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新抓手——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策略

文摘   2024-06-07 10:51   北京  

全文共 5007字;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作者:产业小组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引领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引擎。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指经国家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创建或建设的,以生产、加工、科技为一体,具有区域代表性和示范引领作用的农业产业园区,是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2016年12月31日,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文件正式提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概念,并确立了我国将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目标。


一、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特点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作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业总产值在近十年表现为基本持续上升趋势。在面临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冲击时,农业往往表现出比工业更强的韧性。此外,日益严峻的环保压力使得农业承担起生态修复的重任,农业的多重功能使得其重要性进一步凸显,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农业现代化成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现代农业产业园有以下特点:

产业结构优。产业园以优势特色农业为主导,围绕第一产业“接二连三”,同时发展以农产品保鲜、深加工为主体的第二产业,加快发展以观光休闲旅游、农业服务业、农业物流为主体的第三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农业产业链整合,形成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技术含量高。产业园瞄准农业生物科技、农业装备和数字经济的最新科技成果,突出技术的集成与配套,以生物科技为重点,加强种子种苗、设施化栽培、工厂化立体种养、节水灌溉、无公害生产等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推动农业科技总体水平的提高,并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赋能现代农业园区。

经营模式新。产业园引导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挥“领头雁”作用,深化改革,盘活土地资源,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推动发展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园区企业通过与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保底+分红”的收益分配模式,实现农户、村集体与产业化龙头企业紧密的利益联结。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双创”孵化平台建设工程,鼓励农民通过股份合作等形式入园创新创业,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

综合效益强。产业园区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感。园区内不仅为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和培训机会,还为农民提供了医疗保障、社会保障和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园区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在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基础上,突出经济效益,充分发挥园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采用新品种、新设施、新技术,获得高效益。



二、


国家农业产业园创建情况

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农户带动、技术集成、就业增收等功能作用,2017年3月29日,农业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的通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正式启动。
目前,国家已连续公布了六批共近300个国家级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涵盖了全国各地不同类型的优势特色产业。这些园区在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的同时,也为后续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
我国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农垦、广东农垦均有产业园创建。其中北京5个、天津4个、河北10个、山西9个、内蒙古9个、辽宁9个、吉林9个、黑龙江13个、上海2个、江苏16个(创建12个、纳入体系4个)、浙江10个(创建9个、纳入体系1个)、安徽9个、福建9个、江西10个、山东15个(创建14个、纳入体系1个)、河南12个、湖北9个、湖南10个、广东18个(创建13个、纳入体系5个)、广西8个、海南6个、重庆10个、四川17个(创建16个、纳入体系1个)、贵州10个、云南6个、西藏8个、陕西10个、甘肃9个、青海5个、宁夏5个、新疆10个、兵团3个、广东农垦3个、黑龙江农垦3个。

从各省份来看,广东21个(创建14个、纳入体系5个、农垦3个)、四川省17个(创建16个、纳入体系1个)、江苏省16个(创建12个、纳入体系4个),山东省15个(创建14个、纳入体系1个),黑龙江13个,河南10个,其余省份不足10个。

从省域范围看,东部地区广东、山东、江苏等产业园创建数量较多,西部地区四川省独占鳌头,东北地区黑龙江省产业园建设成效凸显,中部地区整体较平均。


三、


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要规划先行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建设,要提前规划、精准施策,一张蓝图绘到底。规划的重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四大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以农为本,创新发展;多方参与,农民受益;绿色发展,生态友好。
二是做好四大结合:产业升级和产业培育相结合、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相结合、园区建设和区域发展相结合。
三是把握四大节点:①明确规划范围。现代农业产业园应布局在县域内,区域范围涉及2个及以上乡镇,不得整县或跨县创建;②分析现状条件。综合考虑县域概况、县域农业产业概况、产业园概况、优势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③构思规划布局。一般包括生产基地区、加工集聚区、仓储物流区、科技研发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区等,要明确产业园核心区域的位置;④细化工程项目。要落实建设地点、实施主体和建设期限,明确项目资金来源。
四是出台四大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要素保障、科技创新、人才支撑等政策。

四、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申报


(一)申报时间

通知下发日:每年3月上旬

申报截止日:预计通知下发后2周左右

(二)资金奖补

政策性奖补7000万元,竞争性奖补1亿元;(批准创建下发30%,通过中期评估安排30%,通过评价认定后下达剩余奖补资金)。

要求省内各级财政整合配套不低于3亿,撬动社会资本15亿。还可申请长达25年的国家贷款,利息1.5%。基础设施、生产线、厂房建设等都可贷款。

(三)创建要素

主导产业:1-2个,明确到粮食、果蔬、畜禽、水产等产业的具体品种类别

申报主体:县级人民政府
实施主体:5-6个企业/合作社
实施范围:100平方公里左右,2个及以上乡镇为宜
投资总额:>15亿元

(四)申报材料

创建阶段:总体发展规划(五年)、编制创建实施方案(两年)

实施阶段:资金使用方案(两年)

(五)创建程序

1、县(市、区)人民政府申请

2、市级农业农村局和财政局审核推荐
3、省级农业农村厅和财政厅审核推荐
4、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组织评审、答辩、实地核查、公示创建名单
5、编制资金使用方案
6、项目实施
7、创建中期评审
8、验收认定

(六)项目要求

1、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明显

主导产业为本县(市、区)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在本省区乃至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主导产业集中度高、上下游连接紧密,产业间关联度强,原则上数量为1-2个,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的比重达50%以上。主导产业符合“生产+加工+科技”的发展要求,种养规模化、加工集群化、科技集成化、营销品牌化的全产业链开发的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规划布局科学合理

已制定产业园专项规划,并经所在地县级或以上政府批准同意,明确了产业园发展布局和区域范围。产业园种养、加工、物流、研发、服务等一二三产业板块已经形成,且相对集中、联系紧密。产业园专项规划与村镇建设、土地利用等相关规划相衔接,产业发展与村庄建设、生态宜居统筹谋划、同步推进,形成园村一体、产村融合的格局。

3、建设水平区域领先

产业园生产设施条件良好,高标准农田占比较高,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高于本省平均水平,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高。现代要素集聚能力强,技术集成应用水平较高,职业农民和专业人才队伍初步建立,吸引人才创新创业的机制健全。生产经营体系完善,规模经营显著,新型经营主体成为园区建设主导力量。

4、绿色发展成效突出

种养结合紧密,农业生产清洁,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一控两减三基本”全面推行并取得实效。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质量可追溯,产品优质安全,绿色食品认证比重较高。农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长效机制基本建立。

5、带动农民作用显著

产业园积极创新联农带农激励机制,推动发展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民分享二三产业增值收益有保障。在帮助小农户节本增效、对接市场、抵御风险、拓展增收空间等方面,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园区农民可支配收入原则上应高于当地平均水平的30%。

6、政策支持措施有力

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大,统筹整合财政专项、基本建设投资等资金用于产业园建设,并在用地保障、财政扶持、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支撑等方面有明确的政策措施,政策含金量高,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水、电、路、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完备。

7、组织管理健全完善

产业园运行管理机制有活力,方式有创新,有适应发展要求的管理机制和开发运行机制。政府引导有力,多企业、多主体建设产业园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形成了产业园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七)认定标准

1、主导产业覆盖率达到60%以上;

2、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1;
3、产业园年总产值超过30亿元;
4、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
5、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
6、园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当地平均水平高出30%以上。

(八)创建要点

1、与主管部门做好衔接,尽早获取创建信息。

2、提前做好顶层谋划、亮点策划、合理规划、周密计划。
3、遴选1-2主导产业,2个主导产业具有关联性,主导产业产值占比要超过60%,加工业产值与一产产值比例要达到3:1以上。
4、科学设计建设内容,合规使用奖补资金,有效撬动社会资本。
5、组建懂政策、懂项目、会实施的专业团队,高质量编制《总体规划》《创建方案》《资金使用方案》,按照评估标准组织实施,确保项目验收通过。

(九)创建注意事项

1、“机器人戴草帽”的不列入。园区只有加工,或者加工企业与农民只是简单的原料买卖关系。

2、一家独大、一家独办的不列入。园区由一家企业独办,或者其他企业为单个企业配套,未形成企业集群效应。
3、只有生产、没有加工的不列入。园区只有规模化种养基地,加工、品牌营销不足,尚未实现全产业链开发。
4、工作部署推进不力的不列入。地方政府对产业园建设不重视,未制定扶持产业园发展的政策。
5、高度重视、规范实施。严格按照创建流程和验收标准推进项目建设,确保顺利验收认定。

(十)评估与认定

1、评估内容

组织管理、产业融合发展、科技支撑、绿色发展、联农带农、政策支持、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等相关情况。

2、评估程序

(1)产业园自评。编写评估报告,填写创建任务完成情况表。
(2)省级审核。产业园评估报告经省级农业农村、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送农业农村部、财政部。
(3)部级评估。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组织专家以书面审查的方式,评估产业园创建绩效,通报评估结果。

3、认定程序

(1)产业园开展绩效自评,编写8000字左右自评报告并附相关证明材料;
(2)产业园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提出认定申请;
(3)省级主管部门审核推荐;
(4)农业农村部、财政部组织认定。组织开展视频汇报、专家评审等方式进行审核。


参考资料:

1. 2017-2023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汇总

2. 历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名单及2024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现状分析

3. 如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研究报告在这里

4. 2024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申报指南






END


· 幸福产城 ·

幸福产城是华夏幸福旗下产业新城轻资产业务实施主体,凝聚华夏幸福二十余年产业新城开发经验及核心能力,聚焦区域产业集群建设发展。

产业发展整体解决方案

幸福产城为各地方政府及产业园区提供产业发展整体解决方案,提供从规划到实施的一揽子服务,提升产业及城市能级、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专项咨询与落地实施

针对政府和园区需求和难点、卡点,幸福产城以专项方式,提供产业诊断及规划、产业集群打造、招商引资、园区代建及运营、特色园区打造(包括数字园区、低碳园区等)、城市营销的全流程服务。

幸福产城
这是华夏幸福探索“轻资产”运营模式的新业务公众展示平台,依托华夏幸福母公司在园区规划、产业导入、综合管理等环节的雄厚实力和丰富经验,以“轻资产运营、创新合作模式、强化盈利效能”为创新亮点,开辟公司发展新增长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