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并在后台回复【投稿】稿费50r/篇
+gaoyanglucky8备注【1】
领取【自媒体搞钱大礼包】
- 第 436 次唠嗑 -
“不是吧,你竟然不想读研?”
“现在大学生遍地都是,你不考研,怎么找到好工作啊?”
最近正值秋招,前几天跟同学一起去双选会,看着黑压压的人群,我第一次如此切身体会到“毕业即失业”。
晚上回到宿舍后,跟父母打电话,我们一边感慨学历贬值,一边聊起了对未来的规划。
他们说,幸亏你以后要考研,不需要那么早面对就业压力。
可这时候,我却提出自己并不想读研。
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就读于一所重点大学,学的是当前热门的工科专业。
父母曾不止一次表示希望我去读研,甚至说过哪怕我想读博,他们都会全力支持。
为人父母,总会想尽己所能为孩子提供最广阔的平台。
他们希望我成为一个所谓优秀的人,拥有高学历,找份好工作,然后嫁个好人,过上世俗意义上的幸福生活。
我深知父母的良苦用心,可只有我自己知道,其实我一点也不喜欢学习,更不喜欢我现在的专业,学习能带给我的快乐仅限于考高分的成绩感和旁人羡慕的目光。
我曾也以为自己一定会去读研,直到听到身边的研究生学长学姐不止一次地抱怨读研生活,吐槽着难搞的课题和写不出的论文,我才开始反思自己的决定。
读研需要潜下心来做学问,需要耐得住寂寞,可我并不是个有耐心的人,本科期间一个半小时的课我都坐立难安,更别提在实验室一待就是一整天了。
适合别人的路不一定是适合我的,犹豫了很久之后,决定放弃考研。
身边人似乎早就默认了我未来一定会读研,所以在得知我主意已定后,他们都很震惊。
直到我告诉他们,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应该是为了取悦自己。
学习和赚钱是为了让自己快乐,如果为了这些牺牲掉快乐,那就是得不偿失。这个观点几乎贯穿着我人生的每件事情,放在与人交往中也同样适用。
无论交朋友还是谈恋爱,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
曾经有人问过我:“感觉你身边朋友好多啊,你到底是怎么维持的?”
但说实话,我很少去刻意维持跟朋友的感情,只会在自己有需要的时候主动联系,因为我觉得拥有多少朋友并不是目的,让自己开心才是目的。
抱着顺其自然的心态,我既不会用力过猛,也不会因为过高的期待值而产生落差,反而能将友情维持得很长久。
同理,我是个不折不扣的i人,我并不喜欢跟一群不熟的人聚会或者团建,但如果这些能给我带来好处的话,我也愿意参加。
我愿意付出爱和情绪价值,也愿意花心思维持体面的关系,但前提是在这些关系中,我自己是舒适的,或者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我也反思过这种以我为重的社交方式会不会有些自私,但我的朋友们却告诉我,社交的本质就是各取所需,只要对方需要的时候你也在,那你就不算是个自私的人。
依稀记得,几年前,我曾看过这样一部电影。
父亲问儿子:“你有没有想过,长大以后要干什么?”
儿子说:“考清华北大啊,要是考不上就去楼下卖煎饼。”
这时候父亲说:“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
是啊。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是箭靶子,要是找不到箭靶子,每天拉弓还有什么意义?”
我听说过一些人拥有令人羡慕的好工作,可他们每天都在996、007,过得疲惫不堪。
我看过身边有些“别人家的孩子”从小成绩优异,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却并不快乐,甚至后来因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被迫终止学业,令人甚是惋惜。
我也亲眼见证过一些同学拥有旁人眼中帅气的男朋友、漂亮的女朋友,可他们在这段感情中并不开心。
因为他们只是在顺应外界赋予的幸福的标准,而没有问过自己的内心。
写下这篇文章的本意并不全是劝大学生不要盲目读研,更多的是借读研这件事讲述一个道理。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必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以及如何去获得想要的这些东西。
这是比“考个高分”“找份好工作”“嫁个好人”更为宏大的人生课题。
外界的意见只是参考,如果你不喜欢,那就不要参考。
毕竟,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为了交出一份满分的答卷,而是为了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最后,希望我们都能做一个幸福的人,并不是和别人比有多幸福,而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很幸福。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