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分享会获奖心得展示(第二期)(第二节)

教育   2024-11-06 17:18   西藏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分享会获奖心得展示(第二期)(第二节)

Quarterly Summary


1

《偏僻的角落》节选

李粉云24级旅游管理硕士班  三等奖



馆藏信息:


      《偏僻的角落》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南太平洋的遥远岛屿上,讲述了桑德森大夫应一位富有中国的商贾邀请,踏上了这片蛮荒之地为其诊疗,偶遇尼尔克斯船长及其乘客弗里斯,经历了一段跌宕起伏、充满阴谋与激情的海上历险。《月亮与六便士》中的尼克尔斯船长再度亮相,文中的角色各具特色,如同种子般在你的脑海中生根发芽。我深受书中哲理的触动,不禁感叹:“生命,不过是在浩瀚宇宙中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安宁之地。”透过桑德斯的眼睛,我们仿佛亲历了弗里斯、埃里克和路易斯的命运沉浮,目睹了他们的悲欢离合。我们在每个人的言辞中,在故事的发展里,见证了真相的层层揭示。


       那么,哪个才是真正的真相?或许,每一份真相都有其真实的一面,因为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的思维和感知来解读这个世界,塑造出个人心中的真相。然而,这些所谓的真相又可能都不是绝对的真相,因为我们无法代言他人,每个人的表述可能并不反映他人的真实想法。这正是本书的魅力所在。

       合上书页,犹如夏日午后梦醒时分,心中泛起一丝惆怅。我们似乎有所作为,又似乎无需行动。书中的故事虽已落幕,但我们的生活仍在继续。这本书不仅是一场阅读的旅程,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的生活和内心世界,促使我们反思,我们自以为的真相是否经得起推敲,我们是否真正理解自己和他人。书中的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情节,都是拼凑我们复杂人性的拼图。在翻动书页的过程中,我们随角色们一同经历情感的波折,共同面对生活的挑战。每一个细节都栩栩如生,我们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当故事画上句点,我们不禁思考,自己的生活是否也经历了类似的起伏,是否也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真相和意义。合上书本,心中或许会有一丝空洞,因为我们离开了熟悉的故事世界,回到了现实。但同时,我们也获得了新的希望和动力,因为我们明白,虽然书中的故事已经结束,但我们的故事仍在继续。我们有机会去探索,去发现,去塑造自己的真相。这本书,就像是一次心灵的旅程,让我们在阅读中发现自我,也在合上书本后,以新的视角和感悟,继续人生之旅。




2


《被讨厌的勇气》节选

陈国立 23级护理一班 三等奖


馆藏信息:


       《被讨厌的勇气》是由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共同创作的作品,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心理学的读物,更是对阿德勒心理学的深刻诠释。阿德勒提出的“个体心理学”是现代心理学的重要流派之一,而《被讨厌的勇气》则通过一场哲学家与青年之间的对话,将阿德勒的思想清晰明了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书名中的“被讨厌的勇气”点出了阿德勒心理学的核心观点之一,即我们不能为了迎合他人而活。阿德勒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勇敢地做自己,而不是一味追求他人的认可。这种观点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和各种评价机制泛滥的今天,很多人都习惯性地通过他人的眼光来定义自己。


       《被讨厌的勇气》另一个重要的概念是“课题分离”。阿德勒认为,人际关系的很多冲突源于我们没有清晰地划分自己的课题和别人的课题。所谓“课题”,是指个人要对自己的人生和行为负责,不能干涉他人的生活。同样,别人对你的评价、看法或行为,属于他们的课题,而不是你的课题。

       阿德勒心理学强调个人的“自我价值感”,这本书通过哲学家与青年的对话,不断重申这样一个观点: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价值,而这种价值不应该依赖外界的认可或评价。我们常常将自我价值建立在他人的反馈上,觉得只有成功、受人尊敬、被赞扬时,才是有价值的。阿德勒的理论则告诉我们,真正的自我价值来源于我们自身,是不需要通过外界证明的。

        读完这本书后,我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对“成功”和“价值”的定义。真正的成长不是在外部的衡量标准中寻找自己的位置,而是学会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这种内在的价值感一旦建立,外部的评价就不再显得那么重要,我们也能在面对挫折和失败时保持更多的内心平静。




3


《明史讲义》节选

张美洲23级 文学院 四等奖



数据检索信息:


        孟森先生的《明史讲义》将正史与野史相结合,以清代张廷玉等编写的《明史》为基础,参考《明史纪事本末》《洪武圣政记》《列朝诗集小传》等文献,融叙事、考辨、评史为一体。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评价历朝政治兴衰标准的“不得罪百姓”之说。孟先生认为,明朝中期朝政治理已出现种种弊端,之所以未能使王朝覆灭,只因危害百姓不深。他具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却仍存在观念的局限性:讲义第六章第六节原题为《流贼及建州兵事》,站在封建君主的立场上贬斥起义群体。在正统观念的引领下,先生将南明也纳入明之范畴。我赞同此种划分。以当朝帝王的流浪、被囚禁、死亡和丧失国土视为国家的灭亡稍显狭隘。帝王家被杀光,还有遗民的精神尚存,文化还在延续,何况南明还有政权和土地。


       《明史讲义》分两编,总编简略,介绍明史地位及明史体例。各论分七章,将朝代按顺序讲述其间大事件,且每代之得失清晰明了。靖难、夺门、议礼均言篡位之事,靖难为燕王(即后来的明成祖)篡国时所自命。成祖篡国以削藩为名,又因明惠宗心软护名,终得以成功。夺门又称南宫复辟,乃代宗朝时英宗掀起的政变,代宗身体抱恙为英宗复辟提供了契机,加上石亨、徐有贞等的助力,八年之后英宗再掌权。议礼之由来,以由外藩入嗣,必欲追尊其所生,廷臣持之,遂拂帝意。(206)明武宗朱厚照无子,外藩之说因他的堂弟朱厚熜继他登基。

       史实既充满趣味,又充满了令人寒颤的恐怖。帝王贬谪甚至将直言上谏的忠臣灭族,这是绝对权力对平民的残酷压榨,但对自家血脉至亲,也以囚禁和杀戮对待,验证了“自古无情帝王家”一言。电视剧中见到的种种宫斗行径也在书中有记载,皇后暗中让其他妃嫔滑胎,争宠达到权力的巅峰后,肆意妄为,欺上罔下。她们不明白自己仍是靠取悦于封建皇权生存,是随时可用的牺牲品;曾经的苦难经历被抛之脑后,被权力操纵还盲目自乐。前有戚夫人被做成人彘,又有杨贵妃马嵬坡自缢,她们未尝不是符合时代审美的宠儿,然而终究被权力玩弄至死。

       明太祖朱元璋之魄力和眼界,加上一代功臣的鞠躬尽瘁,助力他能够成为开国皇帝。攻占城池后不急于称帝,见局势稳定才定立国号。在户籍管理方面创鱼鳞册之法,以兵屯商屯等减轻民众的赋税负担,厉行节俭,都是黎民出身的帝王才能有的民本思想。但是出身也是最大的局限所在,因其缺少安全感、缺乏自信、疑心重,造成冤案,成明中后期监察风气。向善难而从恶易,由简入奢易而由奢入简难。太祖的简、俭品德终究被子孙遗亡。贪心一起,王室就变本加厉地榨取民膏民脂,明走到末途也是必然了。

同学们,《偏僻的角落》《被讨厌的勇气》《明史讲义》书籍如第二期(第一节)一样,都可在图书馆找到,欢迎同学们前往图书馆借阅或者在图书馆网站(https://lib.utibet.edu.cn/)检索查看哦。

  END  

来源:赵丽

审稿:樊海平

编辑:图馆会--刘清华

发布:马海娇


西藏大学图书馆
图书馆即时信息发布、活动通知、服务指南、资源介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