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身胖是脾胃不好,下身胖是肝胆不好,肚子胖是什么?

健康   2024-12-08 07:00   河北  
中医古籍中对肥胖治疗的观点


有关肥胖病的中医源薮,可上溯至春秋战国时代。《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云:“土形之人…其为人,黄色园面,大头,美肩背,大腹,美股胫,小手足,多肉,上下相称。”这种土形之人的体貌特征酷肖今日之肥胖患者。


中国传统医学很早就有对肥胖的认识,《黄帝内经》认为肥胖与体质、饮食、劳逸失度、情志失调有关。


元·朱震亨《丹溪心法》有“肥人多虚,肥人多湿多痰”之论, 治疗上提倡“宜燥湿去痰、行气,二陈汤加木香、二术、香附、芎、归,或导痰汤。”总之,祖国医学认为肥胖与脾胃失常、劳逸失常、七情失调、体质享赋、年龄、性别及地域等因素有关。


肥胖,一定是身体出了问题!



1
上身胖

脾胃功能失常导致的。


如果是脾胃虚弱,水湿便得不到正常的运化,生成痰浊淤积在体内;如果是胃肠腑热,食欲过旺,人老有饥饿感,总想吃东西,导致营养摄入过盛,上半身便会发胖,形成苹果形身材。


2
下身胖

肝胆不好、肾经排毒不好导致的。


人体内存在许多毒素,如自由基、胆固醇,脂肪、尿酸、乳酸、水毒和淤血等,肝胆肾是人体的几大主要排毒器官,肝经、胆经、肾经都是自上而下循行,若这些肝胆肾出了问题,经络排毒不畅,脂肪代谢缓慢,毒素容易积累淤积在下身,造成下半身肥胖(梨形身材)。



3
胳膊粗

肠胃不好、心肺功能弱导致的。


心经、大肠经主要经过我们的上肢,心经和大肠经不通,体内毒素等容易淤积,导致胳膊肥胖。


4
后背肥胖

膀胱经不通导致的。


膀胱经上的穴位最多,有67个,而且主要部分都在人体的后部——后背和腿后侧。膀胱经是人体抵御外界风寒的一个天然屏障,同时又是人体最大的一个排毒通道。


经常久坐后背部、肩颈部会变得僵硬,长时间如此造成背部经络淤堵,严重影响新陈代谢,背部容易囤积过多的脂肪。另外过度的贪凉引起背部受寒,膀胱经不通,内毒不能及时排出,脂肪代谢减缓,导致脖子粗和背部肥胖。



5
腹部脂肪堆积

带脉淤堵,脾胃虚寒、经络堵塞导致的。


所谓“带脉”,指的是位于腰腹之间、人体唯一横向运行的脉络。人体其他的经脉都是上下纵向而行,惟有“带脉”横向环绕一圈,好像把纵向的经脉用一根绳子系住一样,


脾主运化,脾胃虚弱则会运化不力,造成身体水湿停滞。脾胃虚弱带脉就容易堵塞,带脉一旦堵塞,就会造成身体多条经络都堵在腰腹处,造成腹部肥胖!


怎么改善?



1
祛湿寒调脾胃

脾胃虚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是其他地方还好肚子却很大,就好像肚子有气往外鼓、腹胀的感觉。平常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为身体升温、达到排寒湿的作用,调理好脾胃才能让身体内全面化冻,各种管道自然畅通。



2
轻揉耳轮通肾气

方法: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1分钟,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功效:“肾,主骨、生髓”,全身精气有各脏器收集后交肾来保存,肾开窍于耳。


耳朵上布满了全身穴位,所以按摩耳朵不仅能健肾,还能打通全身穴位。



3
常捶背疏通经络

适度捶打背部可振奋阳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和五脏六腑,达到消除疲劳、宁心安神等作用;


同时,捶背还可刺激背部皮肤和皮下组织,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传导,强化人体内分泌及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4
艾灸疏通经络

艾灸可疏通经络,帮助其恢复顺畅并且正常工作。不仅可以改善毒素淤堵的情况,还能有效减肥。


常灸穴位有气海、太冲、合谷、三阳络、承扶、附分。


疏通经络的方法其实很多,可以找相关专业人士疏通哦,减掉脂肪,从疏通经络开始!


小郎中说
每天分享最接地气的中医,让中医通俗易懂,同时也记录小郎中的学习心得!每周一到周六原创更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