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原副行长朱民: 2025, 这个世界真的变了!经济增长下滑的时候, 该怎么办?

时事   2024-12-31 19:36   辽宁  
本文转载自:价值线
锐声音 | 栏目
 十五五规划研究| 来源
朱民|作者
 荆轲 | 编辑
导读

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朱民近日在第一财经和中国银行联合举办的2024上海全球资产管理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主题为《全球经济金融2025:重塑与应对》。


朱民表示,未来全球经济有四大特征:


1)全球经济将处于一个持续性的低增长的过程;


2)去全球化、贸易碎片化以后,贸易不再成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


3)政府的债务、财政赤字,全世界都在上升。这是一个重大的潜在金融风险。


4)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风险急剧上升。


世界变了,变了不由我们。改变自己的经营模式,是成为未来赢者的最重要的方面。


当经济增长下滑的时候,未来一切的机会在结构变化之中。中国会如何应对,哪些行业未来最有机会?


世界变了,不由我们

给大家汇报一下我对世界经济金融的观察,所以我的题目是全球经济金融2025,整个经济金融的重塑,以及我们的应对。

想说的第一个就是,全球经济是处于一个持续性的低增长的过程这是一个新的特征,我觉得理解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

第二个就是去全球化、贸易碎片化以后,贸易不再成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这又是一个巨大的变化。

第三个,政府的债务、财政赤字,全世界都在上升,使得金融风险在不断的积累,所以这是一个重大的潜在金融风险。

第四,加上地缘政治,全球的这个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的风险是急剧上升的

我想这个是我们看到2025全球经济金融的几个比较主要的特征。

顺便说一下,没有悲观和乐观之说,我只是把我们观察到的一些事实给各位做一个汇报。

世界变了,变了不由我们。

现有的趋势和结构变化,我觉得改不了,改变自己的经营模式,这是使你成为未来赢者的最重要的方面。

所以我一直说没有悲观和乐观之说,只是你看到什么。

中国经济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机会就在其中


国家也作出了重大的战略调整,提出了新增长模型。中国的新增长模型有新的发展,主要的是注重国内的消费市场,因为国际波动,与此同时,注重我们的核心的竞争力,制造业,这个特别重要。培养未来的核心竞争能力,就是碳综合转型、科技、数据资本,在这个情况下,以这些来应对整个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所以当我们看到整个经济的增长趋势在下滑的时候,其实中国的经济将面临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增长重要,其实结构变化更重要,因为盈利机会主要在结构变化之中,但在过去的长时间里,增长的趋势太强了,是增长推动结构变化,所以大家把结构的变化把在第二位,而在未来是结构的变化拉动经济的增长,请注意

所以当经济增长下滑的时候,不用担心,因为未来一切的机会在结构变化之中我觉得这个是今天的全球经济金融和中国经济金融变化对各位最重要的和最关键的一点。

好,我把故事说完了,剩下就很简单,我就用一些数据把我想说的事情简单的给各位做一个汇报。

全球经济将陷入3-5年低增长


全球经济持续低增长,大家可以看到2022年经济反弹,当中是黑的是全球,2024年有一点的反弹,2025年现在看来基本和2020年持平,然后缓缓地还是往下走,整个经济在今年也就是2.7左右的增长。

明年也就是2.7~2.8左右,大概会维持在这个水平在今后3~5年左右的时间,这是一个相对比较低的全球增长水平

为什么?

有几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创伤还是很大的,如果没有发生疫情,全乐观的估计在2022年的时候我们可以强劲反弹。

这个缺口是永久性缺口,它永远回不去了,已经给全球造成了7万亿美元的缺口,所以这根曲线回不去,我们等于在原有的增长轨迹平行的下移,走到一个低的增长轨迹,我觉得理解这一点很重要。

没有回到均衡,只有新常态

我们总是以均衡的关系认为它会回去,它是回不去的,所以这个影响很大。
为什么经济下降和劳动生产率下降,其实有几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产业链的重造,贸易的推动力不再存在,地缘政治的波动,它对整个生产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冲击,现在还在调整和形成过程之中,人工智能还没有形成新的生产力,所以这张图将会主导未来几年的基本的经济趋势。

我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的时候,我发现,每当有经济危机的时候,经济增长在危机后都会下跌。我们预测在未来也就是2.5%~2.6%左右的全球GDP增长速度。

高盛最近做了个预测,他说长期到2070年,全球经济增长是缓缓下降,全球下降到1.7%左右,这很有争议,因为核心是人工智能ChatGPT能多大程度上改变全球经济,不清楚,但是如果人工智能不发生大的变化,大概是基本趋势。

贸易不再是经济增长“火车头”

其实贸易从2008年就开始变化,大家可以看到,贸易全球增长很快,从30%涨到60%,2008年左右,其中涨的特别快的就是2001年、2002年到2008年,这是什么?这是中国加入WTO。


但是从2008年开始,大家可以看到,贸易是不断的波动,其实都在60%这个比重没有动过,也就是说在2008年以前贸易增长速度永远超过GDP增长速度,贸易是全球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火车头,2008年以后贸易和GDP增长基本同速,所以它增长的比重没有变化。

贸易不再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火车头。这又是一个很重要的变化。

大家可以看到科技产品的出口急剧下跌,这就是地缘政治。大家可以看到制造业的出口急剧下跌,这就是地缘政治。

产业链的重置,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中国的电子产品出口到美国,2018年以前达到的美国进口的40%,现在大家可以看到跌得非常厉害,上升的是什么?是东盟向美国的出口。

顺便说一下,相当部分是中国的企业在东盟的再出口,但是它改变了一个根本的东西,它改变了全球的产业链配置,同时它改变了中国的GDP和GNP配置。

财政赤字率急剧上升

在贸易发生变化的时候,金融的变化也是很深刻的。


最深刻的变化就是财政的赤字急剧上升。

同样是我们做的预测,如果没有2000年的疫情的话,全球平均,政府的赤字应该是从83%左右逐渐走到87%,有点增长,不是特别厉害,但是疫情以后急剧的扩张,以后有所下跌,最近又开始逐渐上升。

到2028年,15年以后,全球债务会达到GDP100%。

大家还记得2000年欧元成立的时候标准是什么?我们历来学的财政标准是3%的赤字,60%的债务,这是铁的杠杆是不允许超过的。

这根曲线急剧上升,一方面是对疫情的恐惧,一方面是民粹主义,像美国、欧洲、日本为了讨好民众大规模的财政赤字,社会服务开始增加,一个是利率高了以后,政府的债务成本上升,所以这根曲线下不来。

这根曲线下不来,全球的金融就不可能安全,因为金融根本上是跟着财政走的。日本的债务最高,政府债务250%,美国都130%的,美国人曾经嘲笑欧洲的债务,现在美国的政府债务超过了欧洲,债务结构发生很大的变化。
我们举一个美国的例子来看,预测美国到2028年,4年以后,灰的是它的基本赤字,大概3%左右,这个还是3多一点,3.5还是可维持的,粉红色的是它的付息成本,大家可以看到它的付息成本上升非常厉害。

为什么?因为利率水平高了,政府的财政支出在不断赤字,付息成本不断上升的话,财政赤字是不可能控制的,所以财政赤字上升是金融未来一个很大的风险,财政赤字谁买单?央行买单。


我们以美联储为例,2008年的时候,当初美联储扩张的这一截,从0.7万亿美元左右的资产负债表涨到了1.4,翻了一番,我们都觉得了不得的太厉害了,以后逐渐上升,2020年大家可以看到,美联储一下上升一大截,灰的是欧央行,黄的是日本。

所以其实要理解像美联储现在在这个位置上,就在高位上,它是往前也不能走,往后也不能走,所以货币政策只能是走走停停,停停走走,财政持续扩张,货币停停走走,走走停停,这就是金融业最大的潜在风险,我觉得这个风险它是一个不断的积聚的风险、积累的风险。

央行的利率维持在一个高的水平,通胀在3%左右,央行在3~3.5%左右,经济增长速度在2.5%左右,就是我们能看到未来的新常态。我觉得这个是一个很大的全球的新的经济金融的环境和约束,理解这一点还是很重要的。

高涨的脆弱指数
和全球经济碎片化


这是最新的关于不确定性的两根指数,第一个是脆弱指数,大家可以看到全球经济的脆弱指数上升得非常厉害,这个是蓝的曲线,红的曲线是地缘政治,在俄乌冲突以后有所下降,最近随着两场战争的进展急剧又在上升,所以全球的脆弱性和地缘政治的风险都上升得非常厉害。

同时,全球经济的碎片化很厉害,我们统计几乎吓坏了我们自己,也包括所有人。2023年一年全球各个国家自己增加的产业政策,大家可以看到从几乎是一个极其低的,1月份的水平,100左右,涨到了1600 、1700左右,全世界产业政策。


世界经济论坛论坛最近发布了2024全球金融风险报告,我是世界经济论坛的董事,但这个报告出来以后我特别的惊讶,未来两年主要的风险是什么?是信息错误,极端气候、社会分化、网络不安全,国家间的武装冲突,第六是经济机会,第七是通货膨胀,第九是衰退。


未来两年全球十大经济金融风险,3个是经济,7个是政治。

未来10年,极端气候、生物多样化、资源、信息、人工智能、移民、网络、社会分化、污染,没有一项是经济。

说明什么?在全球化的过程里,我们都认为我们自己活在一个经济的世界里,今天这个世界变了,我们今天活在一个巨大的政治和不确定性的世界里,所以在考虑整个全盘的约束的时候,它不只是一个经济约束,还有很多我们以前不熟悉的因素,现在都会成为新的约束条件。

中国怎么应对?
未来需求在哪儿?


我觉得国家提出的重大战略是提出了新增长模式这个概念。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的经济从增长的速度来说,从2008年以后其实缓缓下降,因为规模大了,增长速度放缓,这是一个自然的现象,但增长的质量会提高。

所以这里的几件事,第一件事就是扩大国内需求,因为面对全球的不确定性,把自己的重点放在国内变得特别重要。

大家可以看到中国的物质产品的需求比重占GDP比重32%左右,从40%下降,我们对物质产品的需求不可能再提高了,因为我们已经有了13,000美金以后,我们的必需品的消费在下降;我们的房地产的需求也在下降,因为人均已经42平米了。

什么是未来的要求?

1)大家可以看到我们未来关于整个的文艺,整个的旅游,整个的卫生,整个的医疗,空间还是相当大的,消费的核心正在从物质产品的消费走向发展消费,转向服务消费,这是中国在今天人均1.3万美元的阶段上必然的结构转化,所以消费的前景非常大,中央正式提出消费要在供给端改变和发力,是特别重要的。


2)做大做强制造业

我们希望能够维持着30%的比例不变,中国的制造业打遍天下无敌手,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变化,也是我们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变化
这是三中全会中央提出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关的产业,新兴产业,科技、生物、新能源、新环境,以及培育未来的量子信息,人形机器人甚至是人工智能等,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便宜、好的质量和高的科技的全球制造业这方面发展,这是特别重要,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制造业的投资走得非常厉害,制造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从2000年以来逐渐下降,2017年之后到现在一直上升,已经占到整个投资的50%以上了,所以制造业是个重点。

3)碳中和。

中国要走向全强国,走向世界。绿色转型是中国的必经之路,我们做过分析,到2050年,中国的GDP会翻两番,达到400万亿人民币以上,但中国的碳排放量会消减90%,大家想想,这是多么重大的结构调整和科技的发展。

我们的新能源的装机上升得非常厉害,全球领先,大家可以看到全国发电容量37.5%就是新能源了。

现在唯一的是什么?唯一的是储能不够,电网不够,发电量不够。所以下一步的改革就是电网改革和增加储能设备,把这个能量用起来

氢能起来了,因为有了这个干净能源,我们现在的氢的成本大概可以三美元一公斤,三美元一公斤在国际上就可以竞争了。因为氢是储能,氢是重卡,氢是化工,这个能源结构变化了。

核电站,我们重新启动了276座核电站。

剩下的就是改革电网,改革电网的第一步就竞价,竞价上电网。第二个就是电网建立并行的去中心化的电网系统,我觉得这个都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4)人工智能

今天是从数据到知识,直接到产品。我们进一步意识到人类有史以来找到了第二个知识的认知的途径是机器认知,而且我们第一次发现机器认知可能不只是重复人的认知,可以丰富人的认知,这个世界是真的变了。

全面构建人工智能的产业链是一个很大的发展。我觉得结合中国的制造业,我就举两个,我觉得将来会有重大突破,而且会在中国突破的。

无人驾驶汽车全世界无人驾驶汽车的几家,大家可以看到除了特斯拉是一家,剩下的5家全部是中国企业,现在是L3水平中上,逐渐走向L4,中国的试点,而且中国用城市的路网配无人驾驶,这个以后会发展很厉害。

具型机器人,这个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未来,因为这是一个把物理空间、人工智能和机械制造业结合的一个产业,我知道上海是会成为我们国家机器人的特别重要的发展的城市。中国有很大的优势,我们看到全球的产业链,从手、胳膊、肘、从感应器等的元器件,中国都占了全球的产量的50%左右。

5)数据的资本化。

在发展人工智能的时候,人工智能算力、算法和数据,外国人卡我们的算力,我们的算法受到影响。

我们剩下的核心资源是什么?是数据。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数据大国,我们预计2025年中国会超过美国。其实今天已经超过了,问题是怎么用这个数据,所以中央在去年做的重大决策,提出的数据20条,摒弃了一直缠绕我们的所有权的问题,沿用1978年的包产到户改革的政策,先把所有权放一边,我们定义了数据的我们叫持有权,你持有就可以,生产权,你把它做成产品,经营权,三个权利都可以盈利经营。

紧接着去年8月财政部发布了一个特别重要的文件,数据可以入表。数据入表就是可以作为资产,可以作为负债,也就是说可以作为资本。这一条路打开,数据资本的发展挡不住了。所以我们在全国观察到一系列的数据抵押,数据加强,数据贷款,数据投资等等的现象,规模从几千万到几个亿都有,全国开始了政府数据的授权经营管理,把数据放开。

我前两天在上海的数据交易所看到浙江的一个中小的城市把数据打包在上海上市,交易成功,这个也是走在很前面。


如果我们把所有的几件事放在一起的话,我们看未来的话全球经济金融还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低增长、高财政赤字和金融不确定性,贸易的碎片化,地缘政治和不确定的上升,这都是我们面临新的环境,而在在这个新的环境下,中国的决策是保持定力,我们构建新的一个增长方式,关注于国内消费市场,关注于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制造业,关注于未来的绿色、人工智能以及数据资本的大潮。


英杰读库
洞察世界和社会,追踪热点,探求真相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