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丹吉林沙漠的深处,有一段将“沙漠之舟”蜕变为“产业之舟”的故事,是阿拉善右旗骆驼产业由默默无闻到熠熠生辉的蜕变史。而在这段故事中,有一位典型代表,他就是阿拉善右旗十一届政协委员、阿拉善右旗神驼乳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汉林。
阿右旗人总是骄傲地说:“我们右旗可是‘驼乡中的驼乡’!”因为,阿拉善右旗不但以8万余峰双峰驼的总存栏量位居阿拉善盟3旗之首,而且其保有量占到了全国的20%、阿拉善盟的45%。曾经,营养价值极高的驼奶不易存储外销,牧民只是自己喝,不仅造成极大的浪费,骆驼的价值也未得到充分开发。王汉林看到了其中的巨大潜力,也看到了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承载着无数牧民的希望和梦想。他决心要挖掘这片土地上的宝藏,让骆驼产业成为阿拉善右旗的新名片,“我一定要带领这片土地上的牧民富起来。”2017年,王汉林带着“让牧户富起来”的愿望、带着发展驼奶产业的创业梦想,倾尽所有,投资兴建了阿拉善右旗神驼乳业科技有限公司。他带领团队,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奋战,终于在阿拉腾敖包镇建起了现代化的驼乳加工基地。“驼奶产业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行业,在这个行业里我是一名‘新兵’,我有信心把阿右旗驼奶产业做好做强。”在王汉林的执着努力下,阿拉善右旗神驼乳业科技有限公司逐渐崭露头角。在神驼乳业加工车间,一道道生产线高速运转,驼奶的价值在这里实现了精彩的转变升级,鲜驼乳、驼酸奶、驼乳粉等各种乳制产品正在被加工、包装,源源不断地走出生产线,走向全国各地。王汉林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卓越的管理能力,成功带领公司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然而,王汉林并未止步于此。他深知,要让阿拉善右旗的骆驼产业真正蓬勃发展,还需要深入挖掘其潜力和优势。于是,他开始探索骆驼产业的全新融合之道,精心打造驼奶奶源基地。他依托骆驼产业探索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新途径,配套建设驼奶奶源基地,实现从原料到产品无缝衔接覆盖阿拉腾敖包镇的5公里“产业圈”,打通骆驼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王汉林自豪地说道“我从骆驼行业的一名‘小白’成长为真正的‘牧驼人’了”。2024年4月,神驼乳业和阿拉腾敖包镇共同申报的“中国一乡一品阿拉善驼奶产业示范园”获批。阿拉善驼奶产品的知名度、认可度不断提升,销路也在不断拓宽。目前,日处理60吨鲜驼乳、8.5吨驼乳粉项目已正式投产。该项目将辐射带动阿右旗阿拉腾敖包镇、塔木素布拉格苏木、曼德拉苏木,以及阿左旗银根苏木、乌力吉苏木、巴彦诺日公苏木的近2500名农牧民发展驼产业。自成为阿右旗政协委员以来,王汉林自觉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除结合新形势、新任务系统学习各项会议精神和政协理论以外,还积极参与政协的有关会议和专委会的各种调研、考察等活动,广泛地联系界别群众,及时反映民意,认真撰写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几年来,他先后提交了《关于大力发展阿拉善右旗驼奶产业,强化奶源管控的建议》、《关于大力发展阿拉善沙产业的提案》等提案,均被立案,并受到部门的重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只有用心用情回馈社会,企业才能赢得社会的信赖而不断发展壮大。”这是王汉林常挂在嘴边的话。他不仅关注企业的发展、关注产品的质量和创新,更注重对牧民群众的帮助和扶持。他深知,只有让牧民们真正受益,才能实现骆驼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他积极与牧民合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渠道,帮助他们提高养殖效益和收入水平。王汉林的付出和努力得到了回报。如今神驼乳业科技有限公司已收购超过6000吨的驼奶,生产17万罐鲜奶、1万罐酸奶,驼乳粉920吨,产值已达到2.5亿元。带动本地及周边驼奶基地18家、驼产业相关合作社48家、养驼户203家,辐射骆驼约6.5万峰。农牧民群众从骆驼产业发展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每天上午,神驼乳业鲜奶收购站一号站门前,前来送驼奶的农牧民络绎不绝。巴丹吉林镇巴音博日格嘎查牧民色尔格林是当地有名的养驼大户,“我已经正式向神驼公司交售驼奶。去年的收入很好,我们家里的骆驼有200多峰,产奶母驼有80多峰,每天的产奶量在220公斤左右,一年大约送了80多吨驼奶,纯收入100多万元。”色尔格林说。像色尔格林这样的牧户还有很多。王汉林当初“要让当地的养驼户富起来”的愿望实现了。大漠戈壁,铿锵脚步,王汉林和他带领下的骆驼产业也如同沙漠之舟一样,载着牧驼人的梦想和希望,一步一步走在康庄大道上,再踏新征程,续写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