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酣畅,山水画境——下关往事书画展预告

旅行   2024-09-25 11:19   江苏  




中国山水画家在创作之中,始终追寻中国画的意境、气韵之美,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对事物发展的审美感悟和理解。创作出独具个性美感的中国画作品,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享受。登阅江楼,赏下关名胜书画展,推动名楼文化发展,为丰富全国人民群众假期生活提供了一道文化盛宴。



明 沈周 《落花诗意图》





苏轼曾在《东坡志林》中说,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对王维的诗艺意境作了很好的总结。

其中的“画中有诗”,

可谓是意境在艺术中的最好呈现!



中国山水文化积淀丰厚,岩壑林泉之间凝聚着历史烟云、沧桑印迹。自隋代开始,山水画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画科。它既是自然山川的描摹,也重笔墨技法的精妙,更与家园、品德、情操、修养等紧密相连,浸透了中国大地上的天地体验、生命感悟、自然情怀、哲理追索,成为古代绘画艺术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表现形式。

禅僧画家 牧溪《莲鸟图》

农耕文明时代,天地山水与人类物质生活密切相关。在历代不绝的山水图像中,可见形形色色的各类人群,于其间居游行旅,渔樵耕读,经营商贸,齐家治国。

乡村大地上的胼手胝足、深耕细作,浸透了人的劳作与情感,是艺术表现的重要题材。五代、北宋时期,荆浩、关仝、李成、范宽、董源、巨然创作的《关山行旅图》《晴峦萧寺图》《溪山行旅图》等厚重峻拔、气势雄伟的山水画,多以主山堂堂的高远图式、全景构图,画突如涌出的巍巍高山、万仞巨峰、蜿蜒河流。

南宋 夏圭《松溪泛月图》




中国文化有着向山水寻求慰藉、抒发情感的传统。此山水,是自然的山水,更是饱含深情的人文山水。高山大水万年屹立的永恒不朽、千载不息的奔涌流淌,予人心灵洗礼,涵育品性修养。人们于此间仰观俯察,游目骋怀,体验宇宙万物的神秘、自由、丰茂和生机,涵养虚怀若谷、大度包容的高远格局,挥洒探索山水内美的才情意趣。

南朝宋宗炳撰《画山水序》,提出“含道暎物”“澄怀味象”“畅神”“卧游”等观点,阐述了文人学子于峰峦重叠、云林森眇处优游盘桓,循影索理,与自然山川应目会心的生活理想,影响深远。“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文人有挥之不去的山水情怀。在中国美术史上,宋元以来的文人画家和文人画,更是山水画的主流和成就所在。文人画家们常常于山水实体之中,通过各类感官体验,观察山川运行,体味自然意趣,寄寓无穷的人文情思。




   北宋 郭熙《早春图》


历代山水图像中的峰谷、溪泉、烟岚、夕阳、山月、嘉树、花影、禽声,简册、法帖、画卷、琴棋,吟诗、品茗、焚香、雅集,种种自然和人文的意象,表现的是阅尽人世繁华后向着自然山水的返璞归真,是摆脱俗务禁锢后身心俱获释放的自由无羁,构筑起生动丰饶的精神生活之境。



下关往事书画展


有鉴于此,下关往事书画展并非一般意义上的书画作品的艺术成就展示,更非传统视野中文人心境和笔墨意趣的小众玩味,而是以阅江楼名楼文化为基础,聚焦中国艺术特质的文明探索:对每幅作品画意文心的阐释;是登临阅江楼饱览自然山水的浩然气韵,也是六朝更迭过尽千帆骤然清晰的物我两忘。

多位名家大师展陈书画,激发文化创意的生命力,感受庄诚、和合、清逸等意蕴深长的书画魅力,美好的文化特质与艺术特色,等着你来挖掘、欣赏、感受……


时间:2024.10.1-2024.12.31

地点:阅江楼主楼三楼








南京阅江楼风景区
阅江楼风景区位于南京城西北,濒临长江,景区内有阅江楼、静海寺天妃宫及古城墙、卢龙湖等30余处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是一个融山水城林于一体的全国知名旅游休闲胜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