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治聚焦庆阳政法工作】 马金辉:传承南梁红色法治文化 不忘法治为民初心使命

政务   2024-11-12 11:25   甘肃  

传承南梁红色法治文化

不忘法治为民初心使命

华池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马金辉
该文章发表于《人民法治》杂志2024年总第187期。

华池县柔远小学师生在南梁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开展 “缅怀先烈红色寻根之旅” 研学活动(白忠玮 摄)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发挥出了“两点一存”(即落脚点、出发点,硕果仅存)的重要作用。这里诞生了西北最早的红色政权,产生了著名的“十大政策”法律体系,孕育了“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和独具特色的南梁红色法治文化,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精神旗帜和永恒动力。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近年来,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坚持赓续红色血脉,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挖掘红色法治资源、传承红色法治文化为重点,将红色法治文化精神与法治建设实践相结合,传播法治思想、弘扬法治理念、树牢法治信仰,着力打造具有华池特色的法治品牌、法治模式、法治高地,以坚定的法治自信、文化自信持续推动伟大建党精神、红色法治文化扎根红色沃土,沁润人民心田。


一、南梁红色法治文化的精神实质


2023年6月8日,由甘肃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甘肃省司法厅、甘肃省法学会主办的甘肃省法治文化论坛在华池县举行。华池县拥有丰厚的红色法治文化资源,南梁革命根据地党的领导人在远离党中央甚至一度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的艰苦环境中,加强军队建设、政权建设和法治建设,发展形成以“十大政策”为标志,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较为完善的政策和法律制度体系,形成了“十大政策”、“豆选法”和“三三制”等民主法治实践理念。同时,在这片土地上诞生了“马锡五审判方式”,为后来的陕甘宁边区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南梁红色法治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央苏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南梁革命根据地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具有穿越时空的影响力和指导性。为此,华池县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服务群众为理念,系统谋划、科学部署,从建设法治宣传基地、树立华池法治宣传品牌、提升法治宣传实效等方面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把服务大局作为延伸职能的主战场、主阵地,不断推动红色法治文化资源在新时代彰显其魅力,得到更好传承和保护。近年来,华池县委、县政府承办了南梁精神研讨会、“新时代践行马锡五审判方式”研讨会、甘肃省法治文化论坛等一系列研究交流活动,持续推动南梁红色法治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


2023年6月8日,甘肃省法治文化论坛在华池举办(申小龙 摄)


二、南梁红色法治文化的华池实践


(一)强化宣传教育 建立普法惠民新阵地


近年来,华池县以全县124所中小学学生为受众群体,依托南梁革命纪念馆、南梁列宁小学旧址、闫洼子四十二烈士墓和烈士陵园等资源,打造了集爱国和法治为一体的青少年教育基地。通过开设红色法治课、讲红色故事班会、开展清明祭扫等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法治基因,引导青少年从小培养爱国情怀,养成遵法守法习惯。


同时,充分利用县域内红色资源,打造了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多元的红色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有效拓展了华池县法治文化的“供给源”,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华池县红色法治文化的“源、根、魂”,进一步推动普法宣传实现全民关注、全民参与和全民共享。2022年,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南梁法治文化教育基地被全国普法办公室命名为“第四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成为甘肃省首个国家级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同时,被命名为第一批“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024年,华池县列宁学校被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 成为全国首家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实践中心。充分发挥南梁法治文化教育基地作用,探索推行“红色革命+爱国主义+法治研讨”一体融合模式,承接省内外各级现场教育培训,开展专题展览、团体观摩、法治实践、主题党日等活动,把红色资源转化为全民共享、全民普法的“鲜活教材”、“生动课堂”和重要阵地,引导党员干部群众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2021年以来,教育基地共接待人数200余万人次,举办各类法治培训班36期,培训党员干部2万余人次。


“牛都好养,主要是要有草料,把草料准备好,谁都会养。”


“这个养牛的人还要勤快,卫生打扫不好牛就爱生病。”


在华池县五蛟镇杜右手村协商民主议事现场,村里合作社养牛的事就这么你一言他一语地定下来了。


华池县五蛟镇杜右手村支书杜有举(中)正在组织村民开展议事活动(杜正清 摄)


2021年以来,华池县以建好乡村法治教育基地为抓手,不断完善以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为内容的“1532”工作机制和“411”工作法,推动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向纵深推进,让法治服务乡村振兴更加实体化、阵地化。同时,以助力乡村振兴工作为重点,以法治乡村建设为抓手,以村(社区)办公阵地为中心,建成太阳村法治实践传承馆,将挖掘的红色法治文化精髓融入其中,推动建成内容丰富、贴近群众的乡村法治教育基地。利用已有的场地条件和优势开展法治业务培训,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人才培育,截至目前,已培养“法律明白人”637人,116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


(二)坚持为民宗旨 探索司法便民新路径


走进华池县人民法院家事法庭,像是走进了自家客厅一样温馨舒适。两排沙发相对而放,茶几上面分别摆放着“丈夫”、“妻子”的桌签。“审判长”、“人民陪审员”在一旁侧坐,像是家里的长辈和夫妻俩拉家常。


2016年,华池县人民法院被确立为甘肃省4个家事审判改革试点法院之一。作为“马锡五审判方式”发源地司法机关之一,2022年5月18日,华池县人民法院揭牌成立“马锡五审判方式”工作室,延伸司法服务触角、整合解纷资源。


很多时候,法官们带着一面国徽、一张印有“人民法院巡回法庭”的横幅,就开庭了。


南梁革命根据地当时并未设立正式法院。一切案件、矛盾纠纷等由各级苏维埃政府按照一定程序办理。习仲勋同志带领干部走村串户,受理群众诉求,纠正政策法令执行中的问题,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审判与调解相结合的生动局面,成为群众爱戴的“娃娃主席”。这种做法经过马锡五的不断实践,形成了“马锡五审判方式”。


华池县立足“马锡五审判方式”发源地这一优势,充分发挥了重视调解、不拘形式、就地审判、心系群众的传统,打造了具有华池特色的法治品牌。通过在法院、检察院设置“马锡五式”工作室,推动司法力量为群众排忧解难更加高效。华池县人民法院组织法官进田间地头、入案发一线,看现场、查实情、辨真伪、解纠纷,通过创新开设“窑洞法庭”、“集市法庭”、“车载法庭”、“田间法庭”、“圆桌法庭”等,并建立巡回审判点,推动司法力量向基层下沉,让司法服务更贴近基层、更方便群众。


华池县乔川乡铁角城村地处“鸡鸣两省四县”(甘肃省、陕西省和定边县、吴起县、环县、华池县),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便利,耕地多。因此,这里的矛盾纠纷也更加错综复杂。针对此情况,华池县结合群众需求及地域特点成立了“华池定边铁角城人民调解中心”这一跨省人民调解中心,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本地矛盾纠纷化解新方法新路子。


华池县人民调解员正在华池定边铁角城人民调解中心调解矛盾纠纷(慕辉 摄)


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困,这是传承南梁红色法治文化理念的核心。华池县在司法实践中坚持群众路线,亲民、为民、便民、利民,在严格执法的前提下,善于运用审判、调解、教育等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定分止争,坚持调动全县人民调解资源的最强合力、最快联动和最优服务,以调解工作实效来践行法治为民初心。人民调解组织不断完善。面对新时代基层矛盾纠纷出现复杂化、多样化的新情况,华池县不断加强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搭建起大调解网格体系。华池县综治中心和劳动争议、经济纠纷、婚姻家庭等8个行业调解组织多点联动,及时化解征地拆迁、医疗卫生、土地承包等行业性、专业性、综合性矛盾纠纷。131个基层调委会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不断推进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实现矛盾纠纷分级分层有序调解。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把脉问诊,免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纠纷、法治教育等服务。目前,华池县共选聘人民调解员1266人,真正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大调解工作格局。矛盾纠纷化解成效显著。华池县不断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坚定弘扬新时代“马锡五审判方式”,创新提出新时代人民调解机制“马锡五调解方式”,充分发挥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作用,推行“1+8+N”重大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和“3334”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力争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2024 年以来,共受理矛盾纠纷1922起,调处化解率达96%。


“三调”对接实战化运行。“马锡五审判方式”是开展调查研究,通过深入群众进行全面的调查而弄清案情事实,充分听取并尊重群众意见后,以调解为主的方式来实现法意与民意的完美融合。华池县建立诉调、警调、访调对接工作机制。在诉调上,将适宜诉前调解的矛盾纠纷导入综治中心,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止于诉外、化解在诉前,2024年1至5月共受理诉前调解案件664件,成功调解476件,正在调解38件,通过诉讼150件;在警调上,按照“533”工作机制,警调对接339件,成功调解289件,正在处理中50件;在访调上,华池县综治中心与华池县信访局一体化办公,访调对接22件,成功调处22件。全力化解社会矛盾和风险隐患,不断夯实主动创稳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同时,坚持聚焦“刘巧儿婚姻上诉案”的延伸和运用,打造“巧儿说法”品牌矩阵,以“传承理念+创新行动”的工作方法,推动红色法治文化向基层延伸、向社会推广。从普法宣传、矛盾化解和服务提升方面入手,通过在各乡镇和各部门设置“巧儿说法”讲堂,在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设立“巧儿调解室”,在法院、民政局设置“巧儿婚姻讲堂”,坚持“事理、法理、情理”并重,使“巧儿精神”在法治宣传教育、婚姻纠纷化解中得到生动实践;主动拓展“巧儿说法”普法品牌,以南梁红色法治文化精神为根基,开办“说法评理”、“法治进行时”等本土法治栏目;将“南梁说唱”传统艺术与 “两微一端”、抖音、快手等新媒体相结合,编排南梁说唱《疫情防控靠大家》、《红色廉政万年长》和快板“说说民法典”等普法节目,有效普及了法律知识,潜移默化地引导群众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氛围。


(三)坚持依法行政 创新执法为民新模式


在交通警察道路执勤现场,华池县公安局交通警察大队柔远中队副中队长周权说:“我们严格按照交通警察道路执勤工作规范开展工作,第一步交通警察先将嫌疑车辆指示靠边停车,第二步对机动车驾驶员敬礼,第三步要求机动车驾驶员出示相关证件,第四步查验机动车相关证件,第五步如果机动车驾驶员存在违法行为,告知其违法行为并告知其有陈述申辩的权利,第六步向机动车驾驶员出示简易处罚决定书。”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华池县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坚持将“依法行政”贯穿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创新推行“4321”行政执法工作模式,探索建立行政处罚“三张清单”,明确说服教育、行政指导等柔性执法方式,创新制作配套法律文书参考范本,扎实开展案卷评查,为柔性执法的推动落实提供了支撑。同时,坚持把完善决策机制作为决策的基础,研究出台了《华池县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对凡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坚决做到“五个绝不”,并坚持立项审查、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六个环节”,不断提升政府决策的质效。2022年,华池县被甘肃省委依法治省办命名为第二批甘肃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


三、南梁红色法治文化的传承推广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内容。2020年11月16日至17日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明,“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强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并提出明确要求。南梁红色法治文化,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革命年代先锋文化、先进文化的代表,蕴含着党在革命时期法治建设的丰富成果和历史经验,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在西北地区开展革命斗争并成功执政的光辉历史,见证了根据地建设新型民主主义国家的伟大实践,集中体现了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站稳群众立场的阶级底色,而这也教育和启示我们:法律是治国重器,人民是力量源泉,只有坚持追求真理、良法善治,使法律真正成为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有力武器,党就会拥有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和执政根基。


下一步,华池县将继续坚持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把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法治建设和政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职责定位,主动担当作为,着力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着力保障社会大局稳定,着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支撑和服务。同时,将继续坚持传承和弘扬南梁红色法治文化,把根植于华池的南梁红色法治文化转化为法治建设以及政法工作的生动实践,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使南梁红色法治文化生生不息、发扬光大。

【来 源】华池县委政法委

【编 审】吴小娟  张治贤

庆阳政法
中共庆阳市委政法委员会外宣公众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