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蒙学 | 领略中国古诗词之美——《风》

政务   2025-01-03 16:21   上海  

幼儿蒙学

金山区图书馆

“童蒙养正,培根固本”——幼儿蒙学即指以幼儿教育启蒙阶段给予重要的养正教育。金山区图书馆特推出“幼儿蒙学”栏目,涵盖古诗词、国学经典、历史典故等板块,不仅为幼儿提供了多方面的知识,也能全方位培养幼儿的品格。

传承从娃娃抓起,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让幼儿从诗词中体会韵味,品味诗词的无穷意境,从而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让我们一起感受中国古诗词之美吧!



《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译文

风能吹落秋天的树叶,也能吹开春天美丽的鲜花。
风刮过江面能掀千尺巨浪,吹进竹林又能使万竹倾斜。



注释

1.解落:吹落。解:解开,这里指吹。

2.三秋:秋季。一说指农历九月。

3.能:能够。

4.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季。

5.过:经过。

6.千尺浪:形容浪高。

7.入:吹入。

8.万竿斜:形容竹子倾斜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写出了风的力量。“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前两句就“风”的季节功能而言:秋风能令万木凋零,春风却又能百花绽放;后两句则就“风”所到之处,呈不同景象来描写:风过江上时,则水面波浪滔滔;入竹林时,只见竹竿一齐倾斜。风,为自然界之物象,本是看不见摸不着,只能经由生命个体用心去感受或通过外物的变化知晓。因此,全诗无出现一个“风”字,也没有直接描写风之外部形态与外显特点,而是通过外物在风的作用下原质或原态的改变去表现风之柔情与强悍。可见诗人对物态常识的熟知与了然。在这种生活常识的支撑下,诗人熟练地通过外物的形变来显发风之特点,以间接描写来表现风的种种情态,让人真切感受风的温存与魅力。“解落”,“解”字用得好。常言道“秋风扫落叶”,秋风之蛮横可见一斑。不用“扫”“吹”,也不用“刮”“剥”,就用一个“解”。“解”,是细心,是用心,是专心地去化解,不急不慢,不狂不躁,让叶儿怡然清爽地离开了母体,找到了很好的归宿。风之柔情让人感动。“能开”,“开”,是唤醒,是催生,是召唤,在寒冬中沉睡的花儿,在风儿的轻轻抚摸下,睁开惺忪的睡眼,伸伸懒腰,又将迎来一个美丽、美好、美妙的春意。风之温情让人舒坦。“解落”与“能开”,把风的温存柔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那或许早有些漠然的心绪,重新唤醒人们对美好生命的感念。“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过江”卷起“千尺浪”,风急浪高,直冲云宵,风之气力是何等威风;风,“入竹”引来“万竿斜”,风狂竹伏,万般无奈,风之外力是何等潇洒。此处,风之强悍,风之强劲,风之强势,同之前风之温情,风之柔情,风之痴情形成强烈的反差。任何一种生命都有其“喜怒哀乐”之表现,“风”也不例外。风的变幻莫测便是很好的例证。


作者简介

李峤(644~713年) ,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END


来源 | 金山区图书馆

责编丨徐李媛



文旅金山
感谢您关注文旅金山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文旅金山
发布金山文化和旅游重要工作动态,宣传推介金山文化旅游资源信息,传播金山文旅形象,服务人民文化和旅游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