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动态 | 北京市中小学科学教育专题系列培训结班仪式成功举办

百科   2025-01-08 15:01   北京  
↑点击“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关注更多科普内容!

北京市中小学科学教育专题系列培训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北京市丰台区、怀柔区、石景山区教育委员会,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以及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共同承办,旨在进一步加强北京市科学教育教师的队伍建设,推动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025年1月3日,北京市中小学科学教育专题系列培训——科技副校长培训(第八场)暨系列培训结班仪式于北京市怀柔区教育委员会成功举办。北京科学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霍利民,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阎凤桥,北京市怀柔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徐志芳,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怀柔分院院长张淑德,北京市怀柔区教科研中心主任黄海明,北京市怀柔区教科研中心副主任王金菊出席仪式。怀柔区区委教育工委委员、区教育考试中心主任曹仲帅担任仪式主持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姚锦仙,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创新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咏梅做专题报告,怀柔区各中小学科学教育主管副校长参与此次培训和结班仪式。



霍利民首先对参与培训的专家、老师及工作人员表达了感谢。2024年北京市中小学科学教育专题系列培训共计开展了19场专业培训活动,累计培训科技副校长、科学教师3160余人次。培训内容从现代科技教育理念到STEAM课程开发,从科学实验设计到学生科技活动的组织,覆盖中小学科学教育领域各个层级和阶段。通过向专家学习,与同行交流,解放思想,增长见识,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为北京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开辟了新局面。此外,他还向科学老师们提出了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积极引领科技创新氛围、加强区域合作交流、持续学习提升等建议。

阎凤桥表示,每一场培训所能承载的内容非常有限,培训的最大价值应该是其提供的持续学习的动力及对思维的启发和引导。最后,阎院长引用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在北京大学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研讨会暨全国优秀中学校长论坛中所述的一句话,即“在成人中成才、在通识中专精、在选择中成就、在融通中创新、在开放中自主”与大家共勉。

徐志芳首先感谢了市科协、北京科学中心和北大教育学院的精心组织,他表示参与培训的副校长及一线教师均反馈在多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这次培训的成功举办,体现了多方合作的重要性,也为未来的科学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表示怀柔区将继续携手各方力量,以建设怀柔科学城为契机,推进“抓教师、强管理、促合作、谋创新”的方针,构建区域协同、资源共享的科学教育新生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支持体系,全面提升区域科学教育水平,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会议进入报告阶段。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中国动物学会生物进化理论会委员兼秘书长、中国化石藻类委员会理事姚锦仙做《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养成——自由、勇敢、探索与创新》专题报告。她从达尔文小猎犬号环球航行的经历和贾雷德·戴蒙德的《枪炮、病菌与钢铁》出发,强调了如何打破学科界限,形成独特的分析框架,展现了科学家们的探索精神和面对挑战时展现的勇气与坚韧。此外,她还分享了英才计划学员的成长故事,展示了他们如何通过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逐步成长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科研人员。最后,姚锦仙指出了社会责任感对于生物学素养的重要性。她认为,学生应该认识到自己在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责任,并积极参与相关社会活动。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创新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陈咏梅做《区域STEM教育促进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思考》专题报告。她指出,当前STEM教育需要应对多方面的挑战,包括跨学科教师队伍的递进性发展和扩增、分层教研机制转变、整体规划跨学科教学实践等。此外,还需解决课程整合难、迁移难的问题,并设计高质量的STEM课程以实现一致性与进阶性的提升。为了实现STEM教育的有效迁移,学生需快速整合知识与技能,在未曾遇到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她介绍了如何通过实际问题驱动,将复杂问题拆解为可类比的简单问题,进行初步建模、模型形成、解决方案搭建等,为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了有效路径。



随着两位嘉宾报告的结束,2024年北京市中小学科学教育专题系列培训结班仪式圆满成功,本次系列培训不仅为参训副校长和教师提供了前沿科学知识和教学思路,更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教育的热情与创新精神,期待所有参训人员都能将培训中获得的知识和启发应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助力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携手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和责任感的新时代科技人才

弘扬科学家精神

播撒科学的种子
让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两翼齐飞

数字北京科学中心
北京科学中心是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建设的面向公众开放的大型科技场馆,是服务于公众的公益性社会科普教育基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