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这个团队,在央视综艺被赞不绝口!

教育   2024-11-16 16:28   北京  


一场关于绿色希望的盛宴

正在央视荧屏上绚烂绽放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王小芬教授

农臻有机农业团队

亮相央视《山水间的家》

讲述有机农业

在车河村扎根、蓬勃发展的故事

有趣、生动、“美味”的有机研学课程

更是令央视名嘴撒贝宁赞不绝口

快跟随我们的镜头

捕捉那些流淌在山水间的绿色记忆

共赏有机农业绽放的无穷魅力吧





山水间的人家


节目走进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车河村,这里不仅有如画的风景,更有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王小芬教授团队的身影博士生王乐、硕士生滕丽秀以及中国农大与西北农林联合培养研究生白宏宇与王小芬一同参与节目录制,生动科普了制有机酵素和有机肥料的奥秘。

在这绿水青山间,中国农大学子与乡亲们一同劳作、交流,将专业知识融入泥土,用青春和汗水浇灌着乡村振兴的希望之花。

“本地制造的东西还给本地

大自然还给自然”

撒贝宁与小朋友一起体验制作农用酵素

切艾草、加红糖水、加水、

加入菌剂、充分搅拌、密封发酵

王小芬团队用令人赞叹的微生物工程技术

巧妙地将本地那些看似无用的有机废弃物

通过一场神奇的发酵魔法“变废为宝”

化身为宝贵的有机酵素

王小芬表示

“希望通过有机驱虫酵素取代农药”

这不仅仅是一场环保的盛宴

更是一次农业生产的革新

有机酵素的诞生

不仅大幅削减了种植成本

还显著提升了作物的产量与品质

真正实现“增产、增质、增效”

让农田里的每一颗果实都饱满诱人

每一片绿叶都鲜翠欲滴

“有机不是以牺牲品质为前提”

将羊粪与小麦秸秆拌匀并调节湿度

大人们用大铲子

孩子们用小铲子

一铲一铲

铲进了对农业的热爱与敬畏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

每一铲都蕴含着

对有机农业未来的憧憬

每一铲都铲出了

农业那光明而璀璨的未来

“四十年前的味道!”

撒贝宁品尝完有机种植的黄瓜

赞不绝口,味蕾绽放

有机农业的目标

不仅是对传统农耕智慧的回归

更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道路的

坚定探索与实践

“化肥的对象主要是植物

而有机酵素更偏向给土壤提供养料

让根长得更好,提供长期养料”

王小芬不仅揭示了有机酵素的重要作用

更深刻阐释了有机农业背后

对于生态平衡、长远发展的深刻思考

车河村书记王春

“车河有机,风景与食品独好”

车河村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乡村

到成为中国乡村振兴版图上的一颗星火

离不开“有机农业+生态旅游+美丽乡村”

发展道路的选择

“探索酵素有机种植

为有机农业提供科学支撑”

正如王乐同学所言

这项技术实现了

作物低成本、高质量的种植梦想

让绿色的田野焕发出了

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科技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无限可能

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

学生在田间喷施农用酵素

如何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山水有答案,有机有未来

科技助农,智力助农

以科技之力赋能现代农业

用智慧之光点亮美好未来

通过总结数十年扎根基层的实践经验

王小芬提出新概念酵素有机农业模式

在县域尺度下,以村庄为单元

以微生物工程技术为核心

以低成本的农用酵素发酵、酵素堆肥

肥水全循环技术为支撑

结合县域有机农业“131”模式

(1个微生物工厂,县乡村3级有机肥生产

和1 个一体化有机农业

全域循环技术标准示范基地)

进行技术推广

以源头减量,分质利用为原则

将村庄生产生活废弃物全部转化

(秸秆、畜禽粪便、餐厨垃圾、人粪尿)

构建集废弃物资源循环

乡村生产生活污水治理

有机肥保氮发酵、作物低本高质种植

有机食学于一体的农业生产模式

使村庄废弃物全部转化为

低本高质的农业生产要素

实现无废乡村建设

王小芬教授在指导学生实验



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大潮中

如何推动我国农业迈向

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新篇章

如何解决粮食安全的重大课题

让老百姓吃得安心、放心?

王小芬一语中的

“建设生态循环的有机农作体系是关键”

生态,乃农业发展的坚实基座

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演变的智慧结晶

遵循自然、敬畏自然

在经济、社会、生态间灵巧舞蹈

寻求和谐共生

这正是王小芬带领农臻有机农业团队

在车河村深耕细作十余载的工作方针

王小芬带领农臻有机农业团队

山西省是有机旱作农业的根之所在,有着悠久的有机旱作传统和深厚的技术积淀。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视察期间指出:“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使有机旱作农业成为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品牌”。

2013年开始中国农业大学与山西省灵丘县建立校县合作关系,以发展县域有机农业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目标任务。2014年启动每年一届的《中国·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至今论坛已经连续召开了十一届。2017年我校在灵丘县建立教授工作站,至今我校有1000余名大学生在灵丘实践,有100余名博士生硕士生参加灵丘项目研究,有百名教师考察与参与灵丘项目建设。2015年作为试验示范村的车河有机社区率先脱贫,“车河村级有机农业扶贫模式”作为全国三个典型案例之一登上了“2018年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入选“中外减贫案例库及在线分享平台”。
2021年2月25日,车河有机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春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嘉奖,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同期获得先进集体嘉奖。历数十余载,中国农大胡跃高教授在大同灵丘的全域有机农业理论和实践,见证了一个县域的崛起,体现了农大人在生态文明事情的历史责任和担当。随后,在胡跃高教授的带领下,王小芬教授以微生物工程技术为核心,在灵丘县的建设基础上不断完善有机旱作农业技术体系,为有机旱作农业品牌注入科技活力。
在探索农业可持续发展
与生态建设的光明道路上

农臻有机农业团队
始终坚守初心,矢志不渝
以坚定的步伐,砥砺前行

中国农大师生

自当深耕农业科研

以智慧和汗水为笔

以土地和自然为纸

一笔一划间

浇灌绿色的希望
践行“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

书写绿色农业新篇章




来源|农学院

统筹 | 朱谱彤

编辑 | 张文蕾

责编 | 范晨辉 姜萍萍 吴笑含 姜承希 张舒然 杨雨睿 



设为星标
不错过中国农大的每一条动态!

往期回顾

R E C E N T L Y R E L E A S E D 

+5!“双带头人”强国行!

智能育种,中国农大校长怎么谈?

权威发布!

明年见!!!



中国农业大学(ID:iCAU1905)出品
【转载请注明来源:中国农业大学微信公众号】
点赞点在看!

中国农业大学
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这里充满金色的希望!中国农业大学欢迎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