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霜降时刻/
阳历10月23日(周三)
农历甲辰年农历九月廿一
06点14分32秒
《梧叶舞秋风》/
选自《李祥霆古琴与廿四节气》
太阳位置/ 到达黄经210度
节气/ 霜降
物候/ 豺乃祭兽,草木黄落,蛰虫咸俯
录音时间/ 公元2007年11月2日
农历丁亥土年 九月大 十四日
录音地点/ 北京 北海团城
北纬39º55’17.89”,东经116º22’58.53”
天气情况/ 晴间多云
最高温度-1℃
最低温度14℃
风力北转南风二三级
( 2007年11月2日李祥霆先生北京北海团城 )
地点释义/ 北海团城
北海团城位于北海南门外西侧。原是太液池中的一个小屿。元代在其上增建仪天殿,明代重修,改名承光殿,并在岛屿周围加筑城墙,墙顶砌成城堞垛口。乾隆年间进行较大的修建,增建了玉瓮亭。金朝时,团城为御苑的一部分。
它的平面呈圆形,周边城砖砌筑千仞壁立的小城。城台高4.6米,周长276米,面积4553平方米。东、西两侧城墙下各有随墙门一座,上建门楼,东为昭景,西为衍祥,入门可沿蹬道登至城顶台面。蹬道处各设罩门,城台上建筑布局采取对称中兼以园林的布局手法。承光殿为全城台的中心,其南有玉瓮亭,其北为敬跻堂,组成了城台的中轴线。两侧对称排列,有古籁堂、余清斋东庑和西庑等。朵云亭、镜澜亭高踞假山上。整座城台黄瓦红墙。金碧辉煌的古建群间,遍植了数十株苍松翠柏。承光殿中间方形,面阔、进深各三间,四面各推出抱厦一间,整个平面呈十字形。南面有月台一座。正中大殿为重檐歇山顶,抱厦为单檐歇山卷棚式,覆以黄琉璃瓦绿剪边瓦顶,飞檐翘角。上檐重昂七斗,下檐及抱厦重昂五斗。殿内施大点金旋子彩画。玉瓮亭内玉瓮为元代作品,体积大,雕刻精美。
2024甲辰年霜降节气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时节,万物毕成,毕入于戌,阳下入地,阴气始凝。天气渐寒始于霜降。《逸周书·周月》:“秋三月中气:处暑、秋分、霜降。”东汉王充《论衡》曰:“云雾,雨之征也,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雨,寒则为雪,雨露冻凝者,皆由地发,非从天降。”无论是露还是霜,“皆由地发,非从天降”。
霜降物候/
2024年10月23日
第一候,豺乃祭兽
“豺乃祭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逸周书》中:“霜降之日,豺乃祭兽”。又曰:“豺不祭兽,爪牙不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并以先猎之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如同人间新谷的收获,用以祭天,以示回报,并以此祈祷来年风调雨顺。
2024年10月29日
第二候,草木黄落
“霜降杀百草”秋末树叶枯黄凋落,而百草也会失去生机,慢慢变枯萎了,“千林扫作一番黄”。
2024年11月2日
第三候,蛰虫咸俯
蜇虫也蜷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蜂蝶不见踪迹,蜇虫无声,都为经历漫长的冬天而作准备,以修行的姿态,期待来年的新生。
( 张瑞图《行草书轴》187.5X53.1 大英博物馆收藏 )
古琴曲《梧叶舞秋风》
琴曲《梧叶舞秋风》谱本出自清初庄殝凤的《琴学心声谐谱》(1644)。是庄臻凤的传世之作。本曲的演奏极有特色,它轻盈灵动,着重表现了一个“舞”字,全曲旋律细致曲折,疏密呼应,盖写秋意萧飒,静听桐叶摇落之意。乐曲虽短,但余味无穷。清乾隆间苏璟春《草堂琴谱》(1744)跋云“曲意萧瑟,取韵宜幽”。此曲流传甚广,在现存八、九十种清代琴谱中,几乎都可见到。乐曲的结构形式,与明清时期许多民间器乐曲一样,采用一个较长大的主题旋律,进行多次变奏。变奏手法,极为丰富。《蕉庵琴谱》有道:此曲之妙,凋桐生杜,为天地秋声。其气萧然,令人增慨。然其精意惇古淡朴,有清妙之理存焉。今古重加考订,庶不失前人命名之意。而凉指下爽肃,有“静落阶前叶,清传月下砧”之意。
古琴大师李祥霆
李祥霆,满族,古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吉林辽源人,祖籍辽宁岫岩,曾多次到访英、法、德、美、日等十几个国家演出,独奏音乐会逾百场。出版唱片《李祥霆古琴艺术》《唐人诗意》《宋人词意》《元曲古韵》《幽居》等。主要著作有《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及音乐思想研究》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英国、法国国家电台多次广播李祥霆古琴专题音乐节目、在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人物》、《走进幕后》、《音乐人生》、《大家》、《人物新周刊》等极有影响的栏目都录制有其专题播出。
李祥霆演奏用琴(唐)九霄环佩
「九霄环佩」乃珍稀存世之唐琴,为香港何作如先生收藏,历史上曾被唐肃宗于公元756年继位大典上御用。“九霄环佩”琴形制浑厚,作圆首与内收双连弧形腰,相传为“伏羲式”,比明刻本《古琴图式》多一内收弧形。琴以梧桐作面,杉木为底,通体髹紫漆,多处跦漆修补,发小蛇腹断纹,纯鹿角灰胎显现于磨平之断纹处,鹿角灰胎下用葛布为底。琴通长124.5厘米,肩宽21厘米,尾宽15.5厘米,厚5.4厘米,底厚1.5厘米。龙均作扁圆形,贴格为一条桐木薄片接口于右侧当中。腹内纳音微隆起,当地沼处复凹下呈圆底沟状,深度约2厘米,宽3厘米,通贯于纳音的始终。
录音:沈援之
视频:曾庆桂
文编:王寿春
审阅:马 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