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老人患有重度阿尔茨海默病且卧床不起,我到定点药店给老人购药时,发现首次购药需要靠人脸识别激活医保卡‘双通道’功能,但老人既到不了现场,也无法配合做出相应的面部识别动作,让我们很无奈。”1月19日,银川市民王女士表示,希望有更多便民途径来完成医保卡激活验证。
当前,人脸识别验证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各方面,但因其在部分应用领域具有强制性和唯一性,成为失能失智和面部烧伤、脑瘫等特殊人群办事的“拦路虎”,这也成为群众新的急难愁盼问题。
如何开拓更多数字应用场景,化解特殊人群的障碍困境?自治区政协委员赵海虹建议,一是推广多模态身份验证,拓宽指纹识别、虹膜识别等其他身份验证方式。二是拓展政务服务认证渠道,公共服务再“跨前一步”,完善身份识别方式,体现服务温度。例如,针对医保“双通道”特殊人群人脸识别难的现象,职能部门可以委托社区或医保统筹机构、药店对特殊群体进行线下医保人工核验。在技术层面未取得突破的情况下,给特殊人群开通其他特殊识别验证方式。同时,建议将数字技术赋能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自治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办法,帮助有困难的用户更好地使用数字设备和服务,推进相关网站和App无障碍改造,不断扩大无障碍改造覆盖范围。(记者 李锦 张涛)
编辑发布:宁夏残联宣传文化工作部
残疾人之声⤵
“点赞”、“在看”、“分享”
三连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