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11月4日,青海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在雷新军副院长、陈秀英副主任,医务处、医学装备处及各级院领导的支持下,由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耀东教授指导,科室林蓉香副主任医师带领心律失常诊疗团队成功完成青海省首例青少年长 QT 综合征患者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植入手术,该技术是心血管内科二病区医护团队在心脏性猝死预防治疗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这项技术的成功开展,为青海省青少年心脏性猝死预防提供了最新的治疗方案。
长QT综合征多发于青少年患者,它是导致青少年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晕厥是长QT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之一,遇到运动、紧张、激动等交感神经兴奋的情况时,会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导致患者晕厥,甚至猝死。
此次手术的患者为17岁的女性,在就诊前2次出现晕厥、短暂的意识丧失等症状, 10月26日,她在家人的陪同下转诊到青海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二病区。入科后,林蓉香副主任医师详细询问了患者发病时的症状,结合病史、心电图检查、诱发因素、基因筛查情况、家族病史等多个维度的综合分析,临床诊断为“长 QT综合征”。该病属于遗传性心律失常疾病,猝死发生率高,结合患者已发生2次晕厥,且其母亲在4年前也因此病去世,经科室人员详细评估后一致认为急需进行“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置入手术,积极预防心脏性猝死。
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小,预期寿命较长,需尽可能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为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科室副主任陈秀英主任医师组织科室人员进行全科讨论,在雷新军副院长的带领下,结合中心既往经静脉除颤电极导线的拔除情况,因除颤电极导线较粗,长期使用多有静脉和心腔内粘连等情况,导致患者存在静脉闭塞,拔除困难等问题;且患者无起搏及CRT适应证,为最大程度保留静脉通道,同时提升生活质量,经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选择“全皮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S-ICD)”的手术方案。
术前,手术团队应用自动筛查工具(AST)对患者进行体表心电图筛查,符合植入前筛查标准,可以植入S-ICD。
术前,将皮下除颤器和除颤电极的模型贴于体表,通过X-RAY透视,确定最佳感知位置,并用记号笔标识。手术选择二切口方法,采用节段阻滞麻醉、局麻+镇静的方式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取左腋中线第5-6肋为预定点,切开一约6—7cm切口,逐层分离至深筋膜层,制作前锯肌和背阔肌之间的肌间囊袋。之后于剑突右上缘1cm为预定点,切开长2—3cm切口,逐层分离至深筋膜层,预埋两根缝合线,通过皮下隧道导引针制作剑突至囊袋隧道,撤除导引针保留鞘管,将皮下除颤电极从鞘管穿出到剑突切口,撤除鞘管固定电极。再用另一个隧道针从深筋膜层至胸骨上窝位置制作胸骨上隧道,撤出隧道针,将皮下电极送入保留的鞘管,最后撕除鞘管。对所有伤口区进行有效止血,同时通过冲洗清洁所有切口,通过按摩将隧道内空气排出,避免因空气残留导致的误放电。随后连接皮下除颤器(S-ICD),固定机器于深筋膜层肌间位置。
植入后S-ICD向量感知良好且PRAETORIAN评分小于90分,故未进行DFT测试。之后缝合皮肤,术区纱布覆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止血。手术过程顺利,耗时不到1小时,患者无明显疼痛感觉,术后送至普通病房观察。术程顺利,手术圆满完成。
术后,雷新军副院长说,心脏性猝死是我国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直接原因。青少年心脏性猝死预防工作是重中之重,及时识别并有效除颤是预防这类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的关键。传统的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需要经静脉植入右室除颤电极导线,存在一些围手术期或远期的导线相关并发症,如心脏穿孔、气胸、导线脱位磨损、感染性心内膜炎、除颤导线赘生物、导线拔除困难等,极大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S-ICD是在心脏性猝死预防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的新技术,其优势在于,整个系统完全埋藏于皮下,不需要通过血管与心脏连接,从而彻底避免了血管损伤的风险,降低了潜在的系统感染风险,保留静脉通路,避免经静脉导线植入或者拔除的相关并发症。S-ICD在除颤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已与经静脉ICD相当,为心脏性猝死的高危患者提供了最新的治疗方案。
陈秀英主任和林蓉香主任表示, TV-ICD在X线透视下将导线经静脉系统植入心腔内,而S-ICD植入以体表解剖标志定位,仅术前体表定位和术后影像留存时需X线辅助,植入过程均无需射线,大大降低了医生和患者射线暴露下带来的危害;且S-ICD因无需静脉穿刺等步骤,手术时间相对于TV-ICD更为固定,不但便于手术植入,更提升了患者术后的舒适性。相信这一新技术的应用,能够给更多青海省的心脏性猝死预防患者带来福音。
专家简介
往期推荐
关注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qhsrmyydyh
审核 / 宣传处
编辑 / 宣传处
文图 / 心内科二病区
排版 / 何 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