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府红楼 | 心无悲悯,勿读红楼

文化   2024-10-18 07:04   上海  

作者:翰府



_

1


_


爱红楼者自有爱的理由,不爱者亦有不爱的理由。一万个红迷心中有一万本《红楼梦》。《红楼梦》看什么,见仁见智。饕餮看到美食;建筑家看到园林;雅士看到诗词;俗人看到交媾;有人看到真善美,有人看到假恶丑。

归根到底,红楼是务虚的。它的主旨是精神领域与上层建筑范畴的事情。

如果说大观园是红楼女儿的理想国,那么《红楼梦》就是红迷的理想国。


若非要按照书上的药方取药治痛那是个人的自由。相对于实用主义,我更看重的是《红楼梦》所体现出来的精神价值与人文意涵。


《红楼梦》务虚,它不能拿来当饭吃。现实里也鲜有书中那样唯美的爱情。用现实眼光来看,里面的主人公大多几乎是废物。如若把他们搬出那个红墙绿瓦的理想国,很多人估计是要饿死的。


既然不能吃不能喝,人又大多是废物,看它何用?


司马迁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做一件无益又无利的事情是很被实用主义者耻笑的事情。但我想说,红楼给予我们的是精神与心灵的食粮。





_

2


_


人间至纯至真的情与爱


至纯至真的情爱是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是最天然、纯粹与本真的情爱。

红楼里的女儿大多是十三四岁的灼灼年华,情窦初开,情丝才结,此时的青涩朦胧之爱最真也最能打动人、恸人肺腑。


从黛玉到妙玉,从晴雯到金钏儿,再尤三姐到司棋,乃至龄官芳官等。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抑或亲情无一不纯真、热烈。她们显露出的真性情让人动容,让人感叹,牵动百转柔肠。

在宝玉和黛玉的眼里心里,一石一木,一花一草皆含情。他们可以为风月动情,为鸟兽含悲。为了落花“手把花锄空洒泪,洒上空枝见血痕”,又怕花儿陷入污淖渠沟。悲而问天,“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这种纯情至爱怎不叫天地日月动容?


人活在现实世界里,不得不接受实用主义,这是生存的需要。但人也需要精神的富足与心灵的自由。心中若无爱,再繁华也是荒芜;胸中若无情,纵华丽也难掩孤独。

心中一旦有了情爱,就算生活苦难艰辛,人生也会拥有诗与远方。
亲情友情爱情是我们心灵的归宿与家园。当我们在现实里累了倦了烦了,可以在情爱的世界里得以休憩,灵魂得以自由放养,精神得以飞腾升华。纵然伤痕累累,也有继续走下去的勇气与理由。




_

3


_


红楼里有悲悯的人文情怀


自来中国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缺家国情怀,但缺人文情怀。自古讲究三纲五常、长幼尊卑,人往往是这种制度与秩序下的附属品或者牺牲品。人被禁锢,人性被压抑,精神被奴役。缺乏自由、平等、博爱。


《红楼梦》之前的文学作品大多讲的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极少从人性的角度以人文情怀去关注普通人。明清时代的《牡丹亭》《西厢记》以及《三言二拍》等虽然也提到为爱情为自由的抗争,但依然主要围绕才子佳人的爱恨情仇和对世人的劝喻与警示展开。


但在红楼里,宝玉自称为须眉浊物,说男子是泥做的骨肉,女儿是水做的骨肉。这在一个从来把女人当作附属品与泄欲对象的时代是很不寻常的。宝玉怀着至情至爱之心,试图爱着每一个可爱的女子。他为黛玉痴魔,为晴雯端茶煎药,宁自己淋雨为素不相识的小戏子打伞。在他的眼里淡化了尊卑次序,跨越了身份界限,眼里不光有主子与奴才,还看到了活生生的人与人性。


如果说《牡丹亭》和《西厢记》是追求自由与爱情的启蒙的话,《红楼梦》则是为底层的、从未被当人看的奴才树碑立传。

如果红楼仅仅歌颂宝黛之爱,还难言伟大。当晴雯、鸳鸯、司棋、龄官、芳官、袭人、尤三姐、金钏儿等在作者笔下可爱而鲜活,跃然纸上时,整部红楼就充满了人文情怀。


《红楼梦》里除了赞颂与欣赏,还有悲悯与关怀。不再是二元论,不再非黑即白,不再要么崇高要么卑鄙。人有光鲜的一面,也有黯淡的一面。这种人文关怀如黑夜中的一束光,不仅照亮了高尚,也照见了蜷缩在旮旯里的卑微。让人讨厌的贾政,偶尔也有作为父亲温情的一面;严肃刻板的王夫人也有体恤贫弱的时刻;精明强悍的王熙凤也有怜老助老的时候;就连人见人厌的赵姨娘在送别探春时流下的泪也让人唏嘘,到底是自个儿身上掉下来的肉。


对书中人物,作者曹雪芹当然有他的价值判断,但笔下文字却尽显客观,不偏不倚,不去刻意嵌入自己的好恶,让读者自己去品味。这就为我们提供了务必客观看待每一个人的视角,从人性的角度去具体分析人,而不是简单地从道德层面去划分。

作者让隐忍顺从的袭人嫁给了蒋玉菡;王熙凤虽魂断金陵,却让她的女儿得到刘姥姥救助。类似这样的安排,无不体现作者对人与人世的担待。


我不同意喜欢袭人就要贬损晴雯,爱黛玉就完全否定宝钗的做法。应当把每个人放在具体环境具体事件中具体分析。喜欢黛玉并不妨碍喜欢宝钗;赞扬鸳鸯未必非要奚落尤三姐;讨厌王熙凤却不一棍子打死;赞美妙玉又不至于把她捧上天。






_

4


_


曹公笔下,底层小人物形象个个饱满,人性毕现。比如行侠仗义的醉金刚倪二、幽默富有人情味儿的刘姥姥、身份低贱的戏子优伶,就连呆霸王薛蟠着实也有几分可爱,例如他闻听柳湘莲失落时的号啕大哭,劝慰母亲与妹妹时的痴憨真诚。

红楼里正是有了这样的人间至纯至真的情爱与充满悲悯的人文关怀,才铸就了一部伟大而经久不衰、读来历久弥新的作品。

这也是让红迷们长醉梦中不愿醒的根本原因。







红楼梦研究
红楼梦研究的当代应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