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青敏:以勤补拙成大器 反躬自省为人杰——《曾国藩传》读后感

文摘   旅游   2024-10-17 06:01   河南  

读书,素来对名人传记不太感兴趣,总认为这类书籍常常携裹着时代政治需要,甚至掺杂着作者自身认知层面的过分解读。随着年龄增长,生活阅历的增加,越来越觉得,身处目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现实的人际关系,自身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都需要提高。机缘巧合,在友人的推荐下,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张宏杰教授编写的《曾国藩传》,就成了近期案头每天睡前必读的一本书。


该书共有四卷,作者分十八个章节,以冷静细致的笔法,通过书写智商平平的曾国藩,如何秉承“至诚至拙”的人生态度,以7次参加科举6次失败,直至28岁中了进士、进翰林院,到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走向人生巅峰的生命历程。作者在书写曾国藩个人命运的跌宕起伏的同时,也把晚晴大时代背景下,政治斗争的残酷,人性的阴暗复杂,表达得淋漓尽致。

曾国藩作为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的"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一生奉行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他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他立功、立德、立言。从一介书生起家,创建军队统帅群雄,数次力挽狂澜。实时以圣贤标准要求自己,道德修养近乎纯粹。对理学身体力行,留下数百万言集,其家书语录至今仍让世人受益匪浅。曾国藩以天下为己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官知进退,事君至忠,事亲至孝,与兄弟见肺腑,对子女严宽厚爱。醇厚的家风,造就了曾氏家族人才輩出,百年兴盛不衰。

《曾国藩传》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曾国藩仕途不顺时的“自省”。功高盖主的曾国藩,引起咸丰皇帝担忧和恐惧,在一次抗旨据理力谏激发皇帝的不满后,曾国藩被解除兵权,一向以理学名臣自喻的硬汉,一下子跌入了人生的低谷。在极端痛苦中,他拿起了朋友向他推荐的老庄著作,圣人之言给了他意想不到的启示,他开始了为期两年的闭关自省。静下心来的曾国藩,一坐一整天,把自己前40多年以来,特别是起兵之后的种种一遍遍梳理反刍。终于意识到,自己官场上的一而再再而三的碰壁,不仅仅是皇帝格局小,同僚私心重,其最重要的原因,是自己的个性、脾气、行事风格上的诸多缺陷造成的。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于是在随后的日子里,曾国藩每天记日记,对自己每天的言行进行检查、反思,这种习惯一直贯穿到他的后半生。

本书通过深入剖析曾国藩精神蜕变升华的历程,给予了读者深刻的启发,曾国藩一生当中三次重大的思想转变升华过程。正因为他一切目的是要做事,要成事,而不是为了当官发财、掌握重权,有了这超越了世俗的理想,因此才能够不计个人得失,看淡荣辱,才能站得高,走得远。通过这本书,使我们看到曾国藩的一生是不断自省、不断调整、不断奋斗的一生,即使是在现代社会,对世人都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卉声卉色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