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恩师田渊先生二三事

文摘   音乐   2024-10-27 07:20   山西  

按:浑中老同学侯长胜的文章《忆恩师田渊先生二三事》,深深的师生情谊令人感动不已。在此我也欢迎老同学们踊跃来稿,让我们一起共同回忆母校、怀念老师、追忆故乡及童年趣事……来稿可与我微信联系:13700528396。


忆恩师田渊先生二三事

侯长胜

(一)

        感谢恒林把“田渊先生古诗词遗稿”(原文见《浑源州》公众号)转发到浑源中学宣传队群,作为恩师的学生不禁感慨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它催促我匆匆提笔,把和田老师的深情厚谊略述一二。

        田渊先生是我的中学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我是班里的学习委员,因此我和老师的交往更多一些。这篇文章不仅让我们全面了解了老师的艰难求学之路,辛劳丰富的人生历程,而且更深入地体会到老师的和蔼可亲与高风亮节,仰慕他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

        那是1964年的浑中南校,初一年级66班的第二学期。我刚进教室门,就看见左手围着不少人,静静看着墙上贴的东西。原来是田老师把我的作文《我的父亲》,花很大功夫誊抄到8开稿纸上,并用红笔划出重点符号,加上旁批与点评。这从未见过的手法确实非常新颖,可见老师的教学创意与良苦用心。它不仅很好地调动了同学们认真学习语文课的热情,也触发出我对文学写作的爱好与激情。课后我按照《儿童文学》杂志的地址,悄悄大胆地寄出生平第一次投稿,初次尝试的结果肯定是失败,但当我收到编辑部寄来的退稿信与热情鼓励时,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自从老师扶上马,不管工作岗位如何变换,我都根据时间条件,坚持阅读感兴趣的文学书刊,成为一名业余文学爱好者。虽然不才,但从1982年至1998年,也在全国省市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过70余篇小小说、诗歌、散文、影剧评等作品。

(二)

        2002年4月,突然接到在朔州民政局工作的老同学打来电话,他向我简单讲述了浑源中学校庆的情况,66班只有几个同学应邀参加了活动。因非要人,显得冷清乏味。他希望我牵头组织一次全班同学的大聚会,好好热闹一下。我觉得建议挺好,爽快地答应下来。经过小范围商议,时间定在5月6日,地点在学校斜对面的松鹿餐厅(后拆除)。于是几位骨干同学负责通知到每一个人,提前和县照相馆约好为全班同学摄影留念的事宜,并置办好白酒啤酒、干果类食品。

        是日,风和日丽。同学们陆续从外地、县城、乡下赶来。我们用车把田渊老师和教数字的王鑲老师隆重地接来。在学校大门口照完像后,便开始了大聚餐。分别30多年后聚到一起,场面有多热闹开心可想而知。大家呼唤着外号昵称,述说着各自的经历磨难,开怀畅饮,一醉方休。两位老师也特别激动高兴,真是相聚时难别亦难啊!66班的首次师生大聚会非常圆满成功!

        田老师的一首遗作: 

分离各自东西北,

喜会争相话当年;

今日畅怀难没醉,

春醒冻土更无眠。

        我返京不久便收到田老师的来信,开心之余,还给我写了首词,好像是《蝶恋花》。我立即回信给老师,作为老师喜欢的学生,也填写了一首同词牌名的东西,就当是交作业吧。很快老师在回信里肯定了我的意境很美,但指出平仄韵律等古诗词写作要求很苛刻,难度太大,不必费劲学它了。确实我没有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只知道字数对等、基本合韵,完全是瞎来!此后再不敢轻易地乱用格律词牌名示人了。当然我也不断学习了些古诗词写作的基本知识,但合韵、对仗还好弄些,对于普通话不达标的我来说,平仄就很难满足要求了。常常出现因字损意的问题。可惜先生英年早逝,学生再想学习交流也办不到了。

(三)

        就在66班同学5月聚会的当年,国庆节前后田渊老师由姑娘陪着来北京看病。

        我闻讯后立即赶到他们入住的旅馆,看望慰问老师,并了解了病情。老师喉咙里长了东西,这可能与多年的教书生涯吃粉笔沫及吸烟有关,到哪个医院看好呢?

        当时看肿瘤的医院当数中国肿瘤医院和北京市肿瘤医院,但后者成立时间不长,经验不够丰富,决定入住中国肿瘤医院诊疗吧。

        我把消息尽快告诉了我的英语老师方常瑞先生和夫人王文昭老师。他们离开浑源后,先到河北沧州等待,后调回北京水利部工作。当时年事已高,退休在家。但方老师还时不时回部里,陪同专家出访欧美,因为那时精通水利专业的英语翻译人才很缺。

        当听说田渊老师因病来京住院后,说啥也要去看望一下,让我带他们一起去。他们多年来对浑源中学的人和事念念不忘,一直关心着那里的发展变化,毕竟那里是他们挥洒过青春热血的地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周末,我们一起从西城区三里河乘车来到朝阳区潘家园的中国肿瘤医院。老师们久别重逢,那叫一个开心激动!我在旁边静静地陪着,把宝贵的时间让给老师们。他们相谈甚欢,畅聊着他们关心熟悉的人和事,不觉就到了医院的午饭时间。我们鼓励田老师既来之则安之,积极诊治,祝愿他早日康复!

        该告辞了。不料田老师说啥也不让走,吩咐姑娘代他请我们去附近的饭馆用餐。我们当然不从,哪有让病人请客的道理?可田老师执意让吃过饭再走,盛情难却,不能寒了他的心呀,我们只得顺从了。

        谁能料到这一别竟是永诀!

        田老师确诊为下咽癌。经过手术、几个疗程的放、化疗,出院回家休养。时过一年,病情复发加重,于2003年12月18日与世长辞!家住城关镇的几个同学,闻讯参加了在田老师自家院子里举行的追悼会,送恩师驾鹤西行,并把消息告诉了我。事已至此,还能说什么呢?唯愿鞠躬尽瘁的恩师长眠地下安息吧!

           学生    侯长胜

        2024年10月26日

      作者简介:侯长胜,1951年出生,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人,浑中66届毕业生。1968年参军、在总后汽车35团卫生队865部队卫生所任卫生员。1970年调入北京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任实验师。1986年转业,先后供职于北京职工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工作,多次获得荣誉和奖励。业余热爱文学。

  从1982年在《北京晚报》发表诗歌《架桥》起,先后在《北京日报》《北京科技报》《大众电影》《当代电视》《电视良友》《消费者》《武汉广播电视周报》等省市以上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影剧评、书评、影视故事、通讯等作品60余篇。

  1985年在全国首届青年影评征文大奖赛中获鼓励奖,年底成为北京市丰台区作家协会会员。

  1993年诗歌《故乡的小路》入选《世界华文诗选萃。

  1996年由农村读物出版社出版了15万字的生活类图书《利矛坚盾》。

      田渊(1936.7.18—2003.12.18),山西宁武人,中学高级教师。1955年求学于太原市的中学,1958年考入山西大学中文系,1962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在浑源中学当教师,直至退休。


浑源中学部分教师在教学楼前合影    摄于1987年前后

前排左起:郭自力  王惠敏  田渊  赵杰  王与功  张江  高崇圣

后排左起:禹博学  刘乃卫  王禹  穆建福  翟景荣  赵夺璧  李仁杰

(田渊先生的照片来源于《浑源州》公众号)

附:歌曲《你是一个大写的人——致敬我的老师》:

恒山之林
音乐作品交流,音乐教学体会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