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年前,我国成功生产合成橡胶,这位磐安人热泪盈眶

政务   2024-10-12 11:17   浙江  








1983年,辽宁锦州石油六厂,看到由丁二烯生产的顺丁橡胶出现在生产线上,一群人的眼里冒出了滚烫的泪水。其中,一名身高1.7米的五旬男子热泪盈眶,他叫周望岳,物理化学家,中科院兰州化物研究所科研人员,磐安玉山人。

无橡胶,不国防。为了中国的橡胶能自给自足,以周望岳为首的一群科研人员忘我奋斗20多年,交出了一份圆满的答卷。顺丁橡胶的成功生产,标志着我国拥有了独立自主的顺丁橡胶生产工业化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垄断,为我国合成橡胶工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湖南作家薛媛媛著的《国事橡胶》一书,记录了这一漫长坎坷的过程。今天,重温这个几十年前的故事,依然能感受到一群人献身科技、勇于探索的精神,这种精神,永不过时。










01
大国遇难题


今天,橡胶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天上的飞机、地上的汽车、脚上的鞋子、水里的轮船,都有橡胶的身影,它是不可或缺的物资。

然而,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小小的橡胶却难住了一个新兴的人口大国。百姓生活需要橡胶、工业建设需要橡胶、抗美援朝战争需要橡胶……而我国只有海南岛开发种植了2800公顷的橡胶园,年产干胶199吨,连给中国人做鞋子都不够。自己种植?橡胶树栽种后要七八年才能流出胶液,等不起。依靠进口?上世纪50年代,橡胶是重要的战略物资,西方国家纷纷对中国进行橡胶经济封锁和禁运。

唯一的出路,是生产合成橡胶——顺丁橡胶,它以丁二烯为主要原料。1962年1月4日,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简称兰州化物研究所)接受了一项重大科研任务,研究、制造、生产丁二烯,这在我国是前所未有的事业。



02
用热血作答


穷国办大事,既刻不容缓,又困难重重。在这条布满荆棘的科研之路上,周望岳是引领者之一,他和一群科研人员用满腔热血来破解国家难题。

1929年7月,周望岳出生在磐安玉山,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毕业于大连工学院(现为大连理工大学)应用化学系,从事白土催化裂化项目研究,当时在兰州化物研究所工作。他根据热力学原理进行实验,做了丁烯氧化脱氢制丁二烯的开题报告,专家们认为这是一条很好的出路。

周望岳(右)和张国栋(左)

努力的方向有了,实验室却没有。“活人还会被尿憋死?”周望岳找遍研究所每个楼层,最后在一个废弃的角落找到两间旧屋,与三四名科研人员动手粉刷、维修,挂上了“兰州化物研究所顺丁橡胶研究室”的牌子。

丁烯氧化脱氢需要催化剂,科研小组经过尝试后决定用钼系催化剂。催化剂该采用什么配方?只有实验能给出答案。周望岳将待产的妻子送到位于昆明的娘家,自己返回兰州,以实验室为家。实验进行到第90次,依然没找到达标的催化剂,还要不要继续?“大家不要气馁,我相信一定会达标的。”周望岳鼓励科研小组。当实验进行到98次时,反应结果达标了,且领先国外,这是我国橡胶事业迈出的第一步。1963年10月,在全国第一次催化报告会上,周望岳对外公布了这一结果,全场轰动。

中试实验顺利、第一代钼系丁烯氧化脱氢催化剂和筹备中试放大工作顺利,顺丁橡胶研发工作有条不紊。1966年,顺丁橡胶大会战在锦州石油六厂举行,这是化工部首次大规模开展设计与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案例。然而,在做物料平衡测试时,总体物料进出无法达标。周望岳一遍遍回忆分析,认为与进样管的活塞在进样进行切换时留下死体积有关。大会战指挥部采纳他的观点,消除这个误差后,物料平衡测试达到要求。至此,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掌握这一工业生产技术的国家。

顺丁橡胶

1966年9月30日晚上,我国第一块50公斤重的合成顺丁橡胶在锦州诞生。这是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的合成橡胶,填补了我国合成顺丁橡胶工业的空白,得到石油工业部的通令嘉奖,后被做成中国第一条900-20汽车轮胎,意义非凡。

遗憾的是,顺丁橡胶成功研制时,周望岳没有在场见证。1966年5月,橡胶大会战尚未结束,“文革”开始,周望岳等科研人员回到原单位,被迫接受改造,扫厕所、烧锅炉……

1972年,当顺丁橡胶工业化投产出现污染和结焦问题后,周望岳被召回,恢复丁烯氧化脱氢的研究。他没有任何怨言,带着一对7岁的双胞胎儿女,将实验室从兰州搬到锦州石油六厂,开始寻找第二代催化剂。身患肝炎的妻子,与11岁的大儿子回昆明休养。六年饮冰,热血未凉,不计得失,科技报国,说的就是周望岳这些科研人员吧。



03
满意的答卷


第二代锡系催化剂不理想,再试试铁系催化剂。最终,编号为CH-198的催化剂被证实为性能优良。H是英文“高效”的开头,198代表催化剂的第198种配方。科学哪里有捷径?只不过是一次次推倒重来,周望岳带病工作,体重也从120斤掉到85斤。

新的催化剂要接受1000小时以上的寿命实验,大家寄予厚望,却连续五次失败。周望岳日夜分析,最后决定加大催化剂数量,使得实验在第六次获得成功,换来了中国科学院在1981年9月的鉴定——兰州化物研究所在国内首次成功开发了丁烯氧化脱氢用无担体铁系尖晶石催化剂,赶超世界水平。

中科院领导要求,尽快投入中试开发,实现产业化。事情没有那么顺利。1981年年底,第三代铁系催化剂工业放大实验启动,收集到的绝大部分催化剂不理想。周望岳和科研人员一次次核对,发现“罪魁祸首”是车间墙体——墙体不能通风,实验改在隧道式烘房进行。

1982年2月,第三代铁系催化剂流化床中试放大实验启动,要持续1000小时以上,这是走上工业生产前的关键性实验,却连续五次出现“灭火”现象。一次实验,花费一二十万元,这么多钱打了水漂,冷嘲热讽声、怀疑指责声像暴风雨一样袭来。甚至,连操作工人都觉得无望,他们提前下班,跑了个精光。偌大的中试场只剩下周望岳和锦州石油六厂的张国栋,二人的心情悲痛到了极点。20多年来,这么多人在顺丁橡胶的研发上付出这么多心血,难道要前功尽弃?“万里长征都快走过来了,我就不相信走不完这最后几公里。”周望岳不甘心,让工人拆开反应器,发现8组内冷管中的5组出了问题。原因找到了,周望岳动手操作,改装设备。1982年5月5日,第六次实验成功,运行了1440小时,周望岳和张国栋喜极而泣。

1983年10月下旬,丁二烯和聚合生产顺丁橡胶计划终于在万众期待中启动。周望岳不顾刚查出的“疲劳性心脏病”,奔赴锦州,纠正了仪表工用错的重要数据,计算出水比丁烯为8(克分子比),而美国Petro-Tex公司的指标是12,这代表中国的顺丁橡胶工业生产新技术赶超世界水平。

生产线上,当由丁二烯生产的顺丁橡胶出现在眼前时,就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一群人集体落泪。眼泪无声,就像他们20多年来在科研路上默默无闻。眼泪滚烫,里面有他们火热的血液和青春。


周望岳手捧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奖杯


奖杯

1986年5月,周望岳和张国栋来到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获颁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奖杯重达5公斤,承载着30多家单位近百位科研人员20多年的汗水和智慧,周望岳是其中之一。漫漫科研路,他们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我国独立自主开发的顺丁橡胶投产后,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保持在97%以上,还出口到欧洲、亚洲、美洲、非洲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顺丁橡胶的产能不断扩张,科研人员在老去,95岁的周望岳如今定居杭州养老。去年,磐安县档案馆给他拍摄专题片。回忆过往,周望岳的脸上浮现笑容:“我一年365天都可以上班,工作的目的就是,给我的任务一定要完成得好。”如今,这个专题片在磐安县档案馆的展厅播放,激励后人不忘老一辈科学家的无私奉献、铭记发扬他们身上的科技报国精神。




来源│ 金彩云客户端
编辑│施圭娅
二审黄聪巍
终审│张黎明

磐安发布
磐安县对外宣传推介的重要窗口、党务政务公开的主要渠道、服务基层民生的信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