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八旬老人卧病在床 法官送赡养费上门

政务   2025-01-23 19:30   云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谢谢你们,这么冷的天还来给我送钱。”84岁的黄某躺在床上,拉着阿法官的手,声音有些哽咽。

这是一起赡养案件。2023年,年过八旬的黄某与妻子王某因赡养问题将儿女告上了法庭。在宣威市人民法院田坝法庭法官的调解下,几个儿女达成共识,确定了老人的赡养方案。

2025年1月,调解书确定的赡养费履行期限将至,阿法官主动联系老人的儿女。经过耐心地释法说理,老人的女儿将赡养费交到了田坝法庭。

收到赡养费后,考虑到天气较冷,加上两位老人身患疾病,行动不便,为免除老人来回奔波,阿法官决定将赡养费送到老人手中。

“老人家,我们是宣威市人民法院的干警,今天把你女儿交来的赡养费送给你们。”阿法官敲响了王某的家门。听完阿法官的话,王某表情有些惊讶,随后笑着让阿法官一行人进门。

“老人家,身体给还好呢?”

“身体不太行,去年经过你们调解,儿女专门找了个人来照顾我们,穿衣吃饭现在不用愁了,就是身体……”在床边,阿法官掖了掖黄某的被子,细细地问着两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情况。

“好好养好身体,不要担心,现在赡养的问题已经解决了,生活会越来越好的。你看,你女儿已经把钱交到法庭了……”

“是了,法官。就是我们身体不好,不能去法庭领,麻烦你们送来……。”

“这个你们放心,我们每次都会把钱给你们送上门的……”老人绽开了笑容,紧紧握住阿法官的手,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语,待老人将钱款清点完毕后一行人走出了黄某家。

“送赡养费上门”这一小小的举动,它不仅帮助解决当事人实际困难,更传递出司法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与呵护。宣威法院没有仅仅满足于一纸法律文书,而是将司法为民落到实处。这种温情司法,拉近了司法与民众的距离,增强了民众对法律的信任和尊重。





往期推荐

【执行现场】欢迎成为宣威法院“赏金猎人”

【执行现场】三位申请人的“线下奔赴”   爱意满满~

【我为群众办实事】“放心开庭,孩子交给我们……”

【执行现场】“只要能找到被执行人,路再远,我们都要去。”




图文:龙高宇

编辑:赵   淼

责编:孙云龙

审核:宁德云




宣威法院
提供诉讼服务,发布法院信息,推进司法公开,传播法治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