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战略定位,作出重大贡献——专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冯奎

时事   2024-11-27 07:31   北京  


本文刊载于《瞭望东方周刊》(2024年第24期,总第921期),原题为《立足战略定位,作出重大贡献——专访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冯奎》。

文丨《瞭望东方周刊》记者简宏妮 编辑顾佳贇


进入新时期,“三基地、一枢纽”有了新内涵、新分量,是中部地区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崛起的主要依托。


2024年4月3日,技术人员在南昌大学国家硅基LED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芯片进行电性测试(万象/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制度和政策体系。

中央为何要求中部六省加快崛起?中部地区如何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崛起力量?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中部地区还面临哪些挑战,应该如何寻求破局?聚焦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相关问题,《瞭望东方周刊》近日专访了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研究员冯奎。

冯奎

事关高质量发展全局

《瞭望东方周刊》:2023年,中部六省实现GDP总量约26.99万亿元,占据全国比重约21.41%。从经济体量和增速来看,中部地区在全国占据什么位置?中央为何要求中部六省加快崛起?

冯奎:2024年是“中部地区崛起”提出20周年。

我国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3年提出振兴东北战略,一系列重大举措对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当时,东部沿海发展领先,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推进得如火如荼,中部“存在感”相对有限。

2001-2003年,中部六省GDP年均增速分别低于东部、西部地区1.8、0.4个百分点。从人均GDP看,中部六省从全国平均水平的88%(1980年)下降到75%(2003年)。为此,党中央适时提出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2004年之后,中部地区增速开始加快,尤为突出的是,“十三五”时期,中部地区经济年均增长达到8.6%,增速居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之首,特别是从2017年底到2019年底,经济增速一直领跑四大板块。

但近两年来,中部的相对增速有所下滑。从实际增速看,2023年我国实际GDP增速前十名中,西部省份占7席,东部省份占2席,中部省份仅有1席。东北、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名义GDP同比分别增长3.7%、5.1%、3.3%、4.6%,中部地区位列最后。

从2023年经济增速来看,湖北经济增速为6.0%‌,安徽经济增速为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2%)。山西(5%)、湖南(4.6%)、河南(4.1%)、江西(4.1%)落后于全国水平。有3个省份未完成2023年初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预期目标。特别是河南,作为长期以来我国第5经济大省,2023年经济总量未能突破6万亿元大关,排名被四川超越。

因此,客观看,中部地区过去20年成绩突出,积累了许多经验,但也面临着如何在更高起点保持后劲、加快发展的问题。中部地区的发展势头能不能持续下去?能不能在先进技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有更大突破?这些都是当下要着重关注的问题。

《瞭望东方周刊》:中部地区崛起对全国高质量发展具有怎样的战略意义?

冯奎:中部地区事关高质量发展全局,其重要意义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

第一个层面,中部地区具备相当多的有利条件,比如人口占全国1/4,能源、粮食等保障条件好,传统产业基础厚实,发展潜力巨大。同时,中部地区人均GDP还没有达到全国平均线,仅此一点就可看到,中部地区还有相当大的潜力有待充分释放。如果中部地区发展起来,就能对全国经济增长、对全国人均收入水平增长作出重大贡献。

第二个层面,中部地区不靠海、不沿边,属内陆地区,这个区位在以往看是发展的短板。国家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这为中部地区形成新的区位优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所谓中部,就是在国家版图中处于联通南北、承东启西的枢纽之处。中部地区能吸纳、转化东部的产业创新资源,又能为西部发展提供大量制造业产品,其畅通经济大循环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第三个层面,中部地区的优势是粮食、能源、先进制造业。这些产业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底座”。如何在坚决扛起维护国家粮食安全重任的同时,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速?如何推动传统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确保国家的能源安全?这些都是事关国家高水平安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问题。

“三基地、一枢纽”是重要依托

《瞭望东方周刊》:中部地区的战略定位,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此定位下,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需要从哪些方面发力?

冯奎:“三基地、一枢纽”是中部地区显著的比较优势,坚持“三基地、一枢纽”建设需要付出长期努力。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三基地、一枢纽”有了新内涵、新分量,是中部地区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崛起的主要依托。

2023年,中部六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9.2%,超过东北三省一区26.6%的比重,成为中国第一大粮仓。河南、安徽都是粮食净调出省份。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能源原材料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南、湖北等省份。中部地区有一批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近年来新科技产业集群异军突起,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占全国比重分别达27.3%和17.8%。中部地区交通便捷,除了武汉和郑州,还有合肥、南昌等许多中部城市都具备打造全国重要交通枢纽的潜力。

在此定位之下,中部地区应在粮食、能源、装备制造等领域实现量的稳定增长与质的有效提升。

要高质量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打造一批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要进一步提升煤炭、稀土等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增强煤炭等化石能源兜底保障能力,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要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中部大通道建设促进“大通道经济”发展,也是重要努力方向。

《瞭望东方周刊》:对标中央要求,中部六省如何结合自身比较优势,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冯奎:中部地区制造业,尤其是近年来先进制造业发展优势不断凸显,部分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如湖北的“光芯屏端网”(光通信及激光、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技术、智能终端、信息网络)和清洁能源、安徽的动态存储芯片和新型显示、江西的锂电产业、湖南的工程机械领域等等。

集群化发展是将产业特色扩大,变为产业生态优势的关键一招。各省可结合特色产业优势,打造集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成果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传统产业在中部地区的“根”很深,要推动这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来,河南食品轻纺、湖南冶金、湖北化工建材、安徽钢铁有色等传统产业向数智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都较为成功。

2024年11月6日,安徽马鞍山,宝武集团马钢轨交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中心展示的车轮展品(刘军喜/摄)

中部各地还要加强联合,共同努力建成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中国中部新型工业区。例如,安徽和湖北完全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合作,共同引领新能源汽车发展。

加快推进变革

《瞭望东方周刊》:您认为中部地区在加快崛起过程中,还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冯奎:所谓困难和挑战,核心就是对“站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崛起进行破题。

一是进一步提升创新驱动能力。2023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为2.65%,中部地区只有安徽(2.69%)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他5省都没有达到。这个指标,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部地区创新投入强度仍有待提升。

二是进一步形成经济发展优势。粮食、能源等产业是中部的优势,但这些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的政策、技术约束要素较多。在国家给了中部新时期重大定位的基础上,中部各省需要谋划建设具有竞争力的传统产业、战略产业、未来产业,需要大幅提升产业效率。

三是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中部地区近年来开放水平明显提升,但开放能级和东部沿海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同时在一些政策方面,中部也没有西部沿边地区更有优势。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总体规模依然较小,这是历史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当前,中部地区布局了大量开放平台,要注意防止部分平台之间存在着竞争过度的现象,以免影响重大开放平台效率。

总体来说,中部地区只要不断推动一系列的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和质量变革,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崛起的战略目标就一定能早日实现。

《中部崛起硬“脊梁”》专题系列稿件
站上更高起点
兴产业,塑未来
城镇化新支点
绿色崛起
“火车头”之问
立足战略定位,作出重大贡献



欢迎点击“在看”,获取更多新闻~↓↓↓

瞭望东方周刊
深耕幸福之道 读懂城人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