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医学论坛报
12月14日,百克力在个人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段短视频,并配文:虽然很丢人,但值得借鉴,希望大家都别遇到。
百克力称,自己消失了5天,推掉了所有的事情住院了。原来,他误吞了一根鱼刺,刺穿了胃,在武汉协和医院急诊紧急做了手术。
不慎吞下4.4厘米鱼刺
“很丢人,但值得借鉴”
原来,近日百克力在武汉吃饭时,点了一道江水鱼。当天下午,他开始腹痛,起初以为只是吃坏了东西,没在意。
但没想到,当晚,他开始持续腹痛。于是,他到当地协和医院就诊。
CT结果显示是异物穿孔,异物长约4.4厘米,穿出了胃,并扎到了肝。
医生询问后称“可能就是鱼刺”。百克力在医院观察一晚后,第二天便进行了腹腔镜手术。
好在手术一切顺利。百克力在视频中分享了自己术后排气以及术前插胃管的感受,并表示虽然很丢人,但真的要借鉴,吃饭一定要细嚼慢咽!
此前,知名歌手张杰也曾因为被鱼刺卡住食道上过热搜。
但张杰为我们做了最正确的示范,他第一时间就去往医院急诊。
并连夜在胃镜麻醉下做了鱼骨摘除,还晒出被取出的鱼骨照片,提醒大家吃鱼要多注意。
图源:微博@张杰
鱼刺卡喉真的是
一件很危险的事
千万不要不当回事儿
你以为卡在喉咙里的鱼刺会这样
但事实很有可能是这样
甚至是这样
更可怕的是
由于食道在胸段紧邻着主动脉
且食道狭窄部位正是异物梗阻的好发部位
因此,鱼刺很有可能穿破食道,甚至刺入主动脉!
广州68岁的梁女士吃饭时鱼刺卡喉,她多次吞饭团试图将鱼刺吞落肚,不但没奏效,疼痛感反加重。
随后,梁女士来到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咽喉科,为进一步明确鱼刺的位置和大血管之间的关系,首诊医生立即联系放射科行急诊胸部CT平扫+增强检查,值班医师阅片后发现鱼刺已穿破食管壁和胸主动脉内侧壁,鱼刺一直深入到主动脉腔内!
CT图像显示:鱼刺穿破食管壁和胸主动脉内侧壁
主动脉是人体经心脏发出的最粗大的血管,如果鱼刺不能及时、安全地取出,一方面会导致食管、主动脉破口感染,另一方面主动脉随时可能破裂,就像“大坝决堤”一样大出血导致患者死亡。
患者的病情非常危急,耳鼻咽喉科、微创介入科、心胸外科、消化内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开展了MDT会诊,确定治疗方案后,历时1小时的手术,梁女士体内近3厘米长的鱼刺被成功取出。
人体食管有三处很狭窄:第一处是食道入口处;第二处在食道入口后7厘米左右,这里的食管外贴着主动脉弓;第三处则是食管与胃连接的地方。
(食管“三狭”示意图)
事故多发地段:第一处,肉眼可见的喉咙处,扁桃体、舌根这些地方。如果鱼刺卡在这里会引起吞咽困难(朋友的鱼刺就是卡在这里了),卡在扁桃体内侧的鱼骨张嘴比较容易发现,如果是扁桃体下极、梨状窝这些地方,就要靠医生来找了。
重大事故多发地段:第二处,是最危险的地方,如果鱼刺刺穿主动脉,可能造成大出血。
事故较少地段:进入胃内的情况非常罕见,能通过重重关卡卡到这么深,也是非常危险的。
鱼刺卡在喉咙咽喉部位会感觉到刺痛和明显的异物感,如果鱼刺刺到咽部的黏膜,会导致充血、水肿,甚至会诱发咳嗽。另外,鱼刺卡喉还可能引起反射性喉痉挛和异物阻塞而导致呼吸困难,这个过程中还可能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声音嘶哑、喘鸣以及喉痛等症状;假设异物比较大,嵌在声门上,更严重者甚至会导致窒息死亡。
一些细软的小鱼刺可能被馒头等食物带进胃内,但比较坚硬的大鱼刺很可能会因为遇到“食物”而越扎越深,更严重者甚至会刺破食管和大血管,增加食道穿孔的发生风险,危险系数较高。而且,就算鱼刺被馒头、饭团等食物带到了胃中,也有可能不会被胃酸消灭,有些特殊的非常坚硬的鱼刺甚至有可能战胜胃酸,继续威胁身体。
鱼刺成分是钙,醋能与钙发生反应,鱼刺遇醋会软化直至溶解。但是我们食用的醋的有效成份是醋酸,化学名称叫乙酸,一般一瓶食用醋乙酸含量为4%~6%,如此之低的含量,用它软化鱼刺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持久的浸泡。
醋中所含的醋酸可能会使食管黏膜灼伤,并能导致鱼刺扎伤的部位伤情更重,疼痛加深,对咽喉也会产生不好的影响,甚至会导致急性喉水肿。因此喝醋除鱼刺不仅杯水车薪没效果,而且还可能伤害喉黏膜。
很多人也会下意识地用手指往外抠,这会刺激咽喉后壁引发呕吐逼出鱼刺,这虽是一种急救方法,但极容易损伤黏膜,引起疼痛加重等副作用。
专家提醒:鱼刺卡喉后,吞饭、吞馒头、喝醋等“土法”都是错误的,一旦处理不当,不仅增加了取出异物的难度,甚至更易划伤食道和血管,可导致感染、出血等严重后果。
01
立即停止进食、饮水。
02
咳嗽。虽然咳嗽的气流冲击力比较小,但有些卡在喉咙的鱼刺也会被气流带出。
03
呕吐。呕吐有时可以带出鱼刺,但人工催吐、反复剧烈呕吐极易损伤黏膜、加重疼痛。对于已经卡入食管的鱼刺,呕吐基本无效。
04
尽早寻求医生帮助。无论是鱼刺还是其他异物,立即就医、及时取出异物是最好的办法。
最后
小编再次强调
吃鱼务必细嚼慢咽
一旦不幸被鱼刺卡住
最科学的方法就是
第一时间上医院!
整理自:钱江晚报、极目新闻、新闻晨报、南方日报、腾讯医典、浙大二院、孙逸仙纪念医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