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影像集锦|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继发出血及感染分区的临床特点——聂云飞 张靖垚 刘哲等

文摘   科学   2024-12-25 14:27   重庆  


如何引用

聂云飞,张靖垚,刘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继发出血及感染分区的临床特点[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4,23(11):1452-1458. 

DOI:10.3760/cma.j.cn115610-20241010-00440.


● 本文发表在《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4年第23卷第11期,欢迎阅读、引


刘昌教授张春教授

作者
聂云飞1  张靖垚1  刘哲2  王铮3  刘昌4  张春1

通信作者:张春

作者单位

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重症医学科,西安 

2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西安 

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西安 

4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与肝移植外科,西安

摘 要

腹腔感染;分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治疗;预后


腹腔感染是外科领域中常见且极具挑战性的临床问题,治疗的关键在于及时、有效、精准地控制感染灶[1‑3]。感染状态下腹腔解剖结构发生变化,因此,在外科膜解剖理论基础上,结合腹腔感染状态下膜结构的变化,笔者团队于2023年创新性提出了一种新的腹腔感染分区方法,旨在有效控制感染源,提高腹腔感染的救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4‑6]。其中D区因其感染后处理困难、操作风险高且死亡风险高而得名,该区感染是临床中处理的难点和痛点,在腹腔感染分区中具有特殊地位[7]。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主要操作范围即位于D区,术后严重并发症包括胰瘘、腹腔感染及出血[8‑9]。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91月至2017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5例行PD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腹腔感染继发出血及腹腔感染分区的临床特点。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5PD后确诊腹腔感染继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7例;年龄为(63±11)岁;其中胰腺癌5例、胆管癌13例、壶腹部癌7例;腹腔出血14例、消化道出血5例、腹腔合并消化道出血6例;术后出血时间为13235d。本研究通过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号为XJTU1AF2020LSL-003。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行PD治疗发生术后出血。(2)合并腹腔感染。

排除标准:(1)早期出血。(2)非感染相关消化道黏膜出血。(3)无腹水病原学检查阳性结果。


三、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1PD后腹腔感染继发出血的临床特点。(2)不同腹腔感染分区的治疗方式及临床转归。

评价标准:(1)迟发性胰腺术后出血。根据国际胰腺病研究组发布的标准,定义为术后24h后出血[10]。胰腺术后出血的严重程度根据失血量及输血的需求定义为轻度出血(A级,只需对症支持,无需特殊干预)和重度出血(B级,需要干预;C级,病人病情危重)。(2)前哨出血:间歇性明显的腹腔引流或胃管出血、呕血、黑便;②Hb降低≥1.5g/dL出血自行停止,无需输血;再出血间隔至少为12h。(3)国际胰腺病研究组于2016年更新了临床相关胰瘘诊断标准的定义:任何可测量体积液体的排出量,其淀粉酶水平为机构正常血清淀粉酶活性上限的3[11]B级胰瘘需要改变术后管理,引流管保留3周左右,或通过腹腔镜或开放手术重新留置引流管;C级胰瘘是指术后需要再次手术或导致单脏器或多脏器功能衰竭和(或)死亡。(4)腹腔感染:患者术后出现发热、WBC计数增多(>10×109/L),伴腹痛、腹胀、明显腹膜炎体征。超声、CT等影像学检查提示腹腔存在感染性病灶。腹腔引流液为脓性液体,且细菌学培养结果为阳性[12]。(5)腹腔感染分区:分为D区、肝区、脾区、胃区、肠系膜区、左肾结肠区、右肾结肠区及裸区,其中D区定义为包括十二指肠,胰头、胰颈,胆总管胰腺段及壁内段,门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交汇处,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及其分支,部分肾脏血管、下腔静脉、腹主动脉以及神经、脂肪组织的一个区域,其左界为肠系膜上动脉左侧缘矢状面,右界为十二指肠对系膜缘矢状面,上界为十二指肠球部起始部水平面,下界为十二指肠水平部横切面,前方为肠系膜根部上段,后方为椎前腹横筋膜平面,包括肠系膜根部间隙、部分肾旁前间隙及中血管腹膜后腔室[7]。见图1


四、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1Q3)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


结  果


一、PD后腹腔感染继发出血的临床特点

25例患者中,21例诊断胰瘘,2例腹腔引流液淀粉酶测定阴性,2例因未监测引流液淀粉酶,胰瘘情况不详;16例发生前哨出血,9例未发生;出血等级为A10例,B10例,C5例。

25例患者腹腔引流液培养病原微生物类别:7例单纯革兰氏阳性(gram-positiveG+)细菌,包括屎肠球菌、粪肠球菌、草绿色链球菌、缓症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乳明串珠菌;6例单纯革兰氏阴性(gram-negativeG-)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8例同时培养出G+细菌和G-细菌,1例同时培养出G+细菌和真菌,3例同时培养出G+细菌、G-细菌和真菌;其中3例培养出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腹腔感染分区:17例患者行腹部CT检查均发现D区积液,其中2例仅存在D区积液,15例存在D区及其他分区积液。见图23

25例患者中,单纯内科保守治疗12例,DSA止血8例,DSA联合外科手术止血2例,内镜止血、外科手术止血和内镜+DSA止血各1例。25例患者中,5例死亡。


二、不同腹腔感染分区的治疗方式及临床转归

17例明确腹腔感染分区患者中,2例仅D区感染(保守治疗和内镜手术各1例)均生存;4D+1个分区腹腔感染(保守治疗和DSA止血各2例)均生存;6D+2个分区腹腔感染(保守治疗3例,外科手术止血、内镜+DSA止血、DSA+外科手术止血各1例)生存4例,死亡2例;1D+3个分区腹腔感染(保守治疗)生存;2D+4个分区腹腔感染(DSA止血和DSA+外科手术止血各1例)生存1例,死亡1例;2D+5个分区腹腔感染(均为DSA止血)均生存。


讨  论


胰瘘-感染出血是公认的PD后死亡“三部曲”,胰瘘的控制、感染源的清除、有效的抗感染治疗是治疗的关键[13‑19]。本研究结果显示:25例感染导致迟发性出血的患者中,21例诊断为胰瘘,出血等级多为B级或C级。PD主要操作区域位于D区,该区积液的通畅引流成为感染控制关键。PD后是否放置引流管一直存在争议[18‑23],已有研究结果显示:不放置引流管可能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患者预后[24‑26]。本研究结果显示:17例行CT检查患者均发现D区积液,证实存在引流不畅,而对于积液的扩散路径及区域制订最佳引流方案则值得进一步研究。因此,PD中留置引流管至为关键,充分引流D区积液有利于感染控制。

随着细菌耐药形势越来越严峻,抗感染治疗面临巨大挑战[27‑32]Yang[33]的研究结果显示:胰腺术后合并胰瘘患者中,56.8%为混合感染,28.8%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中,38.1%为混合感染,19%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Yamashita[34]的研究结果显示:PDBC级胰瘘继发感染多为混合感染,同时携带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发生BC级胰瘘的比例显著高于携带其他细菌的患者。Loos[35]发现胰腺切除术后腹腔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为肠球菌、念珠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克雷伯菌,而分离出屎肠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患者预后更差。本研究结果与既往研究基本一致,混合感染以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是D区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不同菌株、不同的致病机制可能叠加导致更强的侵袭性或耐药性,进而与术后发生出血事件具有高度相关性[36-37]Birgin[38]的研究结果显示:腹腔引流液念珠菌阳性是影响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术后抗感染治疗覆盖真菌提供了证据支持。近年来,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术后腹腔感染病原学诊断中时间短,覆盖范围大,且准确性不低于传统培养方法[39]。而针对D区复杂感染,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值得进一步研究明确其价值。

笔者团队发现腹腔感染分区数量与治疗方式及临床转归密切相关。这提示腹腔感染范围对患者预后有显著影响,范围越大,预后越差[36,40‑45]。基于感染范围,北美外科感染学会于2010年提出复杂腹腔感染这一概念,首次将感染范围纳入到临床诊断与治疗中[46]。起源于胰腺的复杂腹腔感染患者病死率高达35.2%[47]。目前对于这类患者,尚无量化指标或模型精准指导治疗及预测预后。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基础。

不足之处:(1)研究纳入病例数较少,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2)需引入量化指标评估腹腔感染分区精准范围。(3)本研究为回顾性观察性研究,需进一步进行多中心、前瞻性RCT来验证。

综上,PD后腹腔感染继发出血以D区感染为主,病原学呈现混合感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为主,当感染病灶扩散导致腹腔感染分区D区合并其他分区≥2个时,干预措施明显升级,患者死亡风险升高。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  聂云飞:收集数据,统计分析,起草文章;张靖垚:分析数据,解释数据;刘哲:收集数据,统计分析,;王铮: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进行批评性审阅;刘昌: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进行批评性审阅;张春:设计研究,统计指导,英文摘要撰写,对文章的知识性内容做批评性审阅

参考文献

详见本刊官方网站 http://www.zhxhwk.com
版权声明

本文为《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其他媒体、网站、公众号等如需转载本文,请联系本刊编辑委员会获得授权,并在文题下醒目位置注明“原文刊发于《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卷(期):起止页码”。谢谢合作!
本刊广告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传播《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的最新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