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季节变换、温差加大
专家提醒
出现“心乱跳”“怦然心动”现象
很可能发生了房颤
严重危害生命健康
什么是房颤?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随着社会老龄化加深,房颤患者数量急剧增加,75岁以上人群发生率可达10%。
“无论是世界还是全国范围,房颤都被公认为21世纪的心血管流行病,是亟待重视和解决的一大难题。”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委、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心脏中心主任张孝忠教授介绍,房颤时心跳可达100-160次/分,频率往往快且不规则,此时心房会失去有效的收缩功能。
房颤危害有多大?
“有部分房颤患者因为没有明显的症状,就觉得没必要就诊或干预。殊不知房颤一旦发生,会严重危害健康,很多后果来得猝不及防,发生后患者和家属才悔恨万分。”张孝忠提到这样一组研究数据:房颤会使脑卒中的风险增加5倍,心力衰风险增加3倍,心肌梗死风险增加2倍,痴呆风险增加2倍,死亡风险增加近1倍。
为何会发生房颤?
多项数据表明,高血压、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吸烟与被动吸烟、饮酒、肥胖、不良情绪等,是引起房颤的重要原因,且关系非常密切。“比如,高血压与房颤堪比一对孪生兄弟;肥胖与房颤发生呈线性相关,体重指数即BMI每增加1,房颤发生风险增加4-8%。”
房颤需要及早干预治疗
房颤的诊断通常需要做心电图检查。其中对于阵发性房颤,还需要在发病时描记心电图,或进行24小时以上动态心电图等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张孝忠介绍,如今借助科技手段,患者在家就能完成动态心电图,通过无线远程平台实时向医端回传数据,实现即时监测并提示房颤发生,增加了诊断的便捷度和准确性。
“无论是否有症状,确诊房颤就应及早干预和治疗。社区定期随访和药物指导治疗,有助于改善房颤预后。”张孝忠说。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苏州健康”。免责声明:转载此文仅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