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如何获取地震预警信息?
听力残疾人一般可通过关注电视字幕警示、彩色警示灯、特殊报警器(如声光报警器、震动装置等)等,及时获取政府发布的地震灾害信息。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可采用政府部门通知监护人或者社区工作人员以及社会服务机构员工的方式,帮助他们及时获取政府发布的地震灾害信息。
残疾人如何进行受灾信息的传递?
一般可直接呼救、吹口哨或借助敲击硬物发出声响;手机拨打 110、120、119 求救电话;言语残疾人可以通过按响警铃,听力残疾人可以通过彩色警示灯、特殊报警器(如震动装置)、平安钟等传递受灾信息(见下图,从左到右分别为警铃、彩色警示灯、特殊报警器、平安钟)。
受身心状况限制,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应急能力不足,无法有效采取应急措施,也无法顺利表达求助需求。他们面对地震时主要依靠其家属等照顾者帮助,受灾信息的传递更多依赖于监护人或者社区工作人员,所以其监护人员更应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掌握地震灾害的防护和应急处理的知识与技巧,强化风险危机意识和防灾应急能力。
地震时残疾人
如何避震?
地震来袭的瞬间,首要的是保持冷静,在此基础上的以下行动(伏地—遮挡—抓牢)可以有效降低受伤概率:
①伏地:为防止跌倒,请双手和双膝伏地,必要时仍可移动(如果无法伏地,应当抱住身体,护住自己的头部和颈部。如果坐在轮椅上,应当刹车并护住自己的头部)。
②遮挡:用双手和双臂护住头部和颈部,如有可能,应当躲在稳固的墙壁附近、餐桌或书桌下面。
③抓牢:牢牢抓住遮蔽物,直到地震停止。
在躺椅上或床上:俯卧,用手臂或枕头盖住头部和颈部,直到摇晃停止。
使用拐杖:俯卧、掩护并坚持住,或坐在椅子或床上,用双手捂住头部和颈部,将手杖放在附近。
使用轮椅或助行器:锁定轮椅的轮子,小心地尽可能降低身体姿态。
地震发生后残疾人要如何做好救援和防护?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被埋压人员得到迅速、及时的抢救,对于减少震灾死亡意义重大。根据有关资料,地震后半小时内救出的被埋压人员生存率可达95%,24小时内救活率为81%,48小时内救活率为53%。由此可见,地震后及时组织自救、互救是非常重要的。对埋压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1.必要时要立即疏散
地震主震持续的时间很短,但余震很快接踵而至,可能非常强烈并造成更大的灾难。因此,在主震后,应带上基本用品镇定地走出建筑物,去预先确定的开放安全的空间。如果因肢体残疾或其他原因不可移动,可以以预定的方式联系支持网络成员,以便立即获得帮助。在这一过程中,应该注意:避免使用电梯;不要触摸街上掉落的电线;只听取有关机构的通知,不要相信谣言;远离电线杆和围墙,向开阔区域躲避;务必步行避难,勿使用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只带必要的应急物品;如果有残疾人证,需要特殊救助服务,请立即出示;如果被困或受重伤,请使用口哨或其他方式向其他人或救援队寻求帮助。
2.自救:不幸被困时
强震过后,若不幸被困,首先要稳定生存空间、保存体力、克服恐惧。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筑物压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体没有重大创伤,都应该坚定获救的信心,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要保持呼吸畅通;保持存身空间;保持体力;维持生命;发出求救信号。言语残疾人可以采用吹哨子,猛击面盆、饭盒、茶缸以及身边可发出声响的坚硬物品等式,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可以用手电筒、镜子反射光等方法,向外界发出求救信号。每分钟闪6次,然后停顿1分钟,不断重复。
针对不同残疾人的建议:
视力残疾人可采取阶段性呼叫等方式传递信息,以及时获得救援;如闻到浓烟或刺鼻气味,应当趴在地上,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吸入有害气体。一时找不到湿毛巾的,可用浸湿的衣物代替。切记要节省力气,不要盲目呼救,注意外边动静,伺机呼救;也可用敲击的方式传递求援信息。尽量寻找水和食物,创造生存条件,耐心等候救援。
听力残疾人可以敲击建筑物体求救,有条件的也可使用短信报警号码12110,发送求救信号。言语残疾人可采用提前准备的字幕警示、彩色警示灯等特殊报警器以及使用警报哨子等方式向外界求救,以及时获得救援
3.互救:救助伤者
地震后,人大多被压埋在狭小的空间里,有的甚至丝毫无法动弹,很难获得食物和饮用水;再加上受伤失血、生病、寒冷和黑暗等多种因素,被压者的心理和生理承受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幅下降。历次地震的震害资料显示,震后第一天为最佳救援时间,被救出的人员存活率高达90%,第二天、第三天存活率为70%—80%,以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存活率呈递减趋势,所以救援界一致认为震后72小时为救援最佳时间。
地震发生后,外界救灾队伍不可能立即赶到现场,在这种情况下,灾区群众积极投入互救是减轻人员伤亡最及时、最有效的办法。
在互救中,可以先救“生”,后救“人”。比如,唐山大地震中,有一位农村妇女,为了使更多的人获救,采取了这样的做法:每救一个人,只将其头部露出,使之可以呼吸,然后马上去救别人,最后她一人在很短时间内救出了好几十人。同时,要先救近处的人,不论是家人、邻居还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近处有人被埋压就要先救他们;相反,舍近求远往往会错过救人良机,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针对有心脏、肾脏等特殊疾病的残疾人,震后应采取的应急措施如下:①拨打救援电话、启动特殊求助方式。如果突然发病,在自身身心条件及外界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等待救援。②平卧休息,及时服药。在等待救援时,应寻找平坦地域即刻静卧休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活动,杜绝外来干扰。必要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品。
针对肢体残疾人,特别注意需要平卧,并尽量躺在硬板上;搬运时保证其头颅、颈部和躯体处于水平位置,以免造成脊髓损伤;可用衣被、绳索、门板、木棍等组合成简易担架搬运伤员。
针对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救出时要注意:①蒙上他们的双眼,避免强光刺激;②让他们平卧,且将其头部后仰、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腔里的分泌物,防止其呼吸道堵塞;③不可让其突然进食过多,在给他们喝水时,一定要先从少量开始,以免大量饮水造成急性胃扩张,导致严重后果;④避免他们的情绪过于激动,给予必要的心理抚慰。
残疾人的防灾安全卡要有哪些内容?
(1)信息卡:姓名、性别、年龄、残疾状况、联系电话、紧急联系人姓名、紧急联系人电话、家庭住址等。
(2)个人证件包:身份证、社保卡、残疾人证等。
(3)照料信息卡:饮食习惯、生活习惯(自理能力、居家生活习惯等)、病史(什么病、常去诊治医院、吃什么药、在哪能补充药品、药物过敏情况等)。
END
编辑发布:宁夏残联宣传文化工作部
残疾人之声⤵
“点赞”、“在看”、“分享”
三连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