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中原油田展览馆大厅,一幅幅熟悉镜头使我思绪万千,难忘的峥嵘岁月一幕幕再现。
40年前一支战斗的歌伴我来到中原油田,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汇成歌,一支高昂的歌,一支难以忘怀的歌。一首伴随了我60多年的歌……
1963年,我考入洛阳师范学院。我是个闷葫芦,四年也没说几句话,从不爱唱歌,偏偏一首歌让我爱上了唱歌。1964年的一天,在阅览室,我信手拿来一本《歌曲》杂志,翻到一首《我为祖国献石油》。一哼,朗朗上口,再看歌词“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16岁花季正是追求诗和远方的年龄,歌词实在太美了。我读了一遍又一遍,爱不释手,抄下来背,经常一个人边走边哼唱。
1983年暑假,歌声帮我选中了目标——中原油田。调令下达,暴雨中我夜里乘上洛阳开往安阳的火车。天蒙蒙亮,又从安阳转乘往油田所在地濮阳的大巴。那时濮阳办公大楼在安阳,长途车站在濮阳县。雨越下越大,车往几十里外的中原油田行进。“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大喇叭响起熟悉的歌声,我激动得热泪盈眶。车已经开到热气腾腾的中原油田的指挥中心三角楼前。
一个50多岁的老校长热情地说:“欢迎来到我们学校,可以……”我激动地说:“我保证一年把高三毕业班数学抓上去……"周校长笑了:“不用你教高中数学,已经查过你的档案了,你教过高中政治,学生反映很好,你又是党员,到油田党委宣传部报到。走啊!”我早听说过,石油战线上是军事化管理,一切行动听指挥。说走就走!
大庆路上尘土飞扬,解故军正在修路,往返前线班车飞来飞去。周校长和我乘坐的大通道车停在油田交通总站。我们走到建设工程公司二大队院里几排木板房前,周校长说:“我们现在在这里培训处级领导干部学哲学,并进行青工培训。你的单位是宣传部理论科,明天到宣传部签到,安排具体工作。”周校长带领我们频繁到采油厂、钻井公司了解党课培训意见,采油厂、钻井公司没有什么办公楼,办公地点清一色都是木板房、芦苇棚。后来听同事们说,周校长是中国石油的孵化基地玉门油田的老宣传部部长、报社社长,即将退体。但他到处奔走鼓与呼:企业应当建立党校,加强觉的建设。我对他的敬意油然而生。
紧接着,周校长安排我到江汉油田党校吸取办学经验。我从郑州乘车到武汉,又从武汉坐大巴前往江汉,两个多小时后在车上突然听到大喇叭响起“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一股暖流涌上心头:我又到家了!
在江汉,党校校长向我介绍了江汉油田党校的创办历史。我听得更多的还是石油工业部集中20多万人五七大会战,石油人"天不怕地不怕,风雪雷电任随它”的感人事迹。
经石油工业部和河南省委批准,中原油田党校挂牌,并且在任丘路划拨200亩地建校。周校长退休了,他还在伏案设计党校未来。我也曾经想返回洛阳教我的高三数学,可面对“老石油"的"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我义无反顾地留了下来。后来,经全校职工投票,我成为中原油田党校教务科科长。
如果说《我为祖国献石油》歌词描绘了一个石油人群体,眼前的石油工人和周校长是对歌词最好的诠释。太神奇了,建设中的中原油田大喇叭经常响起我熟悉的那首歌。在”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的歌声中,江汉、胜利、大庆、玉门石油大军“逐鹿中原”,支援中原油田大会战。
这支歌在石油战线竞有如此大的魅力。为一探究竟我翻阅了大量资料。原来,在1964年,中央要求音协写一首歌颂大庆精神的歌曲。这首歌就是党校教育的最好教材,于是我把上课时唱这首歌作为“规定动作”,将大庆精神传递给一届又一届的学员。
《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作曲者秦咏诚曾说他很幸运,遇到这么激情澎湃的歌词。演唱者刘秉义说他很幸运,遇到这么催人奋进的歌。我也很幸运,60多年前遇到一支难以忘怀的歌,伴随我风雨兼程来到会战中的中原油田。多年来油田工人特别能战斗,为生存而超越,勇敢走出去的精神一直激励我。我来油田40多年了,我为“我为祖国献石油”而自豪。
虽然退休多年,我仍奔波在各地。到中原大地、巴山蜀水、内蒙古高原、新疆大漠,为年轻一代讲述"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年轻人与我心照不宣,情不自禁地和石油工人一起高唱“天不怕地不怕,风雪雷电任随它,我为祖国献石油,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
刊载于2024年11月1日《中原石油报 服务周刊》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