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腹腔开放疗法用于非创伤重症患者临床价值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阎小雨 任炳魁 黄伟鹏等

文摘   科学   2024-12-16 12:55   重庆  


如何引用
阎小雨,任炳魁,黄伟鹏,.腹腔开放疗法用于非创伤重症患者临床价值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J].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4,23(11):1416-1422. 
DOI:10.3760/cma.j.cn115610-20241006-00434.

● 本文发表在《中华消化外科杂志》2024年第23卷第11期,欢迎阅读、引

常志刚教授阎小雨医师任炳魁医师

作者

阎小雨1  任炳魁2  黄伟鹏3  郭丰4  童文星5

郑祥德6  薛霖7  李双玲7  陈咏怡 刘向阳8  

段军8  许璐9  常志刚1

通信作者:常志刚

阎小雨和任炳魁对本文有同等贡献

作者单位

1北京医院重症医学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2北京医院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

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全省腹腔感染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杭州

4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杭州  

5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南充 

6达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达州

7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  

8中日友好医院重症医学科,北京

9北京医院科研处数据科学支持中心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摘 要 

目的 探讨腹腔开放疗法用于非创伤重症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57月至20247月我国北京医院等5家医学中心收治的23例行腹腔开放疗法非创伤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6例;年龄为7024~84)岁。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应用Boruta算法进行生存结局相关变量分析。结果 (1)行腹腔开放疗法患者的治疗情况。①23例患者术前至术后第3天腹内压、乳酸、心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分别由(19.7±5.4mmHg1mmHg=0.133kPa)、(6.1±1.9mmol/L、(120±14)次/min、(13.1±4.3cmH2O1cmH2O=0.098kPa)、(58.8±6.8mmHg、(13.2±1.8)分变化至(10.6±1.3mmHg、(2.3±0.6mmol/L、(95±10)次/min、(8.8±2.0cmH2O、(75.2±8.5mmHg、(10.1±1.6)分,上述指标变化趋势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46.4029.1924.9111.8427.8111.71P<0.05)。②23例患者术前至术后第3天氧合指数、总入量、总出量分别由(255.0±54.2mmHg、(5388±1562mL、(2520±630mL变化至(291.7±25.0mmHg、(2886±866mL、(3221±923mL,上述指标变化趋势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7.6113.832.97P<0.05)。③23例患者术后第1天至第3天每日补充热卡量、每日补充蛋白质分别由(465±116kcal、(18±5g变化至(1628±472kcal、(60±18g,上述指标变化趋势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40.3141.23P<0.05)。(2)行腹腔开放疗法患者的治疗结局。23例患者中,生存18例、死亡5例。23例患者重症医学科入住时间为265~82d,总住院时间为405~98d23例患者中,12例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治疗时间为125~32d23例患者均进行镇痛镇静治疗、机械通气治疗、抗菌药物治疗、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治疗时间分别为135~74)、125~74)、205~50)、62~35d。(3)行腹腔开放疗法患者的生存结局相关变量分析。Boru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高位肠瘘、术后胆瘘、术后腹腔出血、术后肠空气瘘、术前平均动脉压与患者生存结局显著相关。结论 腹腔开放疗法治疗非创伤重症患者是有效的。术后高位肠瘘、胆瘘、腹腔出血、肠空气瘘及术前平均动脉压降低与生存结局显著相关。

关键词

重症;腹腔开放;腹腔高压;腹腔感染;营养支持;疗效


腹腔开放疗法是指术后敞开腹腔不关闭切口或主动打开腹腔的一种损伤控制手术,早期作为创伤患者救治的重要治疗手段被临床应用[1‑3]。腹腔开放疗法可以降低腹内压、改善腹腔灌注压,避免因腹腔内高压导致的心、肺、肾等多器官功能的紊乱[4‑6]。同时有助于感染源引流,及时发现和处理出血与肠瘘等并发症,降低患者死亡风险,后逐渐应用于非创伤患者。这些患者通常合并严重的病理生理紊乱和生命体征不平稳、多器官功能损伤;此类患者虽然完成腹腔开放手术,但机体仍然存在严重的病理生理紊乱与器官功能障碍,需要在ICU进行严密监测和系统管理与治疗[7‑9]。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腹腔开放疗法本身,而此类患者的重症治疗方面很少被描述与讨论[10‑11]。在腹腔开放疗法的整个重症监护管理过程中,临床医师必须关注患者的整体,而不仅是腹部,循环管理、液体平衡、呼吸支持、感染控制、镇痛镇静、营养和代谢治疗对更好地控制器官衰竭和预后至关重要[1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57月至20247月我国5家医学中心收治的23例(北京医院10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6例、达州市中心医院3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例、中日友好医院2例)非创伤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腹腔开放疗法的临床价值。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3例非创伤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7例,女6例;年龄为7024~84)岁;BMI24.515.6~27.3kg/m²,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为(30±5)分;14例同时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23例患者行腹腔开放疗法原因为腹腔感染14例、腹腔出血5例、胰腺炎4例。本研究通过北京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批号为2024BJYYEC‑KY171‑01。免除患者知情同意。


二、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因血管外科急症、腹腔感染、急性胰腺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等非创伤因素行腹腔开放疗法。(2)年龄>18岁。(3)住ICU时间>24h

排除标准:(148h以内死亡。(2)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三、治疗方式

主动腹腔开放:剖腹探查时,如合并有腹腔高压或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术毕不缝合腹壁,主动打开腹腔。切口可使用无菌塑料输液袋(三升袋)、聚乙烯网片或创面负压治疗技术等措施临时关腹;也可对术后严重腹腔感染患者及时拆除缝线,主动敞开腹腔[13]。被动腹腔开放:对因腹腔感染并腹腔高压导致切口裂开的患者,可任由其敞开,不强行关腹,充分探查留置黎氏管及引流管,充分冲洗引流[14]。腹腔关闭的时机与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选择与实施:当患者腹腔感染源与腹腔高压有效控制,肠道及周围组织水肿消退,尽早行早期确定性关腹术,根据腹壁条件选择行直接皮下全层关腹或补片修补关腹;对于合并肠瘘或污染的无法早期行腹腔关闭的腹腔开放创面,在积极控制感染源、减轻组织水肿的同时,采用负压辅助、生物材料等临时性关腹,保护创面,延期行腹壁再造术[1]


四、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1)行腹腔开放疗法患者的治疗情况。(2)行腹腔开放疗法患者的治疗结局。(3)行腹腔开放疗法患者的生存结局相关变量分析。

评价标准:(1)腹腔开放疗法:是指术后敞开腹腔不关闭切口或主动打开腹腔,且腹壁各层均开放的情况;闭合筋膜而保留皮肤开放,或闭合皮肤但不闭合筋膜,不视为腹腔开放疗法[1]。(2)入选变量:入选变量含有多个数值则采用当日最差值。(3Boruta评分:最大阴影对比得分为3.99分,重要性得分>5.99分被认为与生存结局相关。


五、统计学分析

应用R 4.3.3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重复测量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内两两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异法。应用Boruta算法进行生存结局相关变量分析[14]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行腹腔开放疗法患者的治疗情况

治疗前后生理指标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的变化情况:23例患者术前至术后第3天腹内压、乳酸、心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变化趋势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治疗前后患者器官功能及容量变化情况:23例患者术前至术后第3天氧合指数、总入量、总出量变化趋势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LT计数、TBil变化趋势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治疗后营养支持变化情况:23例患者术后第1天至术后第3天每日补充热卡量、每日补充蛋白质变化趋势时间效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二、行腹腔开放疗法患者的治疗结局

23例患者中,生存18例、死亡5例。23例患者ICU入住时间为265~82d,总住院时间为405~98d23例患者中,12例接受肾脏替代治疗,治疗时间为125~32d23例患者均进行镇痛镇静治疗、机械通气治疗、抗菌药物治疗、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治疗时间分别为135~74)、125~74)、205~50)、62~35d


三、行腹腔开放疗法患者的生存结局相关变量分析

Boru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高位肠瘘、术后胆瘘、术后腹腔出血、术后肠空气瘘、术前平均动脉压与生存结局显著相关。术后低位肠瘘、瘘、肺炎克雷伯菌感染与生存结局可能相关。术前APACHE Ⅱ评分、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缺血性肠坏死、大肠埃希菌感染、屎肠球菌感染、粪肠球菌感染、白色念珠菌感染、白假丝酵母菌感染、急性肾衰竭、术前PLT计数、术前总入量、院内感染多重耐药菌、术前中心静脉压水平、术前心率、术前乳酸水平、术前总出量、术前TBil水平、术前腹内压水平、术前SOFA评分、术前血管升压素使用量、术前Cr水平均与生存结局不相关。见图1

讨  论


一、腹腔开放疗法的疗效分析

腹腔开放技术自19世纪发明以来逐渐应用于创伤及非创伤患者,如血管外科急症(腹主动脉瘤破裂等)、腹腔感染、胰腺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等[3,15‑16]。腹腔开放疗法可迅速降低腹腔压力、有效引流感染源、改善器官功能与组织灌注[17‑19]。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开放疗法治疗后23例患者的腹内压、乳酸、心率、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序贯器官功能衰竭评分、氧合指数均得到显著改善,其中18例患者成功治愈,5例患者死亡。所得结果优于既往研究[20]。这提示ICU管理是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

笔者认为取得该疗效的原因有以下3点:(1)大剂量液体复苏成为过去式,通过多种重症监测手段使容量管理精细化。Malbrain[21]研究结果显示:以往积极的大规模静脉液体复苏会导致大量毛细血管渗漏,迅速增加内脏水肿和腹腔内体积,与高腹内压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危重疾病的管理模式在过去的10~15年里发生变化:强调合理限制容量复苏,腹内高压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发生率也因此降低[22‑24]。然而,单一、常规的监测方式可能会导致关于容量管理的错误决定[25]。本研究结果显示:23例患者中,除了有创动脉血压、腹内压、中心静脉压等监测外,多数患者使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使腹腔开放容量管理精细化,使治疗在保证循环灌注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脱水利尿,减轻肠道水肿,以便尽早实现完全关腹[26]。(2)应用重症治疗技术,维护重要脏器功能。腹腔压力升高会降低胸腔顺应性,增加通气所需压力,功能残气量降低,损害氧合[27‑28]。而腹内压的增加亦会造成肾功能损害,血管阻力增加、肾血流量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29‑30]。采用合理的肺保护通气策略以及应用连续肾替代治疗进行积极的脏器功能维护避免进一步损伤,改善结局[31]。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开放疗法术后氧合指数的显著升高提示其对患者呼吸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与此同时,23例患者中12例患者出现急性肾损伤并进行连续肾替代治疗,通过去除液体实施净超滤,对腹内压的下降有显著影响。(3)对腹腔开放患者进行积极的营养支持。由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腹压增高、肠道缺血等因素使营养支持不能有效实施,但当腹腔开放疗法后腹压下降,感染得到充分引流时,应积极进行肠内营养支持[32]。肠内营养可以增加肠黏膜血流,直接为肠黏膜提供营养物质,促进肠上皮修复,减少肠源性感染[33-37]。本研究结果显示:腹腔开放疗法术后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每日热卡量与每日蛋白量显著增加,提示腹腔开放有利于危重患者实施营养支持。值得注意的是,腹腔开放疗法患者由于腹部液体的丢失,氮损失近2g/L[38]。因此,营养支持应尽快开始,一旦胃肠道可行,应开始肠内营养[39-42]


二、生存结局相关因素分析

Boruta算法作为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的特征选择方法能够有效识别真正重要的特征,尤其在小样本条件下,可以通过重复迭代的方式确保结果的稳健性,从而减少过拟合风险。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高位肠瘘、胆瘘、腹腔出血、肠空气瘘以及术前平均动脉压与生存结局相关,与既往研究结果类似[20]。推测一方面,腹腔开放治疗术后出现消化道瘘会造成腹腔感染、肠内营养实施困难、肠道功能下降、肠道水肿等情况,从而延迟腹腔关闭时间导致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术前平均动脉压低、腹腔出血以及脓毒症休克等情况造成组织低灌注,循环及器官功能衰竭,这些情况都会增加患者的病死率、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花费[5,10,17]


三、文章局限性

1)回顾性临床研究有数据脱落,可能存在选择偏倚。(2)样本量较小,提醒读者小样本量可能对统计显著性带来的影响。(3)没有纳入反映患者营养状态的指标。(4)重症患者ICU内干预因素复杂,生理指标和器官功能的改善不能完全归因于腹腔开放带来的获益,应谨慎解读。(5Boruta算法在变量筛选的复杂性可能使结果的解释变得更加困难。

综上,腹腔开放疗法治疗非创伤重症患者有效。术后高位肠瘘、胆瘘、腹腔出血、肠空气瘘及术前平均动脉压降低与患者生存结局显著相关。

利益冲突  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志谢  中国腹腔重症协作组

作者贡献声明  阎小雨:论文撰写,病例数据搜集;任炳魁、许璐:统计学分析,论文撰写;黄伟鹏、郭丰、童文星、郑祥德、薛霖、李双玲、陈咏怡、刘向阳、段军:病例数据收集及整理;常志刚:研究设计,论文修改
参考文献

详见本刊官方网站 http://www.zhxhwk.com
版权声明

本文为《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原创文章,版权归中华医学会所有。其他媒体、网站、公众号等如需转载本文,请联系本刊编辑委员会获得授权,并在文题下醒目位置注明“原文刊发于《中华消化外科杂志》,卷(期):起止页码”。谢谢合作!
本刊广告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传播《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的最新资讯
 最新文章