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
近年来,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笔笔真金白银投入教育、一项项扩优提质政策落实落细、一批批栋梁之材培养造就……建设教育强省,辽宁步履坚实,不断取得新成效、新突破。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1月1日,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活动中心座无虚席。舞台上,同学们再现了一代代辽农人扎根沃土兴学兴农的感人故事。观众席间,不时有同学流下感动的泪水。当大幕落下,掌声响起,强农报国的使命担当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这台原创校史舞台剧《沃土情》是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深入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最新成果。
立德树人是教育强国建设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年来,我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守正创新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多措并举打造高素质思政教师队伍,精心打磨高水平思政“金课”,引导青少年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邀请时代楷模、劳动模范等先锋模范人物深入校园开展主题巡讲;将思政课堂设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一线,让思政课更贴近实际、打动人心、震撼心灵;加强思政教师梯队建设,抓好“关键中的关键”……一堂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让师生对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笃信笃行。
“大家了解了这些文物的故事,谁能说说其中蕴藏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前不久,大连市旅顺第二高级中学的师生将思政课堂搬到旅顺博物馆。展厅里,历史与文化交相辉映,知识与兴趣相得益彰。同学们在这堂“行走的思政课”上,真切感受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全国率先实现高校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发挥辽宁“六地”红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思政课品牌……全省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为广大青年学生点亮信仰之灯、照亮前行之路。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2023年,省委教育工委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辽宁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若干举措》,把“大思政课”建设作为“十四五”时期推动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基地资源、经费投入、队伍建设、条件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让思政课教师乐教善教、潜心育人的信心底气更足,让广大青少年学生精神面貌更加昂扬奋发。
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铃——”随着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本溪市明山区东胜小学操场上热闹起来。跳“房子”、跳皮筋、踢毽子……老师为了让学生尽情享受加长版课间,专门设计了十多种游戏,还准备了充足的运动器材、划分了场地,学生在奔跑蹦跳中增强体质、愉悦身心。
这样的场景出现在全省各地。10月10日,省教育厅印发《关于优化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安排的通知》,将义务教育学校课间由10分钟延长为15分钟,像重视课堂一样重视课间,促进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科学安排课间活动,加长版大课间里,饱含着我省教育系统对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不懈追求。
去年以来,我省锚定普惠、公益、优质、均衡发展方向,新增学前教育普惠性学位1.7万个;组建825个教育集团,启动200所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创建,35个县区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评估验收,我省全域通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全省有优质特色普通高中246所,占比达到56.4%;2024年新增优质特色普通高中招生计划1.7万个。数字背后,是一座座现代化校园建成,基础教育资源布局更趋优化。
14张研学路线图、46条精品研学路线,将全省各地独具特色的研学点位串珠成链,为中小学绘出增长见识、收获新知的“导航图”。前不久,我省公布首批免费开放的110个研学实践活动场馆名单,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成为育人的丰富资源,让学生在底蕴深厚的课程教材中、在参观名胜古迹的亲身体验中,增进对祖国和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助推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课业负担、校外培训做“减法”,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部压减;教学效率、科学教育做“加法”,我省研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科作业设计指南》、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辽宁省中小学科学教育示范区建设方案》,“双减”工作向纵深推进。
加快将教育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建设教育强省,龙头是高等教育。紧扣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全省高校正深入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实现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科教人才支撑。
11月8日,第二届辽宁“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高校成果转化对接暨知识产权转化专场活动上,渤海大学与锦州神工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共同签署了校企知识产权转化合作协议,加快高校知识产权的转化运用,推动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近两年,我省深入实施“辽宁校企协同科技创新伙伴行动”系列活动,2023年全省高校转化科技成果7638项,合同金额40.26亿元,省内转化金额同比增长约77%。预计到2025年,推动100所以上高校对接1000家以上企业、2000名以上高校专家走进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7000项以上。
辽宁大学等4所高校7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万分之一、10个学科进入前千分之一、103个学科进入前百分之一。我省高等教育的殷实“家底”,蕴藏创新发展巨大潜力,正在加速转化为振兴发展优势。
“近三年,全省职业院校年均培养约23万名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85%以上留辽就业创业”“围绕服务辽宁22个重点产业集群,布局高职专业点1384个,实现职业教育专业布局对辽宁产业体系全覆盖”,前不久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辽宁省围绕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交流发言,推动全省教育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我省坚持规模适度、质量优先,办好264所中职学校;聚焦办学能力、产教融合,办强50所高职院校,以产业、行业、就业需求为导向,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以深化改革书写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篇章。依托产业基础深厚、科教资源富集的优势,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1+X书证融通实施方法、开展高职星级专业评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推进职业教育“随企出海”,服务“走出去”企业建设20个“墨子工坊”海外产业学院,让“职教出海”成为辽宁教育又一张闪亮名片。大连金普新区获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大连理工大学、大连职业技术学院等牵头筹建国家工业母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不断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彰显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辽宁振兴,教育先行。我省教育战线将不负兴教强教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向建成教育强省目标奋楫笃行,倾力书写服务全面振兴新答卷。
(声明:此文章为转载文章,若有内容、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更改、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