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清醒剂。学好党史、国史,是我们继续砥砺前行的必修课。村史,更是党史、国史在基层的生动写照,它用身边的事、身边的人,讲述着离我们最近、看得最真切的故事,具有无可比拟的说服力。
随着城市化的浪潮滚滚向前,我们的村庄也在悄然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让居民们能望得见青山、看得见绿水、记得住那浓浓的乡愁,镜坝镇精心策划了《我们的村庄、我们的故事》系列发布。本期,我们将带您穿越时光,走进昔日镜坝开基地,今朝城市后花园,宜居宜业宜游老镜坝,感受那里的故事与风情。
村情简介
老镜坝村交通便利,距城区2.5公里,陈赞贤大道、511县道从村内贯穿而过;地理位置优越,毗邻赣州快速机场干道、天下家居第一镇——南康家居小镇,吸引了南康中学北校区、嘉福地产、珑玺湾等重大项目纷纷落户。辖区内总面积3.5 平方公里,土地面积3150亩,耕地面积1950亩,水面面积260亩,山林面积510亩。老镜坝村下辖18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农业人口1553户5366人,多数为汉族人口,分布了少数畲族人口。老镜坝村成立了党总支,下设两个党支部、六个党小组,共有中共党员104名。
近年来,老镜坝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在全村干群的共同努力下,荣获了诸多荣誉:江西省“绿色社区”、第五批全省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示范社区、赣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星级阵地、南康区“先进基层党组织”……
◆村貌航拍图
村名溯源
说起现在的镜坝镇,当然得提到老镜坝村,老镜坝村的历史源远流长,是镜坝的开基地。据载,镜坝名字缘于老镜坝圩,清朝乾隆年间,方氏从邻县的上犹县迁此开基,后钟、李、吴、江、廖、肖姓陆续迁入,遂成圩,名镜坝圩。
民国以前的章江支流蓉江水面宽阔,商船频繁,龙头岭下是其理想的停泊地。此地有一深潭叫“乌深井”,潭边红岩堆叠成山,风水先生称之为“龙头”,其龙身和龙尾分别位于现在的高坪上和上高坪。四周是低矮的农田,地平如镜的坝田或坝土,形成“镜坝”之名。
民国12年,因九井十八厅的建设需求,龙头圩(现镜坝圩)成为农副产品与食材的集散地,既方便建设者,也促进了百姓交易。随后,在八角车的镜坝圩逐渐冷清,而乌深井旁的龙头圩则日渐繁荣,菜市场迁至龙头圩(现镜坝圩)。为方便区别地点,龙头圩被称为镜坝圩,而原八角车集市则被称为老镜坝圩。老镜坝之名沿用至今,成为这个村庄的正式名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记忆,更承载了祖祖辈辈老镜坝人浓浓的乡愁。
◆老镜坝村现状图
产业发展
老镜坝村被朱坊河环绕着,地势平坦开阔,曾是甘蔗、花生和水稻的繁茂家园。如今,该村将地理优势、农业资源与旅游要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大力发展农旅产业,高标准建设了南康农耕文化的最美院子老屋柴院,以及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金潭生态农庄,还有东源园林、豪德葡萄园、南泥湾草莓基地等农业基地。如今,产业集群发展态势欣欣向荣,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前来村里游玩、体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
此外,老镜坝村的家具产业正蓬勃发展,目前全村共有48家家具企业,为全村的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动能。
下一步,老镜坝村将根据实际情况,找准定位,顺势而为,以南康一日游、半日游精品旅游路线为设计主线,致力于打造成镜坝镇农旅结合先进示范村。
◆老镜坝村百亩水稻基地
◆金潭生态农庄
◆老屋柴院
◆豪德葡萄园
◆南泥湾草莓基地
宗祠文化
在清朝乾隆年间,方氏家族从邻县的上犹县迁移至此,定居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他们凭借着勤劳和智慧,逐渐发展成为人口众多的大家族。为了凝聚族人的力量,传承家族的荣耀,方氏家族决定建造一座宗祠,以彰显家族的团结和尊严。
◆耙头屋宗祠现状图
经过精心规划和筹备,方屋耙头屋宗祠终于破土动工。这座宗祠规模宏大,雕梁画栋,气派非凡。宗祠横梁斗拱之上,雕刻艺术巧夺天工,内容丰富多彩,细致入微地展现了花鸟虫草的自然之美与动物神兽的神秘魅力。这些雕刻不仅构图精巧,层次分明,更在细节处理上展现出强烈的立体感,仿佛每一幅作品都跃然于木上,生动逼真,令人叹为观止。房屋构造独特,上下厅相连,左右厢房对称,共计24间房,每一间都充满了家族的气息和历史的厚重,是全区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之一。
◆宗祠内外雕刻图
为了建造这座宗祠,方氏家族不惜花费巨大的财力和人力。他们派遣工匠前往兴国县的山头,凿取建房所需的石窗子、石门槛、石门框、门头石和护墙的麻条石。这些石料经过水路运输,辗转千里,终于运抵家乡。据说,厨师切菜切坏了七块案板,家里人才看到了从兴国运回家的第一船石料。可想而知,整个工程所花费的时间和金钱是何等惊人。
宗祠的建造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各房顶栋墙之间,筑有一道齐人高的隔火墙,这道墙不仅具有防火的功能,更象征着家族间的团结和互助。它如同一道坚固的屏障,守护着家族的安宁和繁荣,故为耙头。经过八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公元1844年,即清朝道光二十四年,这座宗祠竣工。从此,它奠定了耙头屋的名字,成为了方氏家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象征,后被族人称为“耙头屋宗祠”。
◆“耙头”照片
人物故事
01
在方氏家族中,有一位饱读诗书的方世湘,他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命运似乎总与他开玩笑,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尽管屡遭挫折,但方世湘并未放弃对教育的热爱和追求。公元1924年春,他毅然决定在老镜坝八角车的宗祠里开办一所私塾学堂。这所学堂吸引了众多子弟前来求学,他们在这里接受知识的熏陶和启迪,为家族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方世湘的私塾学堂历时二十几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这些学子在学堂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知识和友谊。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成为了社会的栋梁之才,为家族和国家的繁荣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方世湘的私塾学堂也成为了方氏家族和这片土地上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
◆私塾学堂现址
02
在1930年那个严寒的冬季,老镜坝村农民协会主席方世信肩负着村民的期望,跋涉过田野与山丘,来到南康县潭口镇,参加由朱德军长亲自主持的农民运动协会会议。会议结束后,朱德军长为表彰大家的辛苦付出,特别奖励每位代表两斤猪肉。这份奖励不仅是对他们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努力的鼓舞。
方世信手捧这份沉甸甸的猪肉,心中充满感激与自豪。他知道,这份荣誉不仅属于他个人,更属于整个老镜坝村的农民。回到村里,他将这份奖励与大家分享,并传达了朱德军长对村民的关心与期望。这不仅是一份物质奖励,更是一份精神的鼓舞,激励着老镜坝村的村民们继续为更好的生活而奋斗。
03
在红军时期的艰苦岁月里,老镜坝村的四位村民在大山脑砍柴时,偶然发现了两名负伤的红军战士。他们毫不犹豫地用独轮车将伤员秘密运回家中,并请来了村里的郎中,不顾一切地救治着红军战士的生命。在国民党反动派的严密监视下,他们冒着被发现的危险,用智慧和勇气守护着红军战士的安全,这段感人的故事成为了村民们口中的美谈,代代相传,历久弥新。
04
在老镜坝钟屋井头组,有一个名叫钟远涵的少年。他14岁那年,正值解放战争前夕,他机智勇敢地帮助解放军的一个连长保存了一份重要情报。由于贡献突出,随后钟远涵跟随连长参加了革命队伍,成为了一名小战士。在部队转战到东北后,钟远涵因保存情报有功,被连长保送到东北育才中学速成班读书。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才华,高中毕业后考入了北京大学原子物理系。毕业后,他在北京市五棵松建筑研究所工作,升为五级工程师后,调入北京市标准计量局。达到六级工程师后,调入国家标准计量局。在事业有成后,他才将妻子和四个子女的户口迁入北京市,直到1994年光荣退休。
05
1950年冬天,抗美援朝战争进入关键阶段。老镜坝村的方宣杉、江学绩、谢明亮三人,毅然决然地随参战部队奔赴朝鲜战场,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前后都立下了赫赫战功。
◆听老党员钟远梅同志讲故事
06
1960年,国家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全国人民面临着饥荒的威胁。在这个青黄不接的六月份,老镜坝小河堤坝上自然野生了十九棵水桶般大的榕树。缺粮的乡亲们将榕树叶子洗净切碎,搅拌在稀粥中食用,这些榕树成为了乡亲们度过饥荒的救命树。据载,榕树叶子清香扑鼻、鲜嫩适口、风味独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A,能够促进胃道蠕动,进而起到预防便秘的发生。
◆曾经的榕树已长成参天大树
07
老镜坝耙头组村民方光荣,1960年8月出生于江西南康。他始终坚持半工半文,读写并举。2002年兼任中山市一家港资大型企业厂报编辑工作。2004年3月,辞工回家从事神圣的文学艺术创作。两年来,已有16篇小小说荣获省内外诸报刊、全国性文学艺术作品征文大奖赛的优秀奖。2005年加入了乡土作家协会、中华精短文学学会、世界华人作家协会,同年8月被聘为《作家文苑》报特约编辑,同年10月出版了《方光荣中篇小说集》。曾在《作家文苑》报、《新农民周刊》报、《荷花》杂志上发表小小说、诗歌、散文 12篇(首)。从2008年至2015年,他连续荣获了第四、五、六届“浩歌杯”全国乡土文学奖,成为文学界的佼佼者。
◆方光荣荣获的奖杯及出版的书籍
供 稿:老镜坝村、江来福(乡贤)、方光荣(文学作家)
一审一校:张金铭
二审二校:魏勰明、江勇
三审三校:彭俊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