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肥胖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
近些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快速上升,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显示,6 岁以下儿童肥胖率为 3.6%,6~17 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 7.9%;而 1982 年,我国 7~17 岁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仅为 0.2%。城市儿童青少年肥胖率较高,农村儿童青少年肥胖率增长迅速。肥胖是多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不仅影响儿童青少年运动 能力、骨骼肌肉发育和认知发展,也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 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产生不良 影响。同时,儿童青少年肥胖可持续至成年期,增加多种慢 性病的发病风险,加重医疗及社会经济负担。
疾病特点与分型
(一)肥胖定义与判定。
肥胖是人体脂肪积聚过多达到危害健康程度的一种慢 性代谢性疾病,是因能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或机体代谢改变 而导致体重过度增长的一种状态。其中,原发性肥胖(或称 单纯性肥胖)是指排除继发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病变、 肿瘤、创伤、皮质醇增多症、遗传性疾病等原因,主要由于 不健康生活方式,如高能量摄入、身体活动不足等因素造成 的肥胖。儿童青少年肥胖依据《7 岁以下儿童生长标准》(WS/T 423)、《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WS/T 586) 判断,详见附录。6~17 岁儿童青少年中心型肥胖采用腰围 或腰围身高比进行判断。腰围以《7 岁~18 岁儿童青少年高 腰围筛查界值》(WS/T 611)作为中心型肥胖筛查依据;6~ 17 岁男生和 6~9 岁女生腰围身高比大于 0.48,10~17 岁女生腰围身高比大于 0.46 建议判定为中心型肥胖。中心型肥 胖主要是腹腔内和腹壁脂肪蓄积过多,与高血压、高脂血症、 糖尿病等疾病的关系更为密切。
食养原则和建议
根据营养科学理论、中医理论和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在专家组共同讨论、建立共识的基础上,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日常食养提出 6 条原则和建议。包括:1.小份多样, 保持合理膳食结构。2.辨证施食,因人因时因地制宜。3.良好饮食行为,促进长期健康。4.积极身体活动,保持身心健康。5.多方合作,创造社会支持环境。6.定期监测,科学指导体重管理.
肥胖儿童青少年的食物选择
一、食物选择
依据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平衡膳食原则,儿童 青少年食物选择应多样化,注意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和色彩 搭配;保证鱼、禽、蛋、瘦肉、奶及奶制品、大豆及其制品、 全谷物和蔬菜摄入的同时,优先选择能量较低、微量营养素 密度较高和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食物。要点如下:
(一)适量性:每日摄入的食物要适量,根据儿童青少 年生长发育及身体活动水平进行适当调整。不同年龄段正常 体重儿童青少年每天各类食物建议摄入量及中等强度身体 活动水平的能量需要量见表 .
(二)可及性:确保食材新鲜和容易获得。在同类食物 中,优先选择更新鲜、更经济的食物。
(三)适宜性:选择能量较低、微量营养素密度较高和 血糖生成指数较低的食物,少吃高油、高盐和高糖及能量密 度较高的食物.
2~5岁儿童超重与肥胖以身高别体重或年龄别BMI标准差 法进行判定.
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
(2024年版)问答
《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 年版)》制定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以满足人民健康需求为出发点,为预防和控制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发生发展,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康饮食 习惯,促进健康成长,发展传统食养服务等提供科学指导。
制定的意义在于:
1.充分发挥现代营养学和传统食养的中西医各方优势,将食药物质融入合理膳食中,辅助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
2.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和肥胖不同证型提出食养指导,提升膳食指导的个性化和可 操作性。三是依据现代营养学理论与相关证据和我国传统中 医的理念与调养方案,推动中西医结合,传承传统食养文化, 切实推进食养服务高质量发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