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夏,阿那亚艺术中心同期呈现「毛利悠子:Moré and Moré」&「走访工作室」两场展览。在海边这处无拘想象的艺术空间内,东京地铁站的紧急装置、旋转音箱的多普勒效应、“可移动”的艺术工作室......都是发掘于日常深处的灵感来源,它们是如何被艺术家们捕捉、撷取、又赋予新义?一起来看看吧!
每天形色匆匆地穿梭在城市的地铁站,或许是许多人的日常。当大多数人都成为地铁“低头一族”时,生活在东京的毛利悠子,却以艺术家的敏锐眼光,捕捉到了地铁站里一处朴素而巧妙的灵感图景。
以此为灵感,毛利悠子也在她的艺术装置中设置了一些小型危机和修补机制:嘀嗒的水流、抖动的软管——既诙谐灵动,又充满不安。作品隐喻着某种自由理念的表达:尽管大规模工业制具业已泛滥,我们依然可以做出对于如何和为何使用这些物品的自主选择。
在布展期间一次偶然的闲逛中,毛利悠子在阿那亚园区附近看到了敲锣打鼓的广场舞场景,当下她便被这种“中国乐器”吸引,希望将其引入展览之中。经过几番寻找,最终在本地找到了一家专门卖中国传统乐器的百年小店,挑选了手工小鼓、摇铃等民族乐器,放到了作品《Moré Moré(渗漏的):变奏》之中。
《无题(旋转扬声器)》
Untitled (Rotary Speakers)
2024
由阿那亚艺术中心委任创作
摄影:孙诗
作品由三只旋转扬声器构成,其灵感来源于莱斯利旋转音箱,通过模仿如管风琴等乐器由旋转产生的多普勒效应,加强空间声量的效果。在该作品中,声音保持着一种永恒的流动状态,它持续并有效地提醒着被我们所占据的空间。
此次展览由阿那亚艺术中心馆长张震中和策展助理高良娇共同组织,获得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支持。
Q: 《Moré Moré(渗漏的):变奏》中的日用品物件都是如何搜罗到的?
策展团队: 艺术家和助手在中国待了两周,布展以及前期寻找和购买材料、工具等,都是在地完成的。我们一起去到了阿那亚周边的很多地方,近一点的有小蒲河周边所有的工具店、建材店以及各种园艺、渔具店,昌黎县城内的碣石山市场(这件作品中大部分的塑料、硅胶以及玻璃制品都是在此购得);远一点的我们去到了秦皇岛的一处“海阳旧货市场”,在那里找到了各种不同的竹质盆栽架和生锈的蓝色脸盆架。
策展团队:艺术家在去年首次来阿那亚时(2023年9月)就充分了解了空间的“个性”,比如有一扇窗能透过阳光,另一扇窗能够打开任由空气流通,又比如空间内的四面白墙可能适合创造一些光影的效果。在今年7月份到达阿那亚之后,她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进入空间,并且根据空间、装置的特点进行初步定位。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也是艺术家创作中很重要的一环。
Q: 此次展览是毛利悠子在中国举办的首次个展,她对此是否感到新鲜呢?
关于艺术家
<上下滑动查看>
想要“亲临”艺术家们的“秘密创作基地”,与他们的灵感直接对话吗?
这一次,阿那亚艺术中心的策展团队把艺术家工作室直接“搬到”了展览现场,让来自全球的创意以更真实鲜活的形态,在观众的眼前“生长”!
展厅1:工作室
现场图,“走访工作室”,阿那亚艺术中心
摄影:孙诗
工作室可大可小,一台电脑、一本笔记、一件乐器,甚或是一片田野或整座城市都可以成为艺术家的创作空间。在此次展览中,展厅1将开放为所有人的工作室,供大家在此创作、展示和互动,找寻被“丢失”的创造力。
摄影:孙诗
摄影:孙诗
日本艺术家杉户洋的工作室看上去非常“标准”,这与他所从事的绘画实践有关。他会用不同材料仿制古典艺术和造型训练中的基本静物,借助纸箱等废旧材料在空间中设计画面,来启发他的绘画,所以他的工作室中堆积了大量他精心搜集的色彩丰富的有趣材料。
摄影:孙诗
杉户洋来到现场后,主动选择把展厅2一分为二,希望通过一明一暗两个空间,以材质、尺寸与正负形的游戏创造出一系列对照关系。桌角的玻璃雕塑模拟了海浪,以呼应阿那亚的大海。仿制的塑料静物转换了质感,提醒我们对其表面及内部空间进行更仔细的观察。
摄影:孙诗
在由自然光照亮的空间中,杉户洋“重现”了自己的工作室场景。通过对其创作语汇中的红薯、柠檬和纸箱等标志性元素进行富有节奏的排布,他将整个空间转化为一件作品。
《柠檬(和一个沙滩球)》
the lemon (with a beach ball)
2024
由阿那亚艺术中心委任创作
摄影:孙诗
《缩放》
Resizing
2024
由阿那亚艺术中心委任创作
奥拉湾·阿伦让曾旅居多个国家,目前暂住于柏林。她近年来一直没有固定、长期的工作室,曾将包括庙宇、市场、商店在内的不同临时性场所作为工作空间。
2016年,阿伦让离开熟悉的东南亚国家,在柏林与十位不同身份背景的人们结识、交谈后,创作了一组以四种语言(泰语、德语、英语和越南语)的对话为核心的作品《出口-入口》。
对于阿伦让而言,每一个人都是无法被清晰解读的字符,她根据这十人各自的谈话内容展开联想,绘制了一组与之对应的抽象图案,并制成壁纸呈现于展览现场。走入这处舒适的展览空间,观众可以聆听对谈音频,也可自由地交流或休憩。
《出口-入口》
EXIT-ENTRANCE
2017
摄影:孙诗
展厅 4:秦畅 Michelle Chang Qin
艺术家秦畅对材料有很高的敏感度,她的工作室像是一个材料库,杂糅的素材在空间和她手中不断重组出新的形态,激发新的活力。此次,她以展厅4为工作室,把在荷兰及阿那亚搜集的多元素材改造成了3组全新作品。
《矿工生菜》和《乡间斗牛场上的鞭炮残留物》两件雕塑的主体形状源自于公司团建和校园运动会等集体活动中的充气道具,它们模拟了自然中草地和岩壁的形态。
摄影:孙诗
摄影:孙诗
埃尔文·塞内的工作室中充满了他在城市或所处周围环境中搜集到的材料和物品,同时他的装置作品涉及声光电甚至编程等技术,因此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数字设备、配件在他工作室中也随处可见。
作品《毒工天线1-3》将城市中的现场录音进行混合与重制,模拟出想象中的城市地下之声。艺术家通过三座信号收发器播放声音、发射灯光信号,从而将整个城市系统连接在一起。受到数字电台中加密语言的启发,艺术家对俚语和语言学展开研究,并设计了一套具有科幻色彩、难以辨认的字体系统。
位于城市边缘的游乐场,例如巴黎附近废弃的米拉帕里斯主题公园(Mirapolis),也是塞内重要的灵感来源。在作品《六面粉红色工厂》中,他用防水布模拟了乐园中临时搭建的大型帐篷,将整体场景变为游乐场中的一幕,以此揭示出城市在追求和幻想现代性的背后是虚幻、脆弱的本质。
《危险平台》
Risky Terrace
2024
由阿那亚艺术中心委任创作
摄影:孙诗
Q: 阿那亚艺术中心是如何从世界范围内接触并选定这几位艺术家参与本次群展的?
策展团队:广泛地接触艺术家、开展工作室访问是阿那亚艺术中心策展团队的重要工作方法。我们从过往进行过工作室访问的艺术家中筛选出一些尚未合作的艺术家,并由团队共同投票确定了最终的艺术家名单,进而邀请他们参与这次展览。
毛利悠子:Moré and Moré
群展“走访工作室”
2024年7月14日至10月13日
张开艺术的眼睛
搜罗有趣的“边角料”
藏在生活里的创意
值得被好好看见
供图:艺术家、阿那亚艺术中心
公众号承办:智璞文华
点亮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