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24年科技工作“十大亮点”新闻事件

文摘   2024-12-28 19:59   黑龙江  

编者按:2024年,全校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办学质量,不断书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全校各学院、各部门勇于担当,围绕学校发展重点难点,实干创新,亮点频现。为此,学校党委宣传部组织开展2024年“十大亮点”新闻事件展播,全面展示我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亮点与成果。本期,让我们聚焦学校科技工作,深入解读其“十大亮点”新闻事件。

01

年度纵向到账经费创新高

科技立项再上新台阶

2024年,学校年度纵向到账经费首次突破9000万元。学校有组织开展科研创新工作,制定实施《科学研究顶天立地行动工作方案》,积极谋划科技项目,2024年新增纵向科研项目270项,到账经费9279万元,同比增长13%。持续夯实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同比增长120%;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数量创“十四五”新高;省本科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基础研究项目10项,同比增长67%。深入对接企业合作,实施省重点研发计划定向委托项目8项,资助经费635万元;承担学科协同创新成果项目9项,资助经费660万元,分别同比增长80%和113%。

02

科研平台建设项目经费创新高

高水平平台建设进入快车道

学校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布局,积极推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工作,依托“农业农村部大豆机械化生产重点实验室”,全面推进我省大豆全程生产机械化精密播种、精准植保、低损收获技术攻关。2024年8月,经农业农村部批准,学校获批“农业农村部大豆机械化生产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农业农村部大豆(东北)全程机械化科研试验基地建设项目”2个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总投资3300万元,使学校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迈上了新台阶。据悉,全省中央预算内投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项目本年度获批仅此2项。

03

科技人才团队建设取得新成效

2024年,学校新增神农领军人才、“庆雁”团队和省托举工程高层次人才团队5个,高水平人才建设获得新突破。本年度学校获批大庆市“三雁”人才支持计划“领雁”人才团队项目1个,“新雁”人才团队项目2个;获批农业农村部神农“领军人才”1人;获批黑龙江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1项。

04

深化国内外学术交流

提升学校科技影响力

2024年,学校坚持推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着力推进科技创新领域国际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不断提升学校科技影响力。本年度,组织召开了“中国农经学会品牌农业专委会成立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专题研讨会”“第五届高效施药技术与智能化植保机械精英论坛”等多场高水平学术会议、论坛、报告会50余场,组织协办了“一带一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国际合作论坛,邀请了来自俄罗斯、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顶尖学者和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6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超600名专家学者交流研究领域的前沿动态与成果,探讨产业创新热点与发展趋势。


05

黑土保护研究持续发力

张之一教授获国际

“黑土研究终身成就奖”

7月23日,国际黑土侵蚀与退化研讨会上颁发“黑土研究终身成就奖”,俄罗斯、阿根廷、美国和中国4名学者获此殊荣,我校张之一教授作为中国唯一获奖者获此殊荣。以张之一教授团队在“黑土侵蚀与退化”领域的科研成果为基础,衍生形成了寒地水稻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寒地玉米提质增抗全程机械化高效生产技术、大豆宽台大垄匀密高产栽培技术、苏打盐碱土缓混一体综合改良治理技术、秸秆炭化还田改土固碳减排技术等多种典型黑土区综合治理模式,有效保护了黑土资源。近年来,学校持续加强黑土保护研究,启动黑土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专项,实施黑土保护及产能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承担“寒地白浆土稻田耕层改良技术研究与示范”“东北中西部盐碱地耕层调理关键技术”等国家、省部的科研任务5项,与黑龙江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合作的“黑土区稻田土壤质量演变特征及改良培肥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06

荣获1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突显科研创新力

本年度,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科学技术进步类二等奖3项,分别为王长远教授主持的“粮食食品品质提升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左锋教授主持的“基于粮食副产物的营养健康食品开发关键技术与应用”、李雁冰教授主持的“寒区饲料资源高效开发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另外,我校作为参加单位获奖项目4项,其中,科学技术进步类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5项,其中我校为第一完成单位的“围产期奶牛代谢健康‘四维度’稳态平衡及技术产品研发与示范”项目荣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

07

制度体系全面革新

打造科研学术新生态

2024年,学校的科研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学校修订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术委员会章程》,制定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术委员会议事规则》,发布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科研督导工作实施办法》。进行了校第六届学术委员会及各二级学术分委会换届。新一届学术委员会共召开4次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和6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会议,深入审议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多方面重要议题,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学术支撑和决策建议。

08

学术顶刊成果取得新突破

自科、社科科研实力实现双提升

2024年,我校在学术论文发表方面持续展现强劲实力,全年共发表SCI论文405篇,多个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研究成果,自然科学科研成果实现新突破。其中,孙东波教授团队在中科院一区TOP期刊《ACS Nano》(IF=17.1)发表关于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纳米疫苗的研究论文,实现了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高水平国际学术论文影响因子的新进展。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数据库(Elsevier Data Repository)发布《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4》,动科院孙东波、吕红明、李沐阳三位教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我校李翠霞、田恩铭、齐艳娟、陈敏等4名教师先后在《光明日报》成功发表9篇理论文章。这是近年来我校社会科学领域广大教师和科研工作者勇攀高峰、攻坚克难、成果积累的体现。

09

育种领域取得新进展

成功培育出多个植物新品种

2024年,我校在农作物育种领域取得显著成效,成功育成玉米、马铃薯等多个新品种。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培育2个鲜食玉米品种“垦玉糯601”“垦玉糯701”,1个马铃薯品种“垦薯3号”。其中“垦薯3号”属于淀粉加工专用型品种,淀粉含量15%~20.3%,平均亩产达3吨以上,抗病性、耐涝性强。育成的“垦农34号”大豆品种在2022—2024年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315.13万亩,亩产超620斤,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株型紧凑、熟期早等优良性状。

10

影响力指数和影响因子实现双增长

学报办刊质量获得提升

中国知网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4版》显示,我校学报2023年度影响因子和影响力指数实现双增长。影响因子达到1.243,比去年增长了23.19%,在国内112种农业科学综合期刊中居第50位;影响力指数达165.561,比去年增长了44.65%,居第66位,位于Q3区。

END

点击下方图片即回顾往期精彩

学校2024年科技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工作“十大亮点”新闻事件

我校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圆满结束

校领导参加AI智能创意食品及餐饮产业合作推进会

   科技处

   稿李国良 孙春雷

   李佳鑫

编   辑丨朱星瑞

责   编丨孙春雷 

审   核丨闯 垒

投   稿|1935313464@qq.com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困知勉行 积厚成器”,这里是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官微公众平台,及时了解校园资讯,展示农大风采,聚焦农大热点,服务农大师生校友,探索不一样的八一农大,期待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