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佛教造像,不论是石窟艺术,还是一般寺庙里的佛,菩 萨,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中国佛教的演化而发展、变化,尽管同样是表现佛、菩萨等宗教形象,但人文内容却并不相同。不但题材、主题不 同,而且面貌、风度也有所差异。
十六国后赵石虎建武四年(公元338年)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既是宗教的宣传品,也是帝王权贵的意念所在。虽然这些造像的宗教气氛非常浓郁,但其造型的基础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现实的人,写实的因素毕竟处于主导地位。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流行的北魏和整个南北朝时期,是个战乱频繁,现实中充满了悲苦和灾难的时期,生活在这个悲惨的世界中的广大人民,一时找不到出路,死后即可进入天堂的佛教,对于处在水深火热悲惨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青州龙兴寺出土北齐石雕观音像(局部)
美国史密森尼博物馆藏北周精美石雕:交脚弥勒菩萨石碑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
由此可见,随着佛教的传播, 特别是在其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之后。统治阶级更集注佛教造像,把他们醒目中的理想人格表现出来了。佛教造像,在中国很快被民族化了。
龙门石窟唐代卢舍那大佛(局部)
敦煌 第45窟 盛唐 胁侍菩萨(局部)
唐代汉白玉天王像
唐代青铜雕塑 观音菩萨立像
唐 干漆夹纻观世音菩萨头像
山东灵岩寺宋代彩塑罗汉像
大同华严寺辽代彩塑露齿菩萨像
大同善化寺金代彩塑
宋代
到了宋代,由于中国封建社会开始走向它的后期,在社会上,中上层任务广泛追求豪华、欢乐、奢侈和享受,对世俗生活的兴趣日益浓厚。受宗教艺术日益世俗化的影响,以致最后完全被世俗艺术所取代。这时的佛像,已经完全人间化和世俗化了。它比唐代具有实数化倾向的佛像更写实,更逼真,更具有人情味。
元代铜镀金罗汉坐像
元代
元代的佛教造像有其特定的仪轨,这个时期的佛教造像虽然同其他时代造像有共同点,但也明显的显现着不同之处。从外表形象到,内在的精神状态,从面型、体型、姿态、服饰,执物、到背光、莲座乃至龛形无一处不显露着不同的样式与特点,从而显示着自己所独有的风格。
明代洪武年间鎏金铜弥勒佛立像
双林寺彩塑韦驮像
明代
到了明代,中国佛教造像就越来越世俗化了,不仅注意到佛像造型的生动,而且注意个性的刻画,成功的表现了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年龄、不同的身世、不同性格的人物心活动。
清早期壽山石羅漢
作为佛教造像艺术品,他凝聚着他所处的哪个历史时期所特定的内涵,其内涵包括当时人们的审美观点,艺术水平,经济发展等状况,以及人们文化教育素质的高度。只有在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才会产生那时代所特有的艺术品。至于从宗教艺术中所体现出来的高度艺术技巧,那就更是一种宝贵的艺术财富,是人类艺术时间的宝贵积累。佛教造像艺术和其他艺术样式一样,是生活的再现,是精神交流的手段,是教育的工具。可无论如何,他是雕塑艺术,而不是绘画,连环画,宣传画,更不是戏剧小说。他有特殊的词汇和语言结构,特殊的艺术表现力。所以,我们要从他的特殊的艺术魅力中体会他的美。
分享自:半寸间
相关好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