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小灰楼前的石碑,你一定要知道!

教育   2024-10-31 17:43   北京  



【编者按】

巍峨屹立的建筑、神韵悠远的雕塑、生机勃勃的草木,它们不只是无声的景观,更是凝固的史诗。自1905年办学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已历经近120次四季更迭,这光辉岁月铭记于每一个中国农大人的心中,也凝结于这校园中的一砖一瓦、一花一叶。它们见证了一代又一代青年才俊的成长,见证了一批又一批科研成果的产出,更见证了中国农大人为贯彻"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所做出的不懈奋斗。喜迎"双甲子",不忘来时路,官微陆续推出这些校园景观背后的故事,让那一代代师生共同创造的美好记忆与温暖故事,再一次被触碰,被唤醒,被感知。




一年一度的教师节,是教育界最大的节日。1988年的教师节这一天,美丽幽静的农大校园,发生了一件感动人心的事情。



9月10日这天下午,专程从河北省曲周县赶来的20多位干部农民,正挥锹填土立碑,表达他们对北京农业大学教师的尊敬和感激。这是一块由12万曲周农民用真挚感情铸成的汉白玉石碑,碑上刻着“改土治碱,造福曲周”八个大字。


历史上,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黄(河)淮(河)海(河)大平原的2.7亿亩耕地中,有近5000万亩是斑驳的盐碱地。

据史书记载,华北平原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盐碱地。公元前300多年,战国魏文侯时,西门豹治邺,就曾引漳水灌溉,同“斥卤”(盐碱地)作斗争。《史书·河渠书》称,“西门豹引漳水灌邺,以富魏之河内”,就指这件事。

距离西门豹治理的邺地(今河北省临漳县)东北50多公里的地方,就是现在的曲周县。这里盐碱很严重,所以当时名叫“斥章”。据《曲周县志》记载:明崇祯年间,“曲邑北乡一带,咸碱浮卤,几成废壤,民间赋税无出”。

“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两千多年来,人们为了生存,与盐碱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但由于历史条件和科学水平的限制,人们始终没有找到根本治理盐碱地的方法。据记载,曲周一个500人的村庄,仅1943年一年,就有140多人饿死,20多户妻离子散。

新中国成立后,曲周地方政府带领群众多方治理,仍然不能改变“春天白茫茫,夏季水汪汪,只听耧耙响,不见粮归仓”的穷困面貌。从1949~1975年的27年间,曲周全县在仅有的4年风调雨顺里,粮食亩产也才到100公斤,其余的23年平均亩产只有75公斤左右。在这期间,曲周靠吃国家“救济”度日——共吃国家救济粮1亿公斤,共用国家贷款、救济款5500多万元。

1972年我国北方地区大范围少雨,受旱面积4.6亿多亩,重旱区在华北。对此,1973年7月国务院召开了北方17省(自治区、直辖市)抗旱工作会议。当抱病主持会议的周恩来总理听到曲周20万亩盐碱地的情况汇报后,要求把这片寸草不生的荒原作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他对与会的农大副校长沈其益说:“农大要为河北人民做点好事……”

这年秋天,石元春、辛德惠、林培、毛达如、雷浣群、陶益寿、黄仁安等农大人,背着简单的行装,来到了曲周县北部的“老碱窝”张庄村。

这群青年教师积蓄多年的激情在盐碱地上迸发出来。他们一手抓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一手抓水盐运动的观测和研究。他们夜以继日,在头三年里,用双手土钻把一大片试验地打得“千疮百孔”,取得了数万个观测数据,基本了解了这个地区水盐运动的特点,由此提出综合治理旱涝盐碱的主体思想和综合治理工程系统解决方案。

时光斗转,1979年麦收季节的一个早晨,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负责人来曲周实验区考察后感叹道:“发展中国家的这类项目我考察过很多,一般总要半个多月,这次到你们这里,半天就够了。我认为基金会要支持这个项目。”没多久,联合国农业发展基金会就与我国政府签订了支持“曲周旱涝盐碱综合治理项目”的3000万美元贷款合同。贷款的到来,使曲周实验区一下子由几百亩扩大到23万亩,整个曲周县北部旧貌换新颜,千年盐碱地,变成米粮川。

到1987年,曲周盐碱地面积减少了近七成,灌溉面积扩大了1.35倍,森林覆盖率增加2.8倍,粮食亩产由100多公斤提高到500多公斤,曲周试验区的成功经验引发了黄淮海平原乃至全国的农业综合大开发。


冬去春来,日月如梭。“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工程”越做越大,这个国家级的“科技大会战”最终发展到由四部委主持,中央及四省两市204个科研教学单位,1141名科技人员参加的大型综合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石元春一直担任项目专家组组长和主持人。

上世纪70年代初综合治理前,国家每年要为黄淮海平原调100守望岁月拨救济粮50多万吨。经过20年的治理,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由原来的5000多万亩减少1500万亩以下,灾害频繁、低产缺粮的黄淮海平原转变成为中国的重要农业生产基地,一举扭转了我国“南粮北运”的历史,为解决国家粮食短缺作出了巨大贡献。

黄淮海平原改造获得成功后,各种荣誉和奖励纷至沓来,先后获得了数十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1993年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在曲周百姓心中,这所有奖励都不足以褒奖农大人。1988年的教师节,他们不仅在北京的农大校园树立了“功德碑”,也在曲周实验站树立了同样一块记录农大人“寒来暑往,十五春秋;栉风沐雨,备尝艰辛”的纪念碑。

老一辈农大人用他们崇高的献身精神,用他们的智慧和科技知识,在曲周人民的心中矗起了一座丰碑;老一辈农大人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曲周精神”也永远铭刻在后来者心中。

继石元春、辛德惠之后,20世纪80、90年代,李维炯、肖荧南、郝晋珉、马永良等一批教师又先后来到曲周,用农大人特有的精神,一代代坚守在这里,实践着自己的理想。

进入新世纪,解决了温饱的曲周人民,面临着水资源紧张、农业生产资源环境代价大等一系列难题——这也是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难题之一。

2006年,张福锁带领的植物营养团队追寻前辈们的足迹,来到曲周开始探寻“作物高产、资源高效、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县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示范基地”揭牌,李晓林、张宏彦、王冲等一批教师又带领青年学子,再一次扎根曲周,探求当代农大人继承传统、再创辉煌之路。

故事,还在继续。这座石碑,静静的立在西区校园小灰楼前的树林里……




来源 | 《校园记忆》 何志勇

编辑 | 李懿展
责编 | 范晨辉 姜萍萍 吴笑含 杨雨睿 张舒然


设为星标
不错过中国农大的每一条动态!

往期回顾

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 


“90岁也要做点实验来验证想法”

丰穰计划,正式发布!!!

限定美景,可以听的秋天~

分享!考研高分秘籍来了!



中国农业大学(ID:iCAU1905)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
点赞点在看!

中国农业大学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这里充满金色的希望!中国农业大学欢迎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