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首任陆军司令员,出身“尖刀英雄连”,越南战场上手臂被子弹打穿

文摘   2024-09-03 22:36   湖南  


20151231日下午,62岁的李作成接过解放军陆军军旗时,他的身份已从成都军区司令员变为陆军司令员。

当天,陆军领导机构成立,李作成就任陆军首任司令员。这一职务注定会让他的名字载入史册。

5个月前731日,也是在“八一大楼”,军委举行晋升上将军衔仪式。

身着陆军军装的李作成颁“命令状”,晋升上将军衔,步入最高军衔行列。

195310月,李作成出生在湖南省安化县的一个小村庄。

他的父亲曾参加过抗美援朝志愿军,退伍后回到家乡过着平淡的务农生活。

李作成是家里的大儿子。

作为军人的后代,李作成自小志愿参军报国。

乡亲们回忆,李作成小时候是个开朗活泼、爱说爱笑的孩子,学习成绩优异,“三好学生”的奖状拿到手软。

读初中时,他已经有了几个弟弟、妹妹,奶奶的身体也不好,一大家子全靠父母操持。

看到父母的辛苦,李作成告别学校,回家务农,早早挑起生活重担。

1970年,部队到村里征兵,一直向往军旅的李作成应征入伍,于当年12月,走进军营,离开了安化这个因黑茶而闻名的老家。

此时,李作成刚刚年满17岁不久。

因表现优异,李作成很快晋升为连长。

19792,对越自卫还击战爆发,和父亲一样,李作成走向了战场。

在后来的战报中,人们清晰地看到,时任广西军区边防独立师38连连长的李作成,带着连队与敌人血战26昼夜的经过。

李作成(左)在越南战场上指挥战斗

作战勇猛,战绩突出的8连,战后荣立集体一等功,并被中央军委命名为“尖刀英雄连”,李作成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

巨大的荣耀背后,是李作成率领战士们浴血拼杀、不畏牺牲、一往无前的艰苦战斗。

当年的报纸报道了8连的作战经过。

在战场上,作为连长的李作成身先士卒,率先冲锋,在一次争夺阵地的战斗中,李作成不顾一切冲到铁丝网前,徒手从下向上扒向铁丝网。

紧随身后的通信员王扩桃赶紧抽出背上的小铁锹,也向铁丝网猛劈。

随后,在李作成指挥下,王扩桃又用锹在铁丝网下面的小沟边挖出了一个口子,李作成双手用力向上托起铁丝网,终于扯开了一个弧形洞口。

王扩桃第一个钻了进去,随后李作成带着其他突击队员也迅速从这个洞口钻了进去……

待到8连攻占阵地后,后续驰援的敌人轮番向阵地发起冲击,李作成带领战士们死死钉在阵地上,决不后退一步。

在一次近身战中,李作成曾用左手抓住敌人发烫的枪管,右手提着冲锋枪射击。

等到敌人被击毙后,他才发现自己抓枪管的左手烫得满是血泡,右臂也被子弹打穿,鲜血直流。

李作成顾不上包扎伤口,提着枪继续战斗。

战友们都说,李作成在战场上打仗不要命,湖南人的霸蛮,湘军的血性,在他身上尽显无疑。

战斗中,李作成指挥果断,英勇善战,在身体多处受伤的情况下,坚持不下火线。

那一年,李作成26岁。

解放军军史中,对于8连的一次战斗作了详细记载:

“1979217日,38连在保肯地区进攻战斗中,担任团的尖刀连,负责歼灭34号高地之敌,该连以迅速勇猛的动作,大胆实施扦插迂回,勇猛冲击,经过5个多小时的战斗,毙敌47名,俘敌4名,圆满完成战斗任务。

战后全连荣立集体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该连“尖刀英雄连”光荣称号。

该连连长李作成后来进入军校学习,现在已经成为我军的高级将领。”

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儿子还是在战场上出生入死。

李作成的一位亲戚回忆说,李作成的母亲看到儿子打仗时受过的伤,十分心疼。有时候他母亲听到天上飞机飞过的声音,就会想起儿子,还会伤心落泪。“哪个当娘的不心疼自己的孩子?”

对越自卫还击战胜利后,作为战斗英雄的李作成,受邀担任作战英模报告团成员,在全国巡回报告战斗事迹,宣讲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李作成的名字也因此家喻户晓。

媒体惊呼,这就是当年的男神。

期间,李作成还被安排回到老家安化县启安村做了一场报告。

当时,演讲就在村子的礼堂里举行,好多人去听。演讲结束后,他和亲戚朋友匆匆忙忙见了面,又随着部队走了。村民们回忆道。

1982召开的十二大上,年仅29岁的李作成入选为主席团成员,是那届大会最年轻的主席团成员。

之后,他一步一个脚印,担任过团长、师长、集团军军长等职,于1997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次年,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在我国南方地区肆虐。

1998年的长江抗洪救灾中,李作成奉命率部执行抢险救灾任务,带领部队转战湖南、湖北11个县市,救出被洪水围困的群众1.7万余人。

在抗洪过程中,李作成遇到了当年随他出生入死的通讯员王扩桃。

当时,王扩桃生活很困难,李作成拿出积蓄,要给他6000元钱,可王扩桃硬是没要。

同年,解放军在东南沿海举行陆海空三军联合演习,李作成也参与其中。

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曾对李作成说:“不简单啊!长江后浪推前浪。看了你们这次演习,我对解放军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年底,李作成升任41集团军军长,年仅45岁,堪称当时“最年轻的集团军长”。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军旅仕途一直被外界看好的李作成,此时却遭遇了长达10正军级“原地踏步”

曾有人透露,李作成遭遇“瓶颈”的重要原因,是一身正气,不搞“歪门邪道”。

他一不逢迎巴结上级,二不送钱送礼,三不拉帮结派,由此显得“格格不入”。

后来出事的徐、郭、房等人,履历战功不如他,却一个个后来居上。

在经历了10年“正军”后,2008年,李作成终于升任成都军区副司令员,步入大军区副职行列。

那一年,他已经55岁。

就在他转岗四川的当年,汶川地震发生,李作成出现在救灾队伍之中。这也是他继98抗洪”之后,又一次参加大型救灾行动。

当时,李作成率工作组,赶赴距汶川只有100公里的都江堰,在一线靠前指挥,展开紧急救援工作。

震后第二年,2009年,李作成晋升中将军衔。

20134月,四川雅安地震时,李作成也参与了救援,以原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副指挥长的身份,指挥投入救灾的近2万人部队。

雅安地震救援结束后,20137月,李作成升任成都军区司令员。3个月后,他度过了60岁生日。

此时,正值十八大结束,军队内部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腐败斗争。

一身正气,不巴结上级,不送礼送钱,不拉帮结派的“老实人”李作成,迎来了“出头之日”。

就任成都军区司令员后,李作成成为时任大军区正职将领中为数不多的“双非”(既非中央委员,也非中央候补委员)将军。

十八大后李作成连换3次职务,从大区副升任大区正,再到兵种主官。

“从战火中走出的将军”李作成,于20157月晋升上将军衔。

从士兵到将军,李作成一路走来不易,在硝烟弥漫的对越自卫还击战战场上,在抗洪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他出生入死,几次立下大功。

但是对于家乡人来说,记忆中的李作成一直没变。

“以前有村里的熟人外出办事,顺路到部队去看他,他也没摆过什么排场。当时的条件还不像现在这么好,他都是让人家睡他的床铺,自己随便找块门板,打个地铺。”村民们回忆说。

村民们说,后来工作忙了,他偶尔回村时也没见过有其他干部迎来送往的事。路上遇到我,还是和以前一样的语气招呼说‘哥哥,来一起走’。几十年了,他为人没有变,一点也没变,一直保持着农家子弟的风范。

近年来,解放军坚持战斗力的标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军队调整了过去的七大军区,确立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方针,原总参谋部调整为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主要履行作战筹划、指挥控制和联合作战指挥保障等职能。

20178月,卸任陆军司令员的李作成,担任了军委委员、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军委联合参谋部参谋长等职务。

202210月,二十大召开,作为大会代表的李作成,参加了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小组讨论。他指出,面对纷繁复杂、急剧变化的局势,要胸怀“国之大者”,看清大局大势,增强战略预见。要破除平时观念,一切从实战出发,以战争思维研战谋战、练兵备战、应变应战,做好随时能战准备。要加快提升军事硬实力,抢占新域新质制高点,高质量推进体系建设,确保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

经过战场的浴血洗礼,时时不忘备战整训,提升部队战斗实力,李将军有古名将之风,完全担得起国之栋梁、钢铁长城的称号。

位卑未敢忘忧国

感谢您点击名片加关注,欢迎留言评论、转发!

饮冰君
坚持思考,坚持创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