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呼吸读书会已经进入到第六期。从呼吸与塑身、健康、创伤、康复、情绪,到修道,每个主题历时八周。阅读一本书,探讨书中的知识,解答习练中的问题,提升对呼吸的科学认知,结合现代科学和传统修习,开创适合我们当下的身心成长之路。
读书会的练习部分,每节课闻风老师会带领一个在场正念冥想,每一节课2-3个遵循次第,紧扣主题的呼吸练习,为学员们提供了卓有成效的自我练习内容,也为正念教师、瑜伽爱好者、瑜伽教师、心理咨询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参考材料。
不知不觉已经快走过一年。
前五期我们读了《学会呼吸》,《呼吸革命》,《释放创伤,从呼吸开始》,《Restoring Prana》,《情绪瑜伽》。
第六期,「呼吸与修道」的主题,本来是计划选择李谨伯的《呼吸之间》作为阅读书籍,也是可以切入道家相关理念。但是回想起来,我们或许还需要再做一些基础功课,先从熟悉道在人身、道在自然的基本理念开始,了解和掌握相关身心科学的现代探索。比如亚历山大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费登奎斯方法(Feldkrais Method)等等,以及更为偏向哲学和心理学的简德林的聚焦技术(focusing),以此来探索身心关系,转化身心智慧,实现合一境界的追求。这一期的练习部分,我们将集中介绍和习练有关长寿的呼吸法。修道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和实证生命的本质,探索这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以超越这物质世界和有限时空的羁绊。
呼吸与修道,适合于所有人;长寿呼吸法,是品质生命的必须。
《神奇的自然呼吸》一书,是亚历山大技术中的呼吸处理方式。此台版书得到了数位资深的修行人的推荐,也说明此书的价值。以下是推荐文,转发于书籍内容(仅作介绍推广用,希望不至于侵权),先睹为快。
专文推荐 松静自然、法法皆安
李凤山
细阅理乍得.布兰能先生的《神奇的自然呼吸:37组觉察呼吸练习,改善姿势、消除酸痛、舒缓压力,找回身心灵的健康与喜悦》,对于呼吸的“自然、规律、姿势、动作、习惯”等,无不轻敲慢推、细腻融洽,其间正应了我们平时在调养修练的气机中语道“松静自然、法法皆安”。
凡任一形态和呼吸的法则,皆不离此。以理乍得先生之自然呼吸法,又更深层地燃起了,对于当年的理气之法——“调、养、修、炼”!在此抛砖引玉,以供同修分享!
调气:随顺往来、匀细深长。
养气:浑然放下、自然纳之。
修气:按理持心、静音正形。
炼气:冥心定息、归根复命。
同好见之是否异曲同工!法虽简易,
令身,形神合一,身体健康。
令心,知觉体一,协调平衡。
令灵,生息为一,至虚至明。
盼与同修同参,扬我中华文化,合和世际趋势,成就礼运大同。
敬谢厚爱。
(本文作者为梅门一气流行创办人)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
专文推荐 正确呼吸,让身心问题不药而愈
邱显峰
在当今的生活里,绝大部分的人们整天忙碌,不但身忙,心也忙,在过度操劳之下,加上饮食无节制,起居不调顺,姿势不正又情绪失衡,导致百病丛生。情急之下,便不断向外寻找治疗的药物和各种锻鍊的方法,试图借由外在来平衡内在违背自然法则所产生的种种问题。殊不知,如此的作为,反而让你离健康愈来愈远。
你是你自己的主人吗?孟子曾说过:“万物皆备于我矣。”佛教东传六祖慧能亦曾说过:“……何期自性本自俱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从孟子和六祖慧能的话语中,可以得知我们的本能是本自俱足,而且是能生万法,具有各种的妙智慧,以解决各种问题。但是人们却往往不知安顿自己的身心,听从自己内在的声音,反而舍近而求诸远,学习一堆又一堆的有为法。从事这些有为法的锻鍊,不但违背了自然的本性,也伤害了身心灵的成长。
在各种有为法的锻鍊里面,最常被用的便是所谓的呼吸技巧,也就是透过各种呼吸的技巧,来治疗身心不调所产生的疾病与问题。笔者从事呼吸法的教学已有数十年,也观察到与本书作者所观察到的结果一样,那就是人们的身心健康问题,有非常大的部分是与错误的呼吸有关。而且这些发生问题者却又很认真地寻找各种有为的呼吸法来理疗,愈是用有为的方式来理疗,其效果反而愈差,甚至导致更严重的问题。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第十章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这两章的主要概念,便是在说明,要着重合于自然本性“和”的功夫,如此才能让心性明白。凡是用有为的方式,反而会导致生命的不调。而且真正的呼吸锻鍊,应该要像婴儿一样地柔和自然。这些都在在说明,回归自然呼吸法的重要。
作者在本书中,除了告诉我们习以为常的种种谬误观念所导致的问题外,也特别教导我们赫赫有名的亚历山大技巧,借由这种回归自然无为的方式,我们的生命才能启动自我疗愈的修复过程。诚如作者在书中所述,或许书中所指出的我们常有的迷思,会让我们一时间感到错愕和冲击,但是,只要依着他的指引,回归自然的呼吸,并试着练习书中教导的简易方式,以及改正许多不自觉的错误习性,你会发现许多的身心问题都不药而愈,而且生命会展露前所未有的曙光,因为正确的呼吸法,引领你连上了宇宙无穷尽的生命,也打开了你本自具有的无量光,无量慧。
(本文作者为喜悦之路静坐协会前理事长)
专文推荐 呼吸的艺术
洪启嵩
呼吸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如何对待她,她就如实反映出来。
呼吸,是一位陪伴我们终生,与我们二十四小时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她和我们的关系是如此亲密,但是我们对她却如此缺乏关心与了解。就像作者在前言中所说:“许多人的想法或许认为:呼吸,不就是这么回事吗?把空气吸进身体里面,然后吐出去,如此而己。”然而,真的是如此吗?
我在世界各地讲学及主持禅修时,经常问听众一个问题:“你记得自己在婴儿时期是如何呼吸的?从几岁时开始,呼吸的方式改变了?”一般人对自己婴儿时期的身心状态不复记忆,却能从观察孩子的成长过程,明显看到呼吸的变化。许多父母都记得小婴儿睡着时,腹部规律起伏,呼吸绵密无声。但是也无法确切指出,孩子是什么时候改变了呼吸的状态,转变如同成人一般以胸腔起伏来呼吸。
孩子从腹式呼吸转成胸部呼吸,最主要的原因,正是身心的压力。
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当孩子遭到责骂,或是即将参加重要考试、比赛时,任何一种骤然增加身心压力的事,我们会发觉孩子的两肩开始紧缩、上耸,肩部、背部的肌肉变僵硬了,呼吸也开始变急促了,渐渐地从腹式呼吸转变为胸部呼吸。
孩子是如此,一般人也是如此。当我们回想起自己被老板臭骂一顿,或是被父母师长斥责时的情境,肩膀就开始不自觉地往上耸,背变得僵直了,呼吸变得短浅、粗重了。这就像一只猫遇到了危急时,自然耸背亮爪一样,是一种本能反应。如果长期处于压力的状态下,养成不良的呼吸习惯,各种身心疾病就接踵而至了。
呼吸是生命力的征象,当我们呼吸不畅时,我们的生命活力自然减退了。长期的呼吸不顺,可能会形成心理或生理的障碍,甚至会产生疾病。
良好顺畅的呼吸,则使我们更有活力、更健康、更快乐。如果能够善得深细的呼吸,更能让我们得到养生奥诀,使我们的人生受益无穷。呼吸链接着我们的心灵与身体,透过良好而健康的呼吸,不只能使我们的心灵与情绪更加地舒畅、开怀而安静,同时更能让我们身体的细胞、气血、器官、筋骨、肌肉获得更大的健康能量。
呼吸法门妙用无穷,在紧要关头,甚至是救命的法宝。数十年前,我曾指导一位艺术家数息法。当时,她到兰屿附近学习潜水,那是她第一次下海潜水,到达潜水之处时,因为她的装备出了一些问题,大意的教练让她独自游回到岸边。
当她往回游了一段路程时,潜水装备竟完全故障了,她被水呛得无法呼吸,惊慌地挣扎,不断地挥手求救,这时远处正好有一群外国人驾着游艇经过,竟以为是热情的台湾朋友向他们挥手,于是这群外国朋友也向她挥手致意,并没有发现她出事了。
她几乎已经绝望,体力也耗尽了。正在千钧一发之际,她脑中闪过一道灵光,她忽然想起不久前学习禅坐,在禅坐课程中我所教授“放松禅法”和“数息法”。于是,她放下紧张的心念,不再挣扎,让身体放松地仰躺,自然飘浮着,然后她开始一心一意,从一到十,一出一入地数着自己的呼吸。当她开始使用数息法之后,她的呼吸开始和缓下来,变得顺畅而细长,减少了身体能量的耗损。于是她就这样身着潜水装,漂浮在水上,靠着数息法放松,安心地呼吸。一段时间过去了,远处的游客发现情况有异,紧急通知救援人员,这才把她救上岸。她就这样靠着数息法而救回了一命。
呼吸对人类有极重大的影响,良好的呼吸方法使人身体健康、寿命延长。
呼吸虽然是自动机能,但是基本上还是受到心灵的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心息相依”(心和呼吸是相互依靠存在)。一般而言,我们有六种根本的感觉机能,即眼、耳、鼻、舌、身、意识,这六种感觉机能,我们由此接触到外界的事物,会产生感受作用。我们的呼吸,会由于这六种感觉机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不同的变化。因此,我们也可以透过呼吸,观察到身心的各种状态。呼吸就像一面镜子,我们如何对待她,她就如实反映出来。
正因为呼吸与身心紧密的关联,无论在佛教或道家,都有许多针对呼吸所发展的修行与养生法门。例如:道家的“守窍”、“六字真言”,佛法中的禅法观门:将心专注一处的“系缘守境止”,以呼吸调身心的“数息法”、心息合一的“十六特胜禅观”、观照气息养生的“通明禅”,及呼吸六种气息的“六气治病法”。
古印度甚至将“数息法”列为“二甘露法门”之一,即长生不死的法门,可见古来养生及修道对呼吸的重视。
“亚历山大呼吸法”,创始人是一位朗诵艺术家,他从失声的谷底人生,走上自我发现之旅,意外地与呼吸邂逅。他重新回观自己的身心,从数十年习以为常的惯性姿势开始观察,而领悟到:“原来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之间,严重地妨碍了自己体内与生俱来的活动、协调和呼吸,当代文明的许多苦头就是由这个原因酿成的。”他抽丝剥茧地找出原因,锲而不舍地努力练习,不但突破了人生的困局,更打开了人生美丽新境,从声音的艺术领悟了呼吸的艺术,并将这美好的果实,与世人分享。
当我们温柔地呼吸时,呼吸就成了慈悲的观音菩萨;当我们智慧地呼吸时,呼吸就成了智慧的文殊菩萨。祈愿慈悲与智慧的呼吸,随时随地陪伴您,健康觉悟,快乐慈悲!
(本文作者为地球禅者)
专文推荐 任何人都适用的呼吸入门书
陈欣宜
百余年前的十九世纪末,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舞台剧演员,因为自身职业所造成的伤害,重新思考并厘清对身体造成伤害的不良应用习惯,并经过多年的发展后,提出一套身心整合的应用技术——这便是我们知道的佛德瑞克.马蒂亚斯.亚历山大(Frederick Matthias Alexander)与他所发明的亚历山大技巧(Alexander Technique)。
自此之后直到二十一世纪的今日,亚历山大技巧深受欧美人士的重视,让无数人从中获得身心状况改善的益处。欧美知名音乐学院、大学音乐系、舞蹈学校、戏剧学校,长期以来在学校课程中提供亚历山大技巧,帮助表演艺术学生改善因专业项目引起的伤害,延长他们的职业寿命。越来越多的研究报告也证实亚历山大技巧对于改善生理机能与提升专业能力有所助益。
什么是亚历山大技巧?简单来说,亚历山大技巧是一套身心整合的技巧,借由意识控制来察觉肢体应用所带来的紧绷与不适,并透过克制习惯动作的再发生来引导新的身体应用方式。它不是一种医疗行为,而是一种“再教育”的过程。透过学习这样的一套系统,人们可以打破不良生理、心理习惯的一再发生,并以一种更适切的方式来使用自己的身体,以达到维护生理、心理机能健康的目的。对于需要大量且重复使用肢体的职业来说,亚历山大技巧不啻为理想的应用方式。
亚历山大技巧的教学方式极为特殊。一般来说,在拥有合格教师执照的亚历山大技巧教师的引领下,透过老师的手技与言语的指引,带领学生察觉并排除不必要的肌肉紧绷,以更轻松、更有效率的方式来进行日常肢体动作如坐、站、走路,以及呼吸的练习,更进一步则是在专业项目——如舞蹈动作、乐器演奏——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十分仰赖领有执照的教师,以敏锐的观察力与纯熟的手技,协助学生理解亚历山大技巧的内容与熟悉应用方式。
除了实际的教学与练习,我们发现,适当的阅读教材也能提供教师与学生更丰富的知识。亚历山大先生留下的多本著作当然是我们理解这项技巧的重要参考书目,然而,许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也根据他们长时间累积珍贵无比的教学经验,以文字提供学习者——尤其是初学者——更容易明了的内容。
本书作者四十年来不断探究关于“呼吸”这个被视为理所当然、甚至在很多时候被忽视的动作,并在多年探究各种呼吸技巧之后,发现从亚历山大技巧对于“呼吸”的诠释中,获得极大的助益。因此,在本书中,作者从呼吸的生理系统、动作原理、到根据亚历山大技巧的呼吸练习,无不仔细详述。
作者以浅显易懂的方式描述,告诉我们常见的不良呼吸习惯与迷思,以及常见不良姿势与动作对于呼吸所造成的负面影响。相信对于对“呼吸”这个主题有兴趣的、遭遇呼吸不顺所困扰的,以及需要大量应用呼吸动作来成就专业表现的读者们,都可以从本书获得相当大的帮助。
(本文作者为辅仁大学、东海大学、台东大学音乐系助理教授
二〇〇四年纽约亚历山大技巧教师培训中心授证合格教师)
专文推荐 呼吸就是这么自然,但影响深远
张天钧
最近有一片电影,叫做《高更:爱在他乡》。为了到高更画图的主要地方——大溪地——去参观,了解他为何如此画,出发前我曾经到书店找中文资料,但只看到孤独星球出版社所出版的英文版《大溪地》,因此就想说回来后要写一本旅游手册。
到了当地的饭店之后,发现桌上摆了一本书,打开第一页,上面写着圣.奥古斯丁说:“世界是一本书。不旅行的人,只读了一页。”有趣的是我发现这本关于呼吸的书中也提到圣.奥古斯丁曾说:“人们不惜跋山涉水,想探知山有多高、浪有多大、河流有多长、海洋有多宽广,还想探知星辰如何运行于天际,可是,人们却往往错过了自己,对自己一点也不了解。”这句话刚好可以套在呼吸这件事情上。
有趣的是,本书的作者不讳言提到“原本我的志向是成为医生,无奈大学时期遭遇一连串的考试失利,这份真诚的志向被考试之火燃烧殆尽,灰飞烟灭”。也就是作者并非医师,却也因此对人体的解剖学和生理学特别下功夫,例如他介绍进食的时候,食物和饮料经过食道进入胃部,食道位于气管后方。会厌是一小块扁平的软骨,吞嚥的时候,会厌会封闭气管,于是食物和饮料被引入位于后方的胃部,如此可防止食物经由气管而进入肺脏。呼吸和吞嚥的动作无法同时进行,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吃饭吃得太急,或是一边吃饭一边说话时,食物偶尔会跑错了地方而呛到的原因。
其实人在健康时,很多事情我们都会忽略它的存在。呼吸也是一样。可是在医学里面,很多症状或疾病却和呼吸有密切的关系。例如因焦躁不安产生的换气过度症,会导致二氧化碳排出太多,引起手脚发麻和抽筋。以前我也曾为一本书写过推荐序,整本书就是教人如何经由慢慢吐气来放松。我想经由本书,相信会对我们“日用而不知”的呼吸,有更深入的了解才对。
本书的重点是要告诉我们姿势和呼吸密不可分,只要改进呼吸方式,就能改善各种身体不适。不良的姿势、压力与肌肉紧张等等,都可能使轻松的一呼一吸在我们没意识到的情况下变得辛苦。呼吸不仅是吸入和吐出空气而已,而是支持生命源源不绝的力量。呼吸不只是生理活动,同时也影响我们的心理、情绪与精神的健康。在书中也提到一行禅师曾指出“呼吸是链接生命与意识的桥梁。这个桥梁让身与心合而为一。当你的思绪混乱时,善用你的呼吸,散乱的心灵将再度找到宁静”。
作者理查.布兰能(Richard Brennan) 教导如何带来身心灵健康与调和的亚历山大技巧,他的资历已经超过二十五年,教学范围遍及欧洲各地与美国,他是爱尔兰“亚历山大技巧教师协会”主席兼共同创办人,也是爱尔兰哥尔威市(Galway)亚历山大中心负责人。
最后我要提一下本书特别的呈现方式,那就是在一段文章后会出现“练习”,提醒我们深思和实际操作。就像一个旅者,走一段路会休息一下。让我们思考、检讨、沉淀,并且真实地去体会。
无论如何,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我们看而且深思的书。
(本文作者为台大医学院内科名誉教授 )
别吵闹,你将在寂静中听见他的声音——鲁米
专文推荐 找回舒服、自然的呼吸
彭建翔、黄诗云
我们每个人从哌哌落地那一刻起就开始呼吸,没有呼吸生命就无法延续。既然呼吸是与生俱来的本能,为什么要学?是我们遗忘了本能?还是需要练就各种高难度的呼吸技法?
◆呼吸需要学吗?
除了呼吸能力必须高于一般人的运动员、管乐演奏者、声乐家、演员……得要特别训练呼吸之外,一般人也需要特别学习呼吸吗?
现代的生活型态下,人们常有胸闷或吸不到气的状况,觉得自己不会呼吸。有觉察习惯的人,可能会发现自己经常忘记呼吸或专心时总伴随着憋气的情形。但我们不可能不呼吸,只是我们的呼吸品质已经低落到会造成不舒服的程度。请正在阅读本篇文章的您,感觉一下现在的呼吸状态,是跟平常一样?还是在憋气?还是很浅的呼吸呢?看看小婴儿、小猫、小狗,他们的呼吸多么舒服啊!稳定又深沉!身体放松地起伏着!为什么我们不能跟他们一样?他们有学怎么呼吸吗?他们是用胸式呼吸还是腹式呼吸?我们需要学习和练习呼吸才能跟他们一样吗?
亚历山大技巧是一种教人“不要”做什么(Non-doing)的课程,也就是去除所有妨碍活动的不必要动作和肌肉紧张。呼吸是与生俱来的活动,是造物主赐给我们的能力,这与亚历山大技巧的哲学十分契合:只要去除一切妨碍呼吸的肌肉紧绷和动作,就能回归小婴儿般的自然呼吸。
在禅修与静坐中,常借由“观呼吸”来带领人们进入“空”与“定”的境界。亚历山大技巧也经常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在不同的身心状况下呼吸的变化,并认为我们不应该主动改变呼吸,而是让呼吸调回最自然的状态。由此可见,呼吸是最能反映自身状态的身体活动。
◆需要刻意做什么来强化呼吸能力吗?呼吸失调怎么办?
生活中常见许多关于呼吸的迷思,例如:腹式呼吸时胸腔不能动、用力深呼吸、多练习憋气……等等。这些都是刻意的、做作的呼吸,偏离了自然,但很多人误以为这些才是自然的呼吸模式。
许多人有气喘、睡眠呼吸中止症、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方面的困难或疾病,除了借由医疗及环境改造外,也希望透过呼吸训练改善,但往往愈练愈糟,因为“不当的”用力容易造成全身肌肉更紧绷,呼吸反而更不顺了。人们常感到很困惑,为什么经过这么多的练习,状况不但没有改善反而更差?
◆回归自然才是王道
本书先说明与呼吸相关的解剖学知识,创建正确的呼吸生理观念,有了这些观念,大家就能理解为何在亚历山大技巧中,我们强调唯有先维持好的姿势与放松的肌肉才能有好的呼吸,而不是先教大家如何呼吸。也因此,书中内容大多在引导读者如何放松和维持好姿势,而不是一直要读者练习呼吸,也没有介绍任何一种特定的呼吸法。
书中介绍半仰卧放松等亚历山大技巧练习法,帮助读者练习应该如何做到真正放松又正确的姿势,这个方法在亚历山大技巧中是相当重要且有效的练习。特别是透过合格亚历山大技巧教师1的引导,能让我们体会到,当身心回归如婴孩般柔软有弹性的状态时,呼吸竟然立刻随之改变了,我们并没有针对“呼吸”做什么特别的训练,神奇的事却自然发生了!
虽然教导人们呼吸的方式很多,但若学会亚历山大技巧,就能够先创建起正确且稳固的基础,在此基础之上学习任何呼吸技巧,一定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书阐述的就是这个简单却神奇的方法,希望读者们都能借由此书找回舒服、自然的呼吸。
(本文作者为亚历山大技巧专业教师)
1 合格亚历山大教师是指经过三年一千六百小时亚历山大技巧教师训练,并通过考试合格,领有合格教师证书的老师。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