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没诈捐?把这99块钱摊开了说

文摘   2024-05-14 08:13   英国  

最近,张露文和“守护花蕾计划”的事情闹得很大。有的人来问我:你作为一个公益科普博主怎么看?我?我看完后掐人中缓了一会儿。

这件事的解读角度有很多。网友们其中一个质疑是:

抖音网红帮【毕业后公益】的守护花蕾计划做推广。网友们捐钱后发现,一个99元的花蕾礼包发放到孩子手里只有几包卫生巾,几本手册和沐浴露。

为啥要掐人中?因为我每年都会见到许多类似的质疑。

但是,这不是简单的诈捐与否的问题。把这99块钱摊开了说,涉及到公益行业的根深蒂固的问题非常多。

(本文很长,想看我骂人的人有福了)

【29%的公益成本,贵不贵?

我随手搜了一下“守护花蕾计划”,找到了一个新浪微公益上的筹款界面。

在这上面显示,一份99元的礼包的实体内容的确只包含手册、沐浴液、教具等等,共55元。与此同时,一份礼包里教学服务的经费15项目成本(执行+研发+管理费)29元几乎占了礼包总额99元的三分之一。我又去看了他们在腾讯公益上的筹款界面,也是这个预算比例。

其实呢,这些类目都还算正常,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公益项目的确是有成本的。在提到“到手的实体物品只有XXX”的时候,许多网友也忽略了礼包中包含的课程。

但项目成本这个占比高不高呢?我们同类对比一下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的爱小丫基金-女生加油计划】

项目执行方式差不多,都是性教育课程+生理包。预算类目差不多,但是项目成本(执行+运输+管理费)占总预算的18.27%。嗯,不得不说,差的有点大哈。

其实不管成本是18.27%还是29%,如果所有捐钱的网友都能看到预算界面,可能大家的疑问也没那么多,接受这个比例的也会捐。

但是,网友们从抖音视频点进去的筹款网页是什么样的呢?看下面这张图。

只有内容介绍,没有具体的预算明细。也就是说,大多数捐钱的抖音网友无从了解这高达三分之一的项目成本。

而大家再来看守护花蕾抖音的置顶视频宣传,又没有在解释这个99元的礼包的成本,而是呼吁大家“6元就可以帮助一个留守女童”。

这个视频的问题非常多,我以后会专门讲。比如拍摄了孩子的正面肖像,即使获得了孩子父母的授权也非常不妥。再比如,没有讲清楚项目细节,只顾着煽情。

就算这些都不提,我还是很想知道,这六元又是什么的钱?是老师到家里来一次的钱,还是一包卫生巾的钱?还是一个你们守护花蕾布袋子的钱?

如果网友知道这六块钱里面有两块钱是项目成本,还会有那么多网友捐钱吗?

已经筹了1836万诶!!!

我真的很希望有人来告诉我我的小数点数错了。

【离谱的预算】

这就要说到另一个问题了。我一直跟网友强调说,捐款的时候要看项目预算。也是因为,许多的筹款的项目预算,我看一眼就知道是拍脑袋做出来的

怎么判断呢?如果是一家在做事的/认真负责的公益机构,他们的预算明细会把每一个会用到钱的项目仔细列出来,光是看明细你就会知道他们这个项目会怎么搞。

比如下图是一家我月捐了三年多的,针对被性侵儿童做紧急救助的项目。项目预算写的非常细。你就会知道他们对孩子们的帮助包含学费/医疗费/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等等等。这么长一串的预算明细表,他们2024年的预算只有225.8万

但有的项目呢,一看预算明细,纯纯的撒币。

字面意义上的,直接给受助对象塞钱,几千万就这么塞出去。下图是一个1500万的预算。对,你没看错,就这两行。

是,项目执行方式可能不一样,你们就是直接发救助金受助人数比较多,总金额巨大。

那你能不能详细写写这75万的管理费?真就筹款总额直接乘以5%,项目明细编都不编一下啊?你咋花能花75万啊,这都足够再养一家小公益机构了啊?

但不得不说,日常工作当中,吃亏比较多的还是这些把预算明细写的很详细的机构。因为写得详细,所以网友和公众很容易提出质疑。而那些一笔带过的机构,反而没什么人去挑刺,因为他们写的太糙了,网友挑也挑不出来。

长此以往,好多公开筹款的机构都学聪明了:写预算明细,但是不写的那么详细。我建议大家再看到上面那种只有两行预算的项目,千万不要捐,真的别惯他们毛病。

【谁在做预算,谁在做执行】

那话说回来,是谁把这些预算做出来的呢?那就是我们这些月薪五千的全职公益人啦!

注意,我不是要卖惨:

我大学期间就开始进行各种公益类的实习,现在全职工作四年,在或头部、或草根的社工机构、基金会、企业的公益岗位都待过。没有任何一家单位对我进行过成本估算/采购的培训。

这个后果是啥?比如说最简单的,回到我们开头的“守护花蕾计划”,预算明细中显示一本预防性侵的图书的单价是15元。这个项目的筹款总额已经到达1836万,涉及到的图书采购也是非常大的一笔资金。

然后我搜了一下这本书的单价。真是要自己再掐一下人中。他们真的就没有把价格谈下来一点,甚至贵了一块钱。

当然这个单价是绝对符合法律规定的。只不过从从业者的角度讲,这么大宗的采购的价格都谈不下来,可能他们的能力的确是比较弱哈。

可能有的人会说:就是市场价,没关系啦。但是缺乏相关成本估算的培训会有一个致命的问题,那就是:做预算的时候,会直接把各个类目乘以一个百分比。对于实际要使用多少钱、有哪些机动成本非常没有概念,各个费用也卡得很死也没有浮动空间。

结果,一不小心钱就花超了。或者,做了个庞大的预算,一年到头钱没花完。

注意,《慈善法》是有相关规定的:公募基金会开展慈善活动的年度支出,不得低于上一年总收入的百分之70%或者前三年收入平均数额的70%。

此时我非常建议各位去查一查自己捐过的项目,看看他们去年把钱花完了没有。尤其是各地筹款动辄上千万的XX总会/慈善联合会。看一看可能会有惊喜。

----

再说回诈捐的这个问题。

其实账目上来看,诈捐的可能性不太大,毕竟每个社会组织都要做审计什么乱七八糟的,做账还是需要一点成本的。但对于国内的公益机构,一个比较大的可能性是什么呢?

我们都知道采购是个技术活比如说哈,某公益项目要给某村安装一批路灯。你买一个两个肯定是按单价,但是买好几百个,肯定就有讲价的空间了对吧?讲下来了价格,写在账面上的是多少钱?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只要这个价格基本符合市场价就ok。涉及到大宗资金的,项目官员写个三方比价表就行了。

而国内公益机构的现状是,项目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采买甚至招标的工作,而往往是没有经过相关职业训练的项目官员一个人包揽从项目设计到执行到评估的全过程。要是碰上了(清澈地甚至有点愚蠢的)刚毕业的大学生,最坏也就是买的贵一点。

要是碰上了别有用心的呢?这时候就纯凭良心了。如果涉及到项目的招标/转包,那利益空间才大了去了。欢迎大家发散思路,可能相比之下,“守护花蕾”都是小虾米了。

【但是】

但是,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应该寄希望于更加严厉的法律和相关监管吗?

不是的。对于许多一线公益机构来说,相关的监管已经足够严苛了。但对于许多年收入几千万的机构来说,起不到约束作用。

一个最简单的事。我吐槽很多次,许多大型基金会在做管理费的预算时,直接在项目筹款总额上乘以5%,就已经是十几万的大数字了。与此同时,很多小公益机构的年收入连50万都没有,他们的管理费比例会更高,可能会占到15%左右,否则他们活不下去。

而法律规定的管理费的比例是多少呢?对公募基金会的要求是不得超过10%,年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小机构的规定更为宽松。但是,社会会默认管理费越低越好。

与此同时,我们再看一下相关公开信息的披露。

绿色蔷薇,是我一直在提的一家女工成立的社工机构。她们的公众号中把2022年10月-2023年10月的全部明细都贴出来了,可以看到每一笔支出,同时也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了审计。【绿色蔷薇财务明细公示

与此同时,我想在公开资料里找到河北省慈善联合会的200万都找不到 【“200万淹没在了790万和八千万里”

所以以上问题的症结是什么?对于大机构来说,钱来的太容易了。【毕业后公益】有一众明星、网红给他们站台发声,许多省级机构根本不缺钱也不缺资源还要在各种筹款中抢占所有资源。而一线真的接触受助人的公益机构在苦苦挣扎,有无穷无尽的资料、报告要填要写,可能还依然通不过相关审查。

而如何提升公益机构从业者的专业水平?恰恰就在管理费。有更多的管理费,才有可能给从业者提供更专业的培训。但是,现在拥有更多管理费的人并没有在用心提升从业者的专业水平;而认真做事的机构,没钱。

到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自己掐人中了吗?因为事情到此已经变成了死循环。

【最后】

所以,写到这里,我希望什么?

我其实非常乐于见到这些拥有非常多资源的大机构/明星机构翻车。各类互联网平台/社会公众已经惯着他们太久了。很多时候我自己在这里说没有什么声量,大家自己去看去查,才会产生更多的改变。

但是,我希望一次次舆论风波过后,各个互联网公益平台能够加强对你们上线的公益项目的审查。而且,不要只是挥刀向更弱者,而是真的拿这些头部机构开刀。法律框架之下,是你们在起到更多的资源整合的作用,而你们理应承担更多的监督责任。

比如在守护花蕾计划中,为什么字节跳动公益平台的筹款页面上,网友看不到项目明细?再比如,为什么我在腾讯公益首页看到的这个项目,几千万的筹款目标,预算明细只有两行?公益机构的水平有参差,但你们的审核标准应该是一致的吧?

让这类粗糙的、不负责任的项目见光,能够继续获取更多资源,你们也是帮凶。

----

而除此之外,我还希望什么?

我一边喝酒一边写到现在,许多话删了又写,欲言又止。

我希望什么呢?

作为公益行业从业者,我不希求大家重建对公益行业的信心。毕竟这个行业里还是有许多烂人,我的穷苦朋友们可能也不代表大多数人。

我只希望,如果大家真的希望自己的钱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那就把你们的目光从明星机构/头部机构身上移开,对那些有着非常雄厚的宣传资本的项目祛魅。即使要关注,也带着审视的目光,多么严苛都不为过,因为他们占尽了大部分资源,他们值得。

与此同时,看见一些更加草根,更加一线,更加需要你们的每一分钱的机构。

并且,

不着急给钱,而是关注这些机构的公众号。长期关注。看他们是不是真的在一线做事情,看他们做事的方式是不是你认同的。如果他们能够赢得你的信任,再捐钱也不迟。

这些公益机构去哪里找?我的公众号的功能栏里有我做公益科普博主五年来推荐过的项目的合集,都是我自己实际接触过或者正在捐赠的项目。

如果自己去找,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公益项目中寻找一两个靠谱的?我之前也写过非常多文章:

朋友圈里的捐款广告,是骗人的吗?
捐钱之前,这几件事要留意!
捐赠人有哪些权利?

因为我是从业者,我知道行业内有多少沽名钓誉的人,有多少灰产。

但也因为我是从业者,我也知道有多少在做实事的草根机构在苦苦挣扎,有多少事情能够因为大家的一点关注而产生许多改变。

而且,正因为我是从业者,我更知道信任的建立不能够紧紧依靠流量,而应该扎根于长久的关注和互相的信任。

如果大家希望社会产生更多改变,希望大家对这些光环中的机构祛魅,花时间了解一些一线的机构。希望大家能够建立相互的信任。希望大家捐出的每一分钱,不仅代表公众对弱势群体的同情,还代表大家对一家公益机构的认可和支持。

希望我们能够一起,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好一点。

--END--

对了,我人在英国没办法登录国内的政府网站,差不到【毕业后公益】的年收入是多少。
欢迎大家去查一下然后告诉我,指路【广东省社会组织查询】或者【中国社会组织查询】

我是艾大荀,一名前全职公益人,豆瓣公益科普博主,现在英国读master。

多年公益从业经历,曾就职于社工机构、基金会、互联网企业等,在多家媒体、平台上分享过自己的故事。

在这个公众号,我会分享许多我对公益行业的观察,分析,见解,也会分享许多干货。

感谢关注,感谢信任。希望我们一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艾大荀
一个前全职公益人的自留地。经常骂人,经常感慨。建立一点属于公益人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