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上海市杨浦区“老杨树宣讲汇”全体同志回信强调,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希望你们继续讲好身边的生动故事,带动更多市民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共建和谐美丽城市,共创幸福美好生活。
一座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让人民群众在城市中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好人民城市”始终念兹在兹,“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 ,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构建和谐优美生态环境,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在城市建设的思路方法、文化根基、治理模式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提纲挈领、擘画长远,为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人民城市何以“为人民”?我们从身边的盎然“新”意里找到了答案。无论是创新利用闲置空间,借助地面标识、色彩铺装、指示标牌等打造安全便捷的慢行系统,重建空间联系;还是城市公园“加速生长”,让“推窗见绿、出门即景、移步进园”成为现实;又或是留存文化遗址的肌理,拓展出开阔舒适的公共空间,实现从老厂房到创意街区的“蝶变”。一项项务实举措、一个个惠民项目落地落实,扮靓城市空间、刷新城市颜值,推进城市这一“生命共同体”有机更新。“城在绿中”的生态宜居、“岁月悠悠”的文化韵味,皆是“一隅风景”,人们找寻到了向往的小憩佳处,在新老交替中感受城市发展的脉络。
不止于有形的城市规划建设,无形的人文关怀为城市发展锦上添花。青岛市选取66处“落叶缓扫”区域,让市民游客踏斑斓落叶、享秋日之美,哈尔滨在冬天对市内主要公园的绿地进行“留白”,增添冬情雪趣,让“静态的景”与“动态的人”美妙融合;浙江衢州、江苏扬州开放政府食堂,安徽黄山、浙江丽水让“车位”于民,日常的健康检查、理发、磨刀、配钥匙、小修小补等便民服务,让幸福在家门口“触手可及”;郑州“郑好办”APP上的“积水点地图”能实时显示城市的积水情况、潜在积水风险以及最近的应急避险点,供市民随时了解最新动态,加“数”赋能城市管理。时时处处,点点滴滴,把“让群众生活更舒适”的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的血脉里,展现从“物本”转向“人本”的价值旨归,不断增强着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的细微角落,装着老百姓的大生活,是人们的心之所依、情之所系。5年来,“老杨树宣讲汇”的成员们扎根杨浦,通过现场辅导、网络直播、人文行走等宣讲模式,对城市创新转型发展的历程进行鲜活阐释,用毕生所学传授经验,影响着一批批有志青年踊跃投身于城市的发展与建设。在澎湃的城市化浪潮中,这样的力量不可或缺,要坚持以“民声”定“民生”,通过城市体检、社会满意度调查、会商“诊断”等举措,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汇聚起共建人民城市的强大合力,让城市发展见“人”见“物”见“生活”,勾勒“居者安、近者悦、远者来”的未来蓝图。
人民是城市更新的“发言者”和“阅卷人”。焕新人民城市,让其成为人民追求更加美好生活的有力依托,续写更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精彩篇章。
供稿丨诸韵
编辑|诸韵
校对|吴海华
审核|徐鑫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