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中国经济网》刊登了《台州银行:践行普惠金融 以“共富达人”传递助农初心》一文,报道了台州银行2024年“共富达人100”公益品牌活动,在做好“五篇大文章”要求的指引下,践行普惠金融,通过讲述共富故事,致敬乡村振兴榜样。
▼▼▼
在台州三门县某对虾养殖基地,负责人陈老板在手机上操作智慧系统即可完成虾塘调控,让“大数据”化身“新农具”;台州临海市的“橘二代”小范则将直播间搬进了柑橘林,用“小屏幕”打开了“大市场”……如今,在广袤乡村,像陈老板和小范这样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台州银行2024年“共富达人100”公益品牌活动,在做好“五篇大文章”要求的指引下,践行普惠金融,通过讲述共富故事,致敬乡村振兴榜样。
旧土地上迎来新生活
“新农人”的力量看得见
当理念的新风吹向田园沃野,关于乡村的想象有了成为现实的可能,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回到乡村,在旧土地上探索新发现、构建新生活。
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柏树里村的90后青年小杨便是其中之一。10年前,23岁的小杨大学毕业后决定返乡种粮,回乡的头两年,小杨跟着父亲在田间地头从零学起,这期间,小杨发现农业合作社效率低下,他改变经营理念,陆续购入了插秧机、烘干机、旋耕机等一批农业机械,广泛应用于犁田、插秧、收割等各个生产环节。机械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小杨获得了“百名数字新农人”荣誉称号,他所经营的农场获得了台州市青创农场称号。
和小杨的选择相似,曾老板也将创业的目光从上海转向农村。杭州市淳安县浪川乡是“浙江省蚕桑强乡”,废弃桑枝是孕育上品杏鲍菇最好的基料。2011年,曾老板带领技术团队在浪川乡扎根,将桑枝加工成木屑,添加玉米芯、麸皮、豆粕等原料做成菌包,为杏鲍菇等食用菌提供充足的养分,待出完菇后,废菌包又被加工成有机肥还于桑田。10余年来,曾老板不断升级技术、扩大产能,目前,沪阳农业共富工坊辐射带动了周边农民固定和临时就业人员300余人。
乡村蝶变的故事始终流动在山居海岛和田间地头,新农人的“群像”越画越饱满。台州银行“共富达人100”公益活动用心捕捉如小杨、曾老板这样一个个“个体”的生动故事,弘扬他们带动乡邻致富的能量。
除了金融信贷和服务支持外。该公益活动还积极链接台州银行“生活圈”平台,将“共富达人”们的农副产品,用直播、展销等线上线下渠道销往各地,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致敬创新创业精神
乡村振兴照亮梦想
生动蓬勃的乡村事业背后,是广大新农人创新创业的精神内核在支撑,这与台州银行成立36年来,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达成了一致的价值认同。
乡村创业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光鲜令人鼓舞,磨难也同样深刻。2011年,金老板结束了在外十多年的皮鞋生意,回到了家乡温州市苍南县沿浦镇南堡岭村,准备在深山之中养殖大闸蟹。第一年,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和技术,大闸蟹的产量和质量都不尽如人意。在北上江苏系统学习养蟹知识后,2013年,金老板再次投放了大量蟹苗,然而受台风影响,养殖场蒙受巨大损失。家人的鼓励和支持给了金老板重新站起来的力量,他重新整顿池塘,终于在2014年迎来了丰收。2021年,在台州银行30万元的授信支持下,金老板将养殖场打造成一个集休闲、观光、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并带领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养蟹和生态旅游的行列中来。
道阻且长,行者将至。和金老板一样的跌倒再爬起的创业者还有很多很多,这璀璨且可贵的创新创业精神,在乡村的广阔天地中熠熠生辉,它们照亮了返乡新农人的前路,也轻轻地点燃了一代又一代农创客创业干事的星火。
榜样的能量,是时代精神的高度。台州银行“共富达人100”公益品牌活动以“乡村榜样 满分能量”为口号,通过寻找乡村事业中的闪光榜样,致敬并守护创新创业精神。
积微致著,行久致远。今年是该行“共富达人100”公益品牌活动的第二年,经过时间的沉淀,品牌的特色愈加明晰,公益实效也愈加明显。台州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服务“三农”是台州银行的立行之本,在未来,该行将继续坚持以公益回应助农的初心,将公益资源积极运用于涉农重点领域,以金融力量增进民生福祉,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内容选自: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