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乡村学习录》继续与大家见面,并推出“两会讲堂”这个全新的系列。我们以两会为契机,邀请权威专家,和大家一起学习新思想、分析新变化、分享新时代。
主持人:过去我们要推进城镇化建设,后来我们又提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用了很大的段落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明确部署。那么,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城镇化之间矛盾吗?
宋洪远:这是一个很好的、很需要讨论的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但并不是要代替新型城镇化战略,这两个战略关注的重点角度也不一样。在实施过程中,我认为恰恰需要注重统筹,协调推进这两个战略。因为农村很多问题的解决是离不开城市的,比如,农产品的市场主要来自城市人的需求,再如工业化的成果能为农业的技术装备提供支撑,所以农业生产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两者应该协调推进的关系。主持人: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三步走”——2020年要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035年要取得决定性的进展;2050年就要全面实现“强富美”,您觉得如期实现这些目标难度大不大?难点在哪里?宋洪远:这是根据党的十九大的安排部署来划分的三个阶段。我认为,到2020年的目标很快可以看见,这个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没有农民的小康是不全面的小康,没有农村的发展也不是全面发展。从2005年到2017年,我们通过12年的新农村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补了短板、强了弱项,到2020年,只要能够打赢脱贫攻坚战,我认为实现第一阶段的目标是有把握的。主持人:第一阶段目标还提到“制度框架、政策体系要基本形成”,在您看来,这是否会成为未来深化农村改革的难点?宋洪远: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提到一个重要的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这句话就是要解决你刚才说的问题。对于农村,土地制度要改革,经营制度要改革,产权制度要改革,支持保护制度也要改革,对于城市,要畅通人才、技术、管理等要素下乡的渠道。我们通过产权制度的完善和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来解决城乡要素互联互通的问题,促进融合发展。此外,我们特别要强调三个激活,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主持人:十九大报告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20个字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实现这个目标有没有更加明确的标尺?什么水平叫“兴旺”,什么程度叫“有效”?宋洪远:过去我们提“生产发展”,现在提“产业兴旺”,“生产发展”主要关注的是农业生产的本身问题,甚至主要关注的是种养业问题。现在我们不仅要关注种养业,还要关注流通业、储运业、加工业。消费在不断升级,这就要求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就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这四个字,中间可以打个顿号,是生态和宜居。生态就是指良好的生态环境,山清水秀地干净,而宜居是指好的生态环境适宜人类居住、适宜人类生活,这也是吸引城市人的一个优势。主持人:因为乡村振兴战略既管当下又管长远,既管局部又管宏观,所以能不能请您帮我们来展望一下,到了2050年,实现全面振兴之后的农业、农村、农民到底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宋洪远:可以从三个角度去展望未来的愿景。首先,乡村振兴是全面的振兴,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其次,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美丽宜居的新家园;最后,这些变化的结果就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欢迎关注、点赞、评论、转发!
文章所需资料源于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不做商用,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