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青云街东头与学院坡坡底和平升坡形成丁字交汇,那时这个交汇口还没有那条通往翠湖的大兴坡下段。青云街南面的临街房屋是一直连着延伸过去的。就在这个一街两坡的交汇口,有一座后门开在青云街,前门开在翠湖边上与卢汉公馆相邻的大宅院。这个宅院住着位列云南中医四大名家的姚贞白先生一家。姚贞白先生以善治内科和妇科闻名。
姚贞白先生其实叫姚志恒,贞白是他的字,还有一个号:固。姚先生1910年生于昆明,是姚氏医家第五代传人。1940-1948年任昆明市中医师公会负责人,滇、黔考试署中医师考评处处长。新中国成立后创办昆明市中医院并首任院长,首批云南中医学院兼职教授,市卫生局副局长,历届省、市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
姚贞白先生自幼习医,聪颖过人,苦读医经、子史典籍,尽得家学真谛,1926年毕业于云南省法政学校后,又游学大江南北,遍访名医,博采众家之长,颇有心得。1930年行医后,即与胞弟姚济创建了“姚济药号”。1937年在云瑞东路开设了姚济医药室。1939年又在马街苏家村创办“姚济药号分号”并创制了“神效丸”和“宝生丸”,颇有奇效,名声远播。
姚贞白先生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逐步总结形成了一整套“以阴阳气血为整体,以气机变化为辩证线索,因地、因人、因病治宜”为特点的姚氏医学流派,为姚氏医家之集大成者。
他早年善治时病,晚年更精于内、妇诸疾,常引后汉郭玉传中“医之为言意也”,强调指出“正确的治则源于正确的诊断,而正确的诊断必基于对机体证候客观的病理病机分析”。临证晰理精透、法有常变,医理处方时有创新。姚于妇科诸疾,首重肝脾冲任,认为“妇女以血为本,血生于中,统于脾,藏于肝,注之冲宫,任阴为养;血因气而动,肝有疏泄调达之功,脾有温煦散精之力,冲领渗灌之能,而任具当养之权”。故立法之际不骤补,不猛破,不偏于辛燥,不过用寒凉,从气血的整体观出发,结合肝脾冲任的特点,以“枢转气机,温宫养血,调益冲任”而见长。临症喜用逍遥散,谓其“深得庄子逍遥游旨趣,性味平和,调治气血,行中寓补,补中有清,以平淡清灵收功”。
姚贞白先生十分重视“天人相应”之理,通过对昆明地区气候变换的仔细观察,得出了“冬无苦寒、夏无苦热,温燥凉爽、四季如春”的认识。故遣方用药,多以轻、灵、疏、和为特点,每收四两拨千斤之效。
姚贞白先生毕生致力于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精湛的医技和良好的医德有口皆碑,曾亲自授徒40余人,创拟“姚氏资生丸”、“姚氏生精散”、“首乌延寿丹”等验方,并有《巽园医话》《姚贞白医案》等著作传世。4个子女中也有长女姚克敏、幼女姚克懿、幼子姚承祖承袭父志、成就了一番事业,成为姚家医术优秀的继承者和光大者。
抗日战争时期,多有西南联大师生循名上门求医问药。经其望闻问切、悉心诊治,都能很快痊愈。所以,姚贞白先生的宅子也是西南联大学人们喜欢走动的地方,既可疗病,又可在候诊时通过宅院的一房一院、一椽一檐、一花一树,透过袅袅药香,体味浓郁的昆明市民的民俗和情趣,还可向善谈的姚贞白先生讨教医道人生。姚贞白先生的子侄也多有在西南联大、云南大学和联大附小求学的,更拉近了这个本地中医宅院和外来文人的联系。留下了一些有趣的故事。
来源:《云南政协报》(2011年04月22日第05版)
作者:徐甘蒂
编辑:何健美
二审:张居正
终审:张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