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政务   2024-11-18 17:18   江苏  
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而提出的重要命题。深刻领会这一命题的理论内涵、问题指向,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物质文明已有坚实基础之上,扎实有效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民群众精神富有,探索其在文化建设实践中的落地落实,是当前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命题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我们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和路线图;“十四五规划”把“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列为文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需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命题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
这一命题彰显了人民至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变的价值指向,是指导一切工作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治国理政的根本遵循。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体现在文化建设上,就是要在实现物质富足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人民精神的富有,尊重人民主体,满足人民愿望,建设人民参与、由人民享有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让文艺的百花园永远为人民绽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经由人民肯定的作品才是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旨归的作品,才是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作品。
这一命题反映了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的辩证关系。进入新时代新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得到大幅提升,积累了丰富的物质力量,为满足人民的精神需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新时代是一个物质与精神共同发展、共同丰富的时代,而文化是促使人民精神富足最核心的部分。文化是社会群体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共同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知识体系和社会习俗的总和,为人们的精神世界提供内容。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各种形式与载体,对民众个体和群体形成思想引领、价值导向和意义追求,从而丰富人民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这一命题突出了推动精神文明、实现精神富有的丰富内涵。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是体现和衡量人民群众精神富有的重要维度。推动精神文明、实现精神富有,一方面强调满足文化需求对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强调在满足文化需求的基础上对人民群众精神力量的滋养和增强。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并外化出来,表现为品格、气质乃至行为。精神力量是通过习练和修养后表现出来的正向的、积极的力量,包括信仰信念、道德情操、志向志气等。人民群众从文化中汲取养分从而聚合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引领社会历史发展进步不可或缺的动力。
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密切相关,共同构成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指标和支撑要素,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人的所有行为的动机都源于“需要”,需要的满足才会使人产生精神动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是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源泉和动力。精神领域的变革是更深层和持久的力量,精神力量的增强能够进一步调动人民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是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保障和旨归。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过程,就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过程。需求对接、文化供给、教育引导、精神内化和实践转化是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向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转变的基本环节,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和优质的文化产品,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人民的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助力全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提升。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命题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命题,不仅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更具有鲜明的实践指向。当前,国家经济实力稳步增强,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如何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实现人民群众精神富有成为更为突出的任务。我们在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依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出发,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对此,需要关注能否夯实共同思想基础的问题,以及能否凝聚价值共识的问题。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的意识形态夯实思想基础。党的二十大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需要全国各族人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夯实思想基础,凝聚磅礴力量。当前,随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摈弃庸俗化功利化的倾向凝聚价值共识。价值共识是不同主体对某些基本价值观念和道德原则达成的一致或基本一致的意见,有助于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我国价值共识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承载了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追求,体现了社会判断是非的价值标准。同时也要看到,文化需求是多样的、有层次的,存在一些负面消极的元素。尤其是在思想领域日益复杂的情况下,不正确的价值观必然影响一部分人的文化选择。
一是庸俗化。被资本的趋利性裹挟,过度追求经济利益,附庸少数人的低级趣味,失去了文化的精神价值。二是功利化。精致利己被一些人奉为圭臬,凡事从个人利益出发,将个人欲望的满足作为成功的标准,无视集体主义道德,忽视国家、社会利益,导致社会层面信仰缺失、道德危机、诚信消退。三是泛娱乐化。以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为核心,崇尚个人享乐主义,以娱乐化的心态对待一切。奉行金钱至上,追求物质享受,“把粗陋的物质捧上宝座,毁掉了一切精神内容”。久而久之,降低了大众的文化品位,减弱了群众的社会责任感。这些与我们的共同价值形成冲突,需要引起重视。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命题要求我们将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既是一个理论命题,又是一个实践命题。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让中国式现代化真正谱写出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的协奏曲,必须直面当前文化建设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重点解决实现人民精神富有的突出问题。这要求我们将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基础上注重对文化需求方向的引领,着力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始终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文化建设中面临的一个尖锐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对于那些只顾迎合一部分观众的低级趣味,而不惜败坏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光荣称号的人,广大群众表示愤慨是理所当然的。”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是多方面的,涉及国家、民族、社会多个层面,其中包括提升国家文化的软实力,增强国家文化影响力;也包括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培养和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还包括通过各种文化产品传播科学知识、优秀文化和价值观念,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及维护社会的稳定,增强社会的责任感和道德感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防止文化生产部门以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忽视文化的社会效益。精神文化产品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更要培养人们高尚健康的品位,在文化生产和消费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同时要加强对文化需求的引领。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要大力提升文化产品的供给质量,鼓励文化工作者创造更多贴近人民生活、反映时代精神的优秀文化作品;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设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平台;要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便利性和覆盖面,充分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实现文化服务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以日趋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
同时也应看到,需求从来都不只是一个简单满足的问题,而是在一定社会中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规约和引导。在满足人民文化需求的同时,还要注重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人民文化需求,引导广大群众坚守价值立场,坚定“四个自信”,为社会的有序运行和良性发展提供明确的价值准则。“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文化建设要突出爱国主义教育,突出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充分运用文化作品所特有的生动、具体、直观、有感染力的特点,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始终,点燃人民群众爱国情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维系全民族团结统一,真正发挥文化的巨大能动作用。
将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为实现精神富有的着力点。“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一重要命题的提出有着宏阔的时代背景,是基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出的文化发展战略要求。实现二者的有机协调,要从根本上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引领力、思想凝聚力和精神支撑力,坚定身为中国人的志气、底气和骨气,以自信自强、理性平和的精神状态,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精神风骨,顽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精神韧性,不惧风险、不为所惑的精神定力,守正创新、踔厉奋发的精神品格,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艘巍巍巨轮行稳致远。
首先,马克思主义是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理论之源。在开展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支撑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涤荡思想迷雾,肃清错误倾向,照亮文化发展之路。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在全社会形成学理论、用理论的良好社会风气,使人民群众在面对不良文化思想侵扰时,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伟力和实践伟力自觉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自动抵制不良文化影响,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文化信仰。
其次,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历史之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熔铸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之中。讲好党的历史,是广大人民群众坚定文化自信的最大底气,积淀着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需求。在开展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以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为基石,充分展现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充分彰显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要结合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等优秀代表,具体地历史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历史文化盛宴,以历史为营养剂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道德规范,以此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力量。
最后,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是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实践之源。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所创造的理论和实践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焕发生机与活力,也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注入新的力量。文化产品必须充分反映新时代的伟大理论创造,伟大实践成就,激励全体人民体悟时代课题,在文化实践中增强精神力量,在文化创造中赋能文化发展。

来源 | 《精神文明导刊》,2024年第11期。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导。
编辑 | 张爱玲
校对 | 朱丽丽
审核 | 陈   飞




如皋宣传
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