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坤培:业精于勤 拥抱成功
文摘
2025-01-11 06:00
四川
《蜀光人物》 第一集
建校八十周年
暨张伯苓接办蜀光七十周年纪念文集
蜀光中学校 蜀光中学自贡校友会 编
我于1933年6月出生于四川自贡。1953年毕业于自贡市蜀光中学,1953年7月考入西南师范学院生物学系,1957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原任西南师范大学应用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师大学校工会副主席、重庆北碚区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中共党员,教授,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甘薯是我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甘薯已成为工业原料、饲料、能源、药用等多功能作物。我从事甘薯(红苕)科研工作48年(1958~2006),研究的内容涉及甘薯形态解剖、胚胎学、栽培育种、生理生化组织培养、生物技术、甘薯加工等领域。先后承担国家、省、市下达的科研课题28项,已鉴定的科研成果26顶。1978年获四川省、重庆市科学大会奖、市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87年评为重庆市科技工作先进个人;1989年评为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1990年国家科委、国家教委授予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并颁发“金马奖”;1992年重庆市开展的“八五”建功立业活动中,为经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评为优秀女科技工作者。出版专著2部,教材3本(合著)。发表论文85篇,其中获省、市优秀论文奖14篇。甘薯胚胎学研究,历时5年,杂交授粉甘薯花5万朵,供试验取材之用,研究成果发表论文4篇,其中“甘薯胚胎及果实发育研究"发表在中国植物学报上,受到国内外专家好评。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王伏雄教授在成果鉴定会上评价:甘薯胚胎学研究填补了国内外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2年应邀去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出席第十二届国际有性植物生殖生物学会议,交流了甘薯花的发育及胚胎学照片;1995年应邀参拥中日首届甘薯学术讨论会,在大会交流了“甘薯种子的种皮研究”。1999年8月应邀参加国际甘薯育种学术讨论会,在大会上交流“甘薯种子形成的研究"。2000年7月应邀参加第一届“四川——九州中日酿造技术与食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大会上交流了“甘薯是天然的保健食品”。2002年7月应邀去日本熊本大学参加第二届“九州——四川中日酿造技术与食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大会上交流了“低糖果脯的保鲜与贮藏”研究。2004年“四川——九州第三届中日酿造技术与食品”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大会上交流了“药食同源佳品——甘薯”的研究。1986年创建“重庆市教学一科研一生产一推广”联合体。由西南师范大学牵头任组长,并与重庆市作物研究所、市农技站、市种子站及区县农技部门共33个单位组成“重庆市甘薯高淀粉品种示范推广协作组”(联合体)。坚持“科研、教学、生产”、“试验、示范、推广”“政技、物”3个三结合,形成科研、生产、推广网络,在全市很快打开局面,解决了多年来甘薯育种与推广脱节的矛盾。“重庆市甘薯系列新品种示范推广”4年累积推广面积48.149万亩,新增产值9923.90万元;全市优良品种覆盖率由30%提高到了67%,增产粮食2亿斤,使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为重庆市粮食上新台阶作出了贡献。1992年创建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由西南师范大学与重庆市科委双重领导。“甘薯中心”成立后,拓宽了研究领域,加强了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承担了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甘薯育种攻关项目,先后选育出甘薯新品种10个、新品系若干,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我深深体会到,我所取得的成绩是党和人民多年来教育培养的成果,也是蜀光中学母校“公能”校训的结晶。甘薯(红苕)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是山区人民的口粮,在三年自然灾害年代它曾是“救命粮”。红苕在四川省、重庆市的种植面积达2000多万亩,占粮食总产10~20%。上世纪70~80年代红苕生产的丰欠,决定当年粮食的增产或减产,也关系到群众的温饱问题。为了粮食增产,我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忙把先进技术和优良品种送到农民家。我去到重庆市各区县及千多个生产队现场讲课传授新技术,为农民们的增产增收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我和在重庆的蜀光校友于1986年回到母校,看望老校长陈著常和在校领导,2004年10月3日蜀光80华诞庆典之际,我再次回到母校,感谢母校谆谆教育之恩,祝福母校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