞争力,高新区优势突出。

新春伊始,人民日报记者探访全国范围5家国家级高新区,他们有的致力于培育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有的在强链补链延链、融资优化上积极探索。高新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面临哪些挑战?有什么好经验好做法?如何继续发挥优势、乘势而上?5位国家级高新区的有关负责同志分享感受、介绍做法、交流经验。

其中,湖南湘潭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蒋文龙分享了该区帮助企业转型升级,让特色传统产业更优更强的做法。

湖南湘潭高新区——

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提质增效


记者:在大家印象里,钢铁等产业能耗高、污染大、效益低。高新区如何帮助企业转型升级,让特色传统产业更优更强?

图为湘钢5米宽厚板厂轧制生产线正在生产。(贺意波 摄 人民视觉)



湖南湘潭高新区党工委书记蒋文龙:我们高新区成立30多年了,在龙头企业带动下,逐步形成了电机电控电传动、精品钢材及新材料两个优势产业,但部分链上企业仍存在生产效益不高,产业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率偏低等问题。
传统产业如何“老树发新芽”?要向创新要动力,向科技要动能,推动传统产业,特别是重点领域优先智能化改造。前段时间,我到湘钢等园区重点企业走访。湘钢的5米宽厚板厂,整个生产流程实现了全自动化、智能化。企业负责人骄傲地介绍,这是全国钢铁行业中的首个5G应用场景。
一组数据可以直观体现效益:智慧工厂建设完成后,湘钢整体生产效率提升30%,截至2024年9月,节约运营成本2.5亿元,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亿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今年我们会持续发挥先进钢铁材料产业优势,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

一方面,重点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下功夫,推进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钢铁生产制造、深加工以及运输服务等环节的应用;另一方面,引导行业内“专精特新”企业优化创新布局,加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和标志性工程项目等建设工作,构建“研发+转化+生产”全链条生态体系,让园区产业活力更加朝气蓬勃。




来源:人民日报

记者:申智林

编辑:郭娜

审核:李灿晖 翁灵娜 

湘潭在线
湘潭市委市政府新闻信息门户网站。在这里,读懂湘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