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注意力常常被分散得四分五裂。人们在工作中常常感到疲惫不堪,效率却依然不高。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充分了解自身的大脑特性——一次只能专注于一件事。
但是,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在工作/学习中我们需要经常面对切换任务的情况。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大量的时间都被消耗在切换任务的过程中了。
比如,你花了6秒钟查看邮件,但当你想重新聚焦到之前的工作时,可能需要额外的1分钟。这种切换的成本是极其不划算的,而且,切换的过程还有可能导致心理上的内耗。
但是,有些场景我们的确也需要“全景”地去处理一些事情,一心多用,兼顾整体进度。
“专注”还是“全景”,如何选择?我们先来理解一下“单核时段”和“全景时段”的区别。
单核时段:聚焦与深度
单核时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专注时段,在一个完整的时间段内,专注处理一项重要的任务。在这个时间内,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大脑的潜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最关键的工作上。单核时段的优势在于深度思考和创造力的发挥,能够让我们在短时间内取得显著的进步。
为此,你需要管理自己的要事清单,要事清单上的这些事项往往具备更大的潜在/未来价值,根据二八定律,集中精力去完成它们,收益最大。对于这些最重要的事情,GOBE的方法是用番茄工作法去专注完成。
全景时段:广度与灵活
与单核时段相对的是全景时段。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下,我们需要从更广的视角去处理多项任务,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全景时段中我们可以同时关注多个待办事项,牺牲了一定深度,但是可以对整个“大系统”的进展进行一次整体的推进。
相对应地,我们需要管理自己的全景任务清单,列出有一定价值但不那么紧急的待办事项,注意,不是所有事情都放在全景任务清单当中,对于不重要的杂事,应该有另外的清单管理或者直接委派给他人完成。
“单核时段”和“全景时段”的分配
GOBE时间分配的一个总体原则是,不接受“单核时段”和“全景时段”中间的状态,因为会两头不讨好。
接下来,怎么去将自己的时间分配为“单核时段”或“全景时段”呢?
视自己的情况而定,看个人的精力曲线和惯常的工作节奏。分析自己在一天中的精力高峰与低谷、工作时间的规律,例如,早晨的黄金时段自己的精力处于高峰、而且这个时段通常来说没有同事与工作会议的需求,适合进行深度思考和创作,那就可以将“单核时段”安排在这个时间段;而下午的时段,精力没有那么足、而且通常会有较多临时会议安排,那么这个时段就可以安排成“全景时段”,用来处理多项事项。
总之,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需要建立一个适合自己的清晰的系统,分配好深度工作的八小时以及能够支配的第三个八小时时间。
写在最后:高效工作的艺术
高效工作的艺术在于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在单核(专注)时刻,我们要全力以赴,确保最重要的事情被优先完成,因为这些事项将带来最大的价值;而在全景的时刻,我们可以灵活处理多项事务,确保没有一项任务被过于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