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脾路上的三大拦路虎,一日不除,身体就会越补越堵!

健康   2024-10-15 04:00   河南  

《黄帝内经》中讲“五脏,皆秉居于脾胃,脾胃,五脏之本也。”各种食物都是通过脾胃的吸收运化,来营养五脏。可见脾胃的重要性。但是很多患者,明明是脾虚,为什么补脾却没有效果呢?
其实多是因为这三个拦路虎的拦截,才导致补脾没有效果。它们分别是痰湿、血瘀和肝郁。
首先说痰湿,中医讲,脾胃燥土,喜燥勿湿。意思就是脾脏最好保持干干爽爽的,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工作。脾主运化,脾胃虚弱,运化失常,体内的水湿就运化不出去,久而变成痰湿
就容易没胃口,肢体沉重,嘴巴黏腻,总感觉喉咙有痰,大便黏腻。这是因为体内脾虚痰湿重了。在调理上应该先清痰湿,再补脾胃。不清痰湿的话补脾的药根本吸收不了。可以参考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接着说血瘀,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虚,生化气血就会不足,气血不足容易产生瘀滞。就会感到头晕眼花,脸色发黄,手脚发麻的症状,舌下青筋颜色黑紫
如果淤血不除,直接去补脾,会加重体内的瘀堵,所以这时候应该先清体内瘀堵,再去补脾胃,可以参考桂枝茯苓汤加减,活血化瘀。
最后说肝郁,中医讲:肝木克犯脾土,肝气郁结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容易出现肚子胀,胸闷,没胃口等症状,这时候应该疏肝健脾,不能一味的只知道补脾,不然会越补越堵。可以参考疏肝健脾汤加减。
健脾养胃的食物“最优选”
说起健脾养胃的食物,可能很多人都会说小米,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喝点小米粥可以养脾胃,但很多人会走入误区,大量进食。
小米粥比较细软,几乎不用咀嚼,很容易消化,而脾胃用进废退,长期大量喝,可能会带来反效果。
芡实称得上是健脾“冠军”,与偏寒性的薏米相比,芡实性味甘平,药用价值也很高,适合脾胃虚弱的人食用,适量吃点,或能帮你健脾除湿,缓解脾虚、久泻的现象,脾胃会慢慢好转,变得更强壮。

芡实也被叫做“鸡米头”。除了芡实,还有一些食物也是健脾胃的好帮手,如山药、猴头菇、玉米、板栗、陈皮、芋头等,脾虚的人平时也可适量吃点,有好处。
五谷多是甘味食物,可以适当吃点,但是像蛋糕、面包等甜食,建议脾不好的人要少碰,以免吃多了加重痰湿,影响到脾胃功能。
除了食疗,中医上也有一些脾脏养生方法。
中医的脾脏养生对策
《寿世保元》说“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
养内:令体内气血自然畅通,气机升降无碍,脏腑顺着天性本能该干啥就干啥,无挂无碍,按部就班地依次展开生长壮老的生命程序而尽享天年。
养外:只顾感官享受、满足欲望,过分注重外表硬件。人的感官享受,各种欲望蛰居在内心,在令人得到许多舒适感受的同时,悄悄销蚀着我们的生命。

1、起居——腹部避寒保暖
上护脾胃,下护胞宫,中护肚脐。腹部避寒保暖是最基础的养脾。久坐伤肉致使肌肉松软无力,锻炼应以有氧和无氧运动相结合,减肥和塑形相结合。过度思虑而劳伤脾胃,最容易出现在作家、文秘、策划人员、科研人员身上。
2、滋补——注意理气
三餐按时、规律,早餐一定要吃,晚餐不要拖到八点之后。《黄帝内经》说“食饮者,热无灼灼”,不要常吃滚烫或者冰凉的食物,不能烫唇、冰牙。
食补的最好载体就是粥、汤水。食补,用炖蒸的方法也不错,最容易被脾胃接受,高高兴兴地把补品送到需要补益的地方。多盐多酸,会助湿生湿,不利于脾胃健运。
3、药物——少用苦寒之物
少用清热解毒凉血、抗生素之类药物,过用此类药物会导致脾胃大伤。
4、经络——健脾为主
健脾益气——足三里、神阙、中脘、脾俞。

消食导滞——内关、足三里、胃俞。

祛湿——中脘、神阙、阴陵泉、三阴交。

综上所述,脾虚,身废一半!健脾冠军芡实,可常吃点,上面提到的几种食物,也可换着吃,对脾胃有好处。
除了在饮食上加以调整,每晚睡前,大家还可以按揉按揉腹部,围绕着肚脐顺时针逆时针按揉,促进脾胃消化,促进代谢,或能帮你缓解腹胀,也能促进血液循环,保持腹部温暖。
当然,也要坚持运动,适当出出汗,逼出寒湿,对提升脾胃功能也有好处。


在线中之医
弘扬中医文化,维护全民健康。倡导科学养生,探讨疑难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