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防治慢阻肺病要趁早

时事   2024-11-28 20:10   北京  


本文刊载于《瞭望东方周刊》(2024年第24期,总第921期),原题为《冬季防治慢阻肺病要趁早》。

文丨《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史佳庆 编辑鄂璠


慢阻肺病是严重影响国民健康的公共问题之一,秋冬季节和冬春交际是高发时节,早诊早治非常重要。


江苏淮安,医护人员为居民讲解慢阻肺病及预防知识

2024年11月20日是第23个世界慢阻肺日。11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2024年世界慢阻肺日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发布,明确2024年世界慢阻肺日的活动主题是“知道你的肺功能”,鼓励广泛宣传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知识,提高人民群众对肺功能检查的重视程度,加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自我管理,控制吸烟、室内外环境污染、职业暴露等危险因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同时还发布了《2024年世界慢阻肺日宣传要点》。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确诊需进行规范的肺功能检查及胸部影像学、血常规检查等。

今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印发《关于做好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高血压、糖尿病两种慢性病患者健康服务基础上,加强呼吸道疾病防治,组织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

“公开数据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慢阻肺病”)严重危害我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患病率较高,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的患病率高达13.6%,患者人数近1亿。但其患病知晓率为0.9%,肺功能检查率为4.5%,呈现出患病率高、知晓率低、规范化诊疗率低的特点。该疾病本身存在较高的死亡率,全球每年约有300万人因慢阻肺病死亡,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之一。建议慢阻肺病高危群体在每年健康体检中加入肺功能检测,尽早诊断和干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袁玮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警惕慢性咳嗽

每次提重物爬三层楼,都会呼吸急促;与朋友爬山时,速度和体力大不如其他人,时不时就胸闷气短……近年来,这些症状一直出现在张胜(化名)的生活里。

以往,张胜每年体检只做常规检查,但今年他增加了肺高分辨率CT扫描检查。高分辨率CT扫描可以检测肺部结构与炎症,对于识别慢阻肺病的早期阶段会有帮助,通过检查肺部结构是否正常以及是否有肺气肿、肺大泡及支气管的慢性炎症改变,医生可以及早发现慢阻肺病,并有助于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张胜来门诊看病时,我得知他已有20多年的吸烟史,每天至少一包烟。他平时有慢性咳嗽的症状,一抽烟就会咳嗽,早上起来还会咳出白痰。但是,张胜以前并没有将这种咳嗽视为一种疾病的表现,只是认为吸烟的人可能会咳嗽,烟抽多了痰就会多一些,从未在意过。”袁玮说,“同时,每年入冬气温降低时,张胜很容易感冒并引发气管炎,咳嗽和咳痰的症状会加重,还会出现胸闷和憋气情况。”

从张胜的症状来看,袁玮初步判断他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由于长期大量吸烟,又伴有慢性咳嗽和咳痰的症状,医院为张胜安排了肺功能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他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这是慢阻肺病的特征性表现。”袁玮介绍道。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病的金标准。结合高分辨率CT扫描显示的肺气肿情况,张胜被诊断为慢阻肺病。“根据张胜肺功能情况,我建议他进行吸入药物治疗。这类药物经口吸入肺部,直接作用于病人的支气管和肺泡,起到扩张气管、减轻气道炎症反应和减少痰液分泌的作用。”袁玮说。

使用吸入药物治疗一个月后,张胜的咳嗽、咳痰症状有所减轻,也没有明显气喘症状。值得注意的是,像张胜这样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潜在的危害因素,督促其戒烟,祛除危害因素也是治疗的重要一部分。

祛除香烟危害因素是治疗慢阻肺病的重要一部分

62岁的王南(化名)也是袁玮医治过的患者。年轻时他在工厂工作,接触煤、金属碎屑和有机粉尘,又有30多年吸烟史,检查后被确诊为慢阻肺病中晚期。袁玮建议他戒烟、长期使用吸入药物以及口服祛痰抗氧化的药物,督促他规范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王南肺里的呼吸声音有明显改善,气喘发生的次数减少了,感觉体力也比治疗前增加了许多。尽管如此,他的病情仍然需要持续关注和跟进。

注重规范治疗

“秋冬季节和冬春交际是慢阻肺病的高发时节。”袁玮解释道,比如,在北京冬春交替之际,尤其暖气刚停但气温尚未回升,有些老年人会因咳嗽、咳痰症状加剧而前往医院就诊,他们可能误以为自己是受凉导致的呼吸道感染或急性气管炎,但经详细询问病史及肺功能等检查后,很多患者被确诊为慢阻肺病。“慢阻肺病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容易被忽视。”袁玮说。

除天气因素外,患者的肺功能好坏、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生活环境等,都与疾病的急性加重风险有密切关系。浙江康复医疗中心(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副院长刘文兵强调,慢阻肺病虽不是短期内可致命性疾病,但它会逐渐侵蚀患者的肺功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据袁玮介绍,慢阻肺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有四类:吸烟及二手烟暴露者;长期暴露于有害环境者,一部分是生活中烧柴草、煤炭,以及在牧区烧动物粪便的人群,一部分是在工作中,与粉尘和化学物质长期接触的工作者,如室内装修工人,如果在粉尘和化学物质接触的过程中,没有做好相应的职业防护,就可能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和慢阻肺病;儿童期曾经患有严重肺炎或者营养不良的人群;存在遗传因素的人群,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患上慢阻肺病后,患者通过规范的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疾病进展,减轻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慢阻肺病最主要的治疗方式是使用吸入药物为主,其次是口服药物。由于小气道闭塞,慢阻肺病患者易出现气流受限。吸入用药可以将气道‘扩张’,让呼吸变得更加顺畅。”袁玮说,长期规范使用吸入药物能够有效缓解症状、预防急性加重和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在遵医嘱合理用药外,非药物治疗的重要部分是健康教育,祛除危险因素首要是指导患者彻底戒烟。对于有职业烟尘接触的患者,要提醒他们做好职业防护,或者改善工作环境。”袁玮说。

此外,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朱惠莉提醒,慢阻肺病患者除要戒烟并规律用药外,冬日里一定要额外注重防寒保暖,每年注意提前接种呼吸道感染相关疫苗,保持室内空气清洁和适宜的温度、湿度,饮食清淡易消化,并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体质和心态,增强自身免疫力。

提倡早诊早治

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部门9月13日公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被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患者健康服务内容。同日,第九届“中法医学日”暨中法高级别医疗研讨会主题活动举办,会上发布了全球慢阻肺病指数。

该指数显示,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在慢阻肺病防治与管理方面的整体表现仍待提升。其中,我国慢阻肺病的疾病负担较重,呈现“三高”特点,即患病率高、死亡率高、经济负担高。目前,我国慢阻肺病总患病人数约1亿,已成为我国第三大死因,年死亡超100万人。在经济负担方面,我国慢阻肺病人均经济成本约为942美元(约合人民币6800元)。

慢阻肺病是严重影响国民健康的公共问题之一。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部主任许爱国表示,低知晓率无疑是导致慢阻肺病的患病率持续走高的关键因素之一。

2024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印发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健康服务规范(试行)》(以下简称《服务规范》)。

《服务规范》明确了服务对象为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中慢阻肺病患者,服务内容包括建档、首次随访、随访评估和分类干预、健康检查等,同时为方便各地开展服务,确保服务质量,明确了分类随访服务流程、服务要求、评价指标,并提供了随访服务记录表,供各地参照执行。

10月26日,在2024青岛呼吸产业大会暨第二十三届呼吸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到,从关注疾病的治疗到关注预防,早诊早治,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观念转变。

对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穆新林提醒,慢阻肺是肺癌的高危因素之一,肺癌高危人群应同步进行慢阻肺病的筛查。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杨汀认为,对慢阻肺病有效干预措施的投入不是一种负担,反而在可预见的未来能够提供实质性经济回报。

“临床上有很多慢阻肺病的患者在急性加重期才开始治疗。大部分患者只有在咳嗽严重、呼吸道感染或患肺炎时才去医院就诊,且没有规律复诊和用药。此外,有些早期症状不明显的患者没有及时就诊。即使就诊之后,他们认为疾病处于早期阶段,病情发展缓慢无需在意,拒绝用药或者随意停药,并对吸入药物存在顾虑,难以坚持。总之,患者的自我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袁玮说。

为应对挑战,许爱国认为慢阻肺病防控的关键在基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仅是慢阻肺病防治的第一道防线,更是实现全周期健康管理的关键环节。它们的有效运作能够显著提升慢阻肺病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医疗负担。

此外,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国际合作项目部副主任韩晖建议,要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推进慢性病医防融合管理模式,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除了为患者提供临床处方外,还要提供预防保健处方,即“双处方”,帮助患者形成主动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习惯。



欢迎点击“在看”,获取更多新闻~↓↓↓

瞭望东方周刊
深耕幸福之道 读懂城人之美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