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把话题扯远点。我转述蟀界前辈的一段小故事:话说五六十年前的上海,每年入秋,虫事纷争。某大字号出了条顶天立地的大凶,前5路均轻取,寒露过后,虫略显老态。当时的大老板聘请的虫师(北方叫把势)尚不能断定是否可再出一笼,于是诚邀那时的泰斗级人物再复一眼。
由于再次出场,其厘码很有可能便对上对手字号里的明星。那时的几个大的字号,输银子事小,输了面子老板、小开们脸上须过不去!
接下来前辈的前辈描述泰斗复虫的具体细节请朋友们注意。
“他揭开罐,看了两三分钟,看了看肚子,看了看脸。说‘今再抢一笼,没问题,三日内蛐蛐就不行了’”
结果是,最后一场果遇对方明星,大打后大将军于次日便归天了。
言者无心,听者留意。这段“传奇”故事,一方面说明前辈高人相虫目光的犀利,另一方面表明“通过观察和平时实践经验的积累,蛐蛐的生理走向是可以推断出来的。”
首先,我们来分析、回放下那位泰斗观察蛐蛐的整个过程:
一 “在罐子里看了两三分钟”
寒露前后,他看的是什么?
一些有经验的玩家应该知道,每年的节气更迭(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小雪),总有一批蛐蛐自然淘汰。此谓之“虫关”。此关头,那位大师在罐子里所看的是蛐蛐的正面(俯视)。我想,虫的毛、光自不必说,几乎所有有规模字号里的大把势在此方面均已了然于胸,不然那份钱拿得烫手。正面俯视,蟋蟀的暗老,除了光、毛以外,尚有步态预示。如明显看到蛐蛐走路晃了,那绝对是封虫之时,我想这也不难。
这步态里有两个种,请注意!
1 双须摆动的频率。
2 高虫自由转身的速度。
(1)我不作解释了,(2)我多说几句。一条当龄的高级斗虫,开罐后,其在正常往前探视的情况下,几乎都有回身探视的习性。这关键就在于--虫的每一步都踏在实处,看似快捷,但每一步都有章法,细看每一步都不乱。一旦原本一条高级蛐蛐,在自由转身时露出了腰档(项翅连接部位见底),那么就是它封将之时。
二 分析了蟋蟀的步态后,让我们再来探讨这位高人将蛐蛐提在手上“看了看肚子,看了看脸”,他究竟看哪里?
刚刚我二徒弟说了:“看肚子,看铃门”。如果就这么简单,我做不了你师傅了,我想这里90%以上的人都知道。还有那位提问的网友,即便请我喝茶,那心里也会暗自笑曰:“技止此耳”
肚子、铃门咱就不说了,单说看脸。
虫脸的结构是--眼睛、眉毛、星门、鼻子、嘴唇、嘴。
蛐蛐开光的次序依次是--星门、鼻子、眉毛、头光。
以上顺序,请朋友们不用探讨。
那么,中华斗蟀卸色的首先部位便是--星门。随后鼻子、眉毛。
当看到头光起雾而星门、鼻光依旧,那么虫得病(感冒、拉肚子、纵欲、十二指肠溃疡啦等等,不一一枚举)
在正常情况下,蟋蟀的正规衰老,就是星门先暗。
我们大多数网友,在饲养蛐蛐的过程中,不太注意将蛐蛐提到网中看看蛐蛐的脸部变化。即便看脸的,也是在前期,看看是否黑脸等。
我想说,在南方,二十年前,一般老玩家每星期有给蛐蛐洗澡的习惯。洗澡的同时,很多人便仔细观察了蟋蟀的脸部。而今,北路虫不太讲究这套,随着岁月的变迁,前辈们陆续离开,注意观察蟋蟀脸部的爱好者少之又少了。
这位提问的网友,我用三个字解答你的“暗老”问题:“看星门”,你觉得满意吗?
小结:哎,絮絮叨叨一大堆,上述一段话里,无非说的就是“步态、星门”
这说蛐蛐和看美女好有一比。看前面走着一短裙、高根凉鞋、窈窕的女孩。此时,正常的男性不由想象她脸长的怎样?再看看毛发密度,推想。。。反正本人不太爱“杂草从生”型的。又到正面看看其嘴唇的厚度和口型,分析推测。。。
会品美女的,总在电闪一眼间。咱收蛐蛐时,不也是在开罐子一眼间定去留嘛。有高度近视忘带眼镜,又想看仔细者,凑上前去细看,漏了痕迹。。。那么必遭白眼!好比看了条喜欢的蛐蛐,在老乡前拿出放大镜,露出了跳跃的眼神。。。必是遭遇提价。
看美腿,看见细腻的皮肤,想象小樱桃;看小腰,看翘臀想象“工作”时的柔韧性,这都和看蛐蛐息息相关,就向看翘尾知道其虫开口朝天;看真白肋晓得其虫背空一样。这叫“合理推想”。
谈虫呢,不能谈的太透彻。太白化,便失去了想象的空间,尤其不利于举一反三地深思。因此,尤抱琵琶半遮面也是中华美学的一部分。
第二部分,蟋蟀的“底板”。
这是个繁复的话题。一般的爱好者看了对此往往不知所云,而有一定基础的朋友对此又是各执一词,众说纷纭。故,此非讨巧的话题。我愿抛砖引玉,先捅“马蜂窝”。
名词解释 底板
底板:指的是蟋蟀的本身体质。通过观察虫的某些特定部位和饲养中所表现出的习性,去推断其体质的优劣。
我想通过色光、毛、型来展开对蟋蟀底板的探讨。
由于其篇幅较大,写累了我要休息,因此分段停顿时请同好勿怪。
谈到蟋蟀的光,不由的又带到了蛐蛐的色。此处,我们单谈翅色,而暂不涉及其他部位。
一条上品斗蟀,其自然(野外)蜕变24小时以上,衣翅便有较浓郁的底色。早秋收虫不看虫色,只收笼型一说,既有现实的可行性;又有因人而宜的局限性。我曾试过让一个对蟋蟀笼型小有基础的朋友,在早秋里看虫色拿虫。结果是,连着三天,一条虫也收不到了。
问其原因,他回答:“我找不到一条书上、网上、照片上那中颜色深厚,底色油浓的蛐蛐!”
凡有和上述朋友类似感觉的朋友,我恭喜您。原因是,您过了饲玩蛐蛐过程中的一大关“干、湿”关。能看懂底色厚薄的朋友,已经慢慢学会分辨了干和湿。因为潮嫩的蟋蟀,绝大部分不可能有很厚的底色。
其次,(请照顾初级爱好者,我顺带几句)早秋收蛐蛐的时候,虫色尚未定型。99%的蛐蛐不可能有它立盆(立盆就是打到封将,以前所说的封将,通常要在正规的场子里走八路。故有八路封将一说)时的皮壳和虫色。
所以,早秋收型此说没错。但对于搞搞大的朋友们来说,早秋拿虫,便看虫色了,此处不一一展开。
早秋,有蛐蛐底色不匀者,可视为底板不老。现实的饲养过程中,几乎很少有将一条底色不匀的蛐蛐调理成“一张皮”的。
光。整齐划一的底色上,有层罩光。即便的拿到了较理想底色的蛐蛐,其罩光发散,养到后期,走下坡路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那么--按照宁可错杀一百,绝不放跑一个的原则,罩光不匀者,弃。
如实在型大,不舍得放弃的,虫降三级用。
看底板好坏的第二步:毛
谱云“项上无毛不是虫”。这是先辈比较客气的说法。如按照当代选虫的理念:紫、青两门须多毛,黄虫尚要看斗期。
如果说底板是“黄金”,那么毛便是“庄主”;如果说底板是“场主”,那么毛便是“监板”;如果说底板是“布什”,那么毛便是“赖斯”。如果说底板是“胡哥”,那么毛便是“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千千万万奋斗在斗虫战线上的,不断追求和谐生活的蛐蛐爱好者!”
由此可见,毛的重要性。
毛有真毛和假雾之分。真毛者,除头毛外,其余部位皆毛绒绒;假雾者,脑盖色混,似有油罩,其余部位或油光,或潮嫩,整体无干光。
早秋里,蟋蟀毛的重要性在于--有80%的起声砂或身砂的蛐蛐,都是从一身毛里过来的。
回帖里有朋友问,说是项上没毛的蛐蛐,斗的也很好。
有这个现象。请诸位留意一下今年我在西安斗的几条黄翅子的照片,其项皮普遍少毛或无毛。他们斗的都不错。
这岂不自相矛盾?不矛盾,请君听我细言。
以江南地区为例。每年的寒露前,有皮厚肉坚之虫,只要长相规矩,往往甚是会斗。其中尤以黄、紫居多。这也符合“早收之虫晚出斗,晚收之虫早出斗”一说。早收的蛐蛐往往多毛(刻意拿伏蜕的蛐蛐斗早路除外),晚收的蛐蛐稍起油者,尚可一用。
这起油起到什么份上为度,有个实际尺寸的把握没?回答是:有。这里卖个关子,给自己留点本钱。
放宽要求的话,即便无毛,不能滑项。
从出将率的角度来说,我建议尺度把握不准的爱好者,还是收感觉上毛茸茸的蛐蛐为好。刻意收油皮坚虫不是普通爱好者所能把握的。
第三 型
每年场中出将者,就那几个型;每年立盆者,不外呼那几路色。
说玩蛐蛐难不?我看一点都不难。只要点师者肯点透,学者悟性高,此道没什么玄虚。一条成将的了虫,将蛐蛐照片放在这里,我想超过半数以上的朋友们都能看懂。
那么,有此眼光就能说懂虫了?我不这么认为。
此道所难之处在于--早秋在收虫的时候,便去推想、判断其虫经饲养一到两个月后是什么样子。
虫型和底板好坏的关联处在哪儿呢?
其在于--大多数虫型到位的蛐蛐,其虫底都不错。先天不足的虫,长不到那个型。
蟋蟀在自然界生存,它是个适者而昌的过程,从小便是这样。越是个头大,越是种系纯正,体态健硕,越是能够抢占有利位置。这是个正比。
至于什么型留,什么型弃,那是基本功的问题。
以上,我们由色光(虫色的厚度)、毛(皮壳的厚薄)、虫形三部分,对蛐蛐的虫底(体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初步了解了底板,我们在早秋收虫的时候,便能判断其虫日后因自身体质问题而遭淘汰的比例;以及今后在打斗过程中蛐蛐发口的力度和抗击打能力。
说白了,虫底把握好,整棚虫出将率高;把握不好的,全凭运气。运气好,碰对了地方,赶上了大出的时间(一般也就4、5天),可能拿批象样的回来。运气不好,待上两三个礼拜,也不知收的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