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全校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深化教育改革、提升办学质量,不断书写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全校各学院、各部门勇于担当,围绕学校发展重点难点,实干创新,亮点频现。为此,学校党委宣传部组织开展2024年“十大亮点”新闻事件展播,全面展示我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亮点与成果。本期,让我们聚焦农学院。
一、党建引领强基赋能
示范创建提质增效
以作物党支部“省样板党支部”建设为示范引领,聚焦“七个有力”,积极打造“1234”党支部建设工作模式,助力党支部建设实现“三到位三提升”,推动基层党建全面提质增效。作物系党支部获批全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农业资环与环境系荣获2024年度全省师德先进集体;农学基础系党支部被推荐参评黑龙江省第二批公办高校党建“样板支部”。
二、先优楷模口碑载道
弘扬传承师德师风
农学院举办退休教师荣休暨师德传承仪式,发布“荣休·传承—讲述我的从教故事”系列推文;大力宣传被世界黑土研究会授予“黑土研究终身成就奖”的张之一教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玉先教授、省师德先进个人孙晓丽教授、市教书育人模范曹亮副教授等先优模范事迹,持续营造尊师重教、崇尚师德的良好学院氛围。
三、学生为本匠心独运
镌刻闪耀金课光芒
依托优质课程资源,组织课程组团队,本着“学生中心”理念,精心打造各类金课,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全国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校级数智课程、校级专创融合课程等优质课程9门;成立“美育教育工作室”,获批校级“种艺美学”课程;耕读教育通识课《北疆沃野话农耕》在智慧树上线,共22个专业的学生选修,并入选首批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四五”规划建设教材;植物生产类专业课程建设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四、构建“课赛”“课创”模式
双创教育再获佳绩
2024年,农学院荣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6项;获中国国际创新大赛国家铜奖1项、省级金奖2项、省级银奖8项、省级铜奖6项;获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三等奖1项、省级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5项;开展昆虫生物绘图、标本制作、微景观制作、病原物绘画等活动,参加大学生植物保护专业能力大赛、昆虫摄影绘画及标本制作、植物学标本竞赛等国家、省级各类竞赛10余场,获奖总计39项。
五、弘扬争先夺标精神
学生精神面貌昂扬
农学院构建“文化润心体育育身”的学生工作机制,打造第二课堂文体活动品牌。2024年,学院持续开展了温暖毕业季“十个一”主题活动、“一起向未来”毕业生音乐会、“共悦生辰,温暖同行”2024级新生联欢会、纪念“一二·九”演讲比赛等文化活动,提升学生文化修养;积极组织篮球、排球、田径等竞赛活动,强健学生体魄,在校篮球联赛、排球联赛中男女组分获冠亚军,在校运动会上,第六次蝉联团体总冠军,有效激发学生勇于拼搏、扛旗夺标的进取精神。
六、深化院企合作共建
高效协同育人塑才
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协同育人,与北大荒垦丰种业宾西产业园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分院、黑龙江倍丰农业生产资料集团瑞丰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等20余家企事业单位开展访企拓岗,就人才联合培养、实习基地共建、协同科研创新等工作进行合作;与陕西美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美邦校企培养班”、与五大连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建立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实现校企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互利共赢,为人才培养和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提供有力支撑。
七、打造实践育人品牌
农科情怀气质突显
农学院依托“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平台,组建350余支团队1500余人,与全国60余所涉农高校共同开展实践活动,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地方农业发展;在全国农科学子微信公众号发布事迹报道18篇,荣获“优秀实践小队” 6支、“优秀实践队员 ”42人、“优秀指导教师”6人、“先进工作者”1人,实践工作深受兄弟院校好评;实践活动有效助力学生厚植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理想情怀,学生意愿考研深造的比率达70%以上,成功升学率突破50%,意愿到垦区地方工作比例大幅增加,毕业生从事农业领域岗位率达99%以上。
八、升级平台潜心科研
成果产出创历新高
两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累计获中央投资项目建设资金支持2970万元,为学院整合优势资源、汇聚高端人才、开展前沿研究、取得重大成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做好顶层谋划,积极开展有组织科研工作,获批国自然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11项,其它各级各类省级以上项目16项,到账科研经费2626万元,创历史新高;参与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获黑龙江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1项,新增大庆市“新雁”人才团队1个、“庆雁”人才1名;育成“垦玉糯601”、“垦玉糯701”2个鲜食玉米品种和“垦薯3号”马铃薯品种,技术成果“高产抗逆大豆育种群体”和“马铃薯品种红粉佳人”转让费共计175万元。
九、聚焦国家战略需求
积极投身土壤普查
发挥学院学科专业优势,组织师生深度参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组建采样队伍8支,深入牡丹江、鸡西市等19个区县,北大荒集团3个分公司,攻坚克难勇担使命,积极投身并顺利完成样点校核、样点质控、外业采样、内业校核、成果集成等工作,共采集土壤表层样1200余个、土壤剖面634个(其中:地方414个、北大荒集团220个),全力保障支撑国家战略需求,累计获批项目经费1530.61万元,其中横向课题1053.8万元,纵向课题476.81万元。
十、扎根垦区助力地方
社会服务赞誉频传
紧密围绕北大荒集团农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高产攻关、耕地改良等技术服务;精心打造“乡村振兴服务品牌”,创新“省科特派”团队式服务形式,为地方农业发展提供精准、高效的智力支持;有力推动垦区地方产业升级、社会治理创新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得到垦区及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大豆栽培创新团队、马铃薯种质资源创新及新品种选育团队、盐碱地改良创新团队的事迹先后被中国科技网、东北网、科技日报、大庆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获批国家农业农村部主推技术1项、省农业农村厅主推技术各2项,制定大庆市地方标准3项;签订技术服务类横向课题118项,到账经费1435万元。
应用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2024年“十大亮点”新闻事件
来 源丨农学院
统 稿丨王 洋 孙春雷
封 面丨李佳鑫
编 辑丨孙睿钰
责 编丨孙春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