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graphy | 随机化空间模式有助于在生态位模型中整合种内变异

学术   2024-11-15 06:30   云南  

Preuk N, et al. (2024). Randomising spatial patterns supports the integration of intraspecific variation in ecological niche models. Ecography, doi: 10.1111/ecog.07289.


(2024年11月12日发表)


摘要参考翻译:生态位模型(Ecological niche models,ENM)是生物多样性预测和保护中的一项重要建模技术,经常用于预测物种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经典的物种水平模型可能会显示出局限性,因为它们假定物种是同质的,忽略了种内变异。复合ENM可通过结合种内ENM来整合种内变异,捕捉物种地理范围内的个体环境响应。虽然最近的研究表明,考虑种内变异可以改善模型预测,但我们目前还缺乏方法来检验这种改善的显著性。在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零(null)模型方法,将观测到的种内结构随机化,作为比较的适当基准。我们通过比较物种水平ENM与欧洲山毛榉(Fagus sylvatica)复合ENM的预测性能来说明这种方法。为了研究空间谱系结构的影响,我们用相同的保留数据对所有模型进行了测试,以便根据五个共同的性能指标对不同模型进行比较。我们发现,物种水平的ENM具有更高的总体性能(即AUC、TSS、Boyce指数)和特异性(预测缺失的能力),而复合ENM具有更高的灵敏度(预测存在的能力)。与此相应,与随机谱系结构的零模型相比,复合ENM也显示出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低的特异性。我们的研究表明,对模型性能的评估因所使用的测量方法而有很大不同,这就要求我们仔细研究多种评估方法。零模型的应用使我们能够区分观察到的ENMs种内变异模式的影响。此外,我们还强调了验证和使用基础良好的亚组进行建模。尽管种内变异提高了对欧洲山毛榉出现情况的预测能力,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经典的物种水平模型,因此应谨慎使用,以加深理解,并补充而非取代物种水平模型。


工作流程显示了将观测到的种内结构随机化的零模型方法,作为与复合生态位模型进行比较的适当基准,同时与物种水平模型进行常规比较,以更好地理解观测到的谱系结构的影响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查看英文全文。


声明:本内容未向其他微信公众号投稿。

EcoloJi
生态学泛读。分享(我以为)有趣的科研动态和方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